經過2018、2019來到2020年,商業圖表在視覺使用上更趨成熟。
過去常聽到「資訊圖表」、「資訊視覺化」等概念,伴隨著百家齊鳴的數據分析工具、視覺化工具(例如:Tableau、Power BI等),甚至更多數據分析師少不了學習的程式語言R、Python,都使得「資訊圖表」、「資訊視覺化」的概念更容易被具體化,但也因為「工具」越來越方便,學習門檻越來越低。
延伸閱讀:商業圖表設計背後的思維模式
過往幾年大家在簡報過程中都大量使用這些「視覺很炫」的圖表,缺往往忽略了商業圖表數據背後真正要表達的重點與涵義,漸漸地開始回歸「數據的核心價值」,不再只是一味的追求「視覺」,因此簡單的說2020商業圖表視覺使用趨勢關鍵在於「返璞歸真」!以下分就三個面向探討:
第一、運用更成熟的視覺化工具
如同前述越來越多成熟的數據分析、視覺化工具便於使用,因此商業圖表的視覺設計上,不再只是單純的使用簡報、統計軟體中預設的圓餅圖、長條圖等基本圖形,而類似階層式樹狀結構圖(Tree structure)形式就越來越被廣泛運用。
比起長條圖,面積比例更能讓視覺上更直覺的判斷大小、比例,同時也有類似的變形,圓形區塊圖、環狀圖等。這些當然只是冰山一角,大家不妨多嘗試不同的圖表視覺呈現方式,現在製作圖表已經不像以往這麼瑣碎、麻煩,輸入同一組數據後,透過軟體可以輕鬆地轉換為不同的圖表,我都會建議每種圖表都玩玩看、嘗試看看,究竟何種圖表呈現比較適當、比較是你想描述的重點!
第二、視覺故事化元素強化圖表
視覺故事化很多人容易將其和「資訊視覺化」搞混。
資訊視覺化,是將大數據資料轉換為「可視圖形、圖樣」,例如第一點中舉例的圖表,就是將原先枯燥無味的數字,轉化為容易理解和閱讀的圖表,將「數字資訊」轉化為「視覺圖表」。
而視覺故事化,則是近一步強化圖表視覺的意涵,例如第二則「We're Eliminating Malaria Worldwide」的視覺圖表,因為在討論「瘧疾」,因此我們如果可以在簡報當中適當加上「影像或圖示」,例如在簡報前,先秀出下圖,透過影像更能將要強調、說明的重點與故事帶出,讓聽眾有更深刻的印象!
因此未來不僅圖表是視覺化,更要考量如何運用「影像」或「圖示」元素強化「故事」性。 例如下圖原先圖表只是運用長條圖將冷氣機、洗衣機等銷售金額呈現於簡報當中,若是能適當運用「影像」、「圖示」更能夠強化簡報重點!
第三、過猶不及的返璞歸真之道
視覺化工具的普及絕對是一件好事,讓我們在數據資訊溝通上,能更便捷就能產生視覺化圖表,但是千萬不要只是追求「視覺酷炫」,卻忽略了數據資料背後真正要表達的重要意涵。
在企業授課過程中,常常發現許多夥伴知道視覺化工具後,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欣喜若狂,一頭栽進視覺化工具的世界裡,一不注意卻迷了路,沒有好好地善用視覺化工具與圖表,忽略每個圖表其適用的數據背景,例如長條圖適合運用在兩者比較、圓餅圖適用於比例、占比呈現,這些基本的圖表運用規範,還是要注意不能遺忘,否則就會過猶不及,視覺好看,但是最後反而不知道要表達的重點,反而失去簡報溝通之效。
總結來說圖表視覺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逆,但如何適當拿捏視覺化元素,有效地強化主題又不失焦,達到返璞歸真之道,則是新一年商業簡報圖表視覺設計的關鍵技巧!
責任編輯: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