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劇上架一天就完食!追劇心理學:Netflix一集接著一集看,為什麼停不下來?
新劇上架一天就完食!追劇心理學:Netflix一集接著一集看,為什麼停不下來?

你有追劇的習慣嗎?你常常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把一部10幾20集的劇追完嗎?究竟,為什麼我們會如此欲罷不能、一集接著一集看下去呢?

影音串流平台當道

在影音串流平台當道的現在,無論是YouTube、Netflix、Apple+、Disney+等都讓人欲罷不能,上頭的「自動播放」功能把追劇變成了日常,一個晚上看個三、四集的電視影集成了常態。

第一天就完食!

根據Netflix的一份調查,61%的使用者平均一次都看2-6集。而在另一份調查中發現,大部分的Netflix用戶通常在一個星期內就把一季的節目給追完了。事實上,當Netflix受人歡迎的《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第二季釋出後,尼爾森(Nielsen)收視率調查公司就發現,有超過36萬名觀眾在影集釋出的第一天就把全部九集給追完了。

為什麼人們要追劇?

當然,如果追劇不能為觀眾帶來快樂,觀眾鐵定不會從早看到晚,雖然看到最後或許會有點累、追完劇後或許會有點空虛,依舊擋不住人們追劇的欲望。究竟,為什麼人們會追劇呢?

串流媒體
追劇能讓大腦產生化學物質多巴胺,給人帶來一種飄飄然的歡愉感。
圖/ Pixabay

分泌讓人快樂的多巴胺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卡爾博士(Dr. Renee Carr)表示,這是因為追劇可以讓觀眾的大腦分泌與上癮有關的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

對在追的劇產生偽上癮感

卡爾博士說:「當在從事諸如追劇這類令人享受的活動時,你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能給身體一種自然、內在的歡愉回饋感,這種感覺會再加強人們對該活動的持續參與。這就像是大腦在跟身體說:『這種感覺很棒,你應該繼續做!』」

「當你在追你喜歡的影集時,你的大腦會持續分泌多巴胺,你的身體會感受到宛如吸毒般的飄飄然感。出於對多巴胺的渴望,你會對在追的劇產生一種偽上癮感。」

「造成海洛因和性愛成癮的神經元通路和追劇成癮的神經元通路一樣,」卡爾博士接著說:「你的身體不會歧視快感,它會對任何能持續分泌多巴胺的活動上癮。」

除了生理,還有心理

除了生理的原因,心理原因也是造成人們追劇的理由之一。人們與劇中角色的互動,讓人無法停止一集接著一集地看下去。

觀眾對角色的認同、觀眾想變成角色

美國加州拉古納家庭健康中心精神科醫生德席爾瓦(Gayani DeSilva)表示,第一種互動是觀眾對角色的認同,也就是觀眾在角色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再來就是觀眾希望變成角色的樣子,無論是生活在令人目眩神迷的紐約,還是風光水色的歐洲鄉間過著有名有權又有錢的生活,劇中的主角都讓觀眾有想像的空間,能暫時脫離現實世界。

超社會互動:角色就像親友

另外一種則被稱為「超社會互動」(Parasocial interaction),這是一種單向的互動,觀眾覺得自己和影集中的角色產生十分親密的連結,就好像劇中角色是自己的親友一樣。

脫離繁忙日常好紓壓

上述這些互動或許都能為觀眾帶來紓壓的好處。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爾博士(Dr. John Mayer)表示,追劇可以讓人們暫時脫離忙碌繁雜的現實日常,這是一種壓力管理的好工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天天被壓力轟炸,資訊不斷淹沒我們。(我們)很難把腦袋關機,排解壓力。追劇可以像一扇鐵門一樣,擋住我們的腦袋,不讓腦袋去想那些不斷擠進我們思考當中的壓力源。追劇可以設下很棒的邊界,把麻煩給擋在外面。」

給人帶來滿足的「完整感」

除此之外,把一部劇從頭到尾地追完,這種「完整感」也可以給人們帶來滿足感。

「自動播放」功能

專家認為,人類碰上尚未完結的故事時,會希望看到最後獲得解答,而影音串流平台一集接著一集的「自動播放」功能更是省下了人們做決定要不要繼續追劇的時間。

利用人類的心理弱點

雖然「自動播放」功能看似方便,但人們不能忽略這是一個精心設計、利用人類心理弱點的功能。美國舊金山霍特國際商學院心理學教授強森(Matt Johnson)說:「根據使用最少心力的法則,我們會傾向接受現狀,這代表當某樣東西被設成自動化,我們不太可能違反該選項。」

對完整的需求勝過一切

重點是這個「自動播放」的功能可以讓人們更接近完整,減緩「蔡氏效應」(Zeigarnik Effect,註)的影響。

強森教授說:「當我們被打斷時,我們會關注我們被打斷的那一刻。舉例來說,如果一包洋芋片裡頭還剩下兩、三片,你會為了要把整包吃完而把剩下的這些洋芋片通通吃掉,就算你其實不怎麼想吃也一樣。」

「你會完全不管喜不喜歡這麼做,我們對完整的需求促使我們一直向前。」

註:「蔡氏效應」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得名自蘇聯心理學家蔡格尼克(Bluma Wulfovna Zeigarnik)。她觀察到相較於人們已經完成的工作,人們比較容易記得被打斷、還沒有完成的工作。

beach
圖/ Pexels

追完劇後的空虛感

然而,當追劇追完後,人們往往會出現一種空虛感,美國臨床心理學家梅爾博士表示:「我們會因為經歷追完劇的損失而進入沮喪狀態,」梅爾博士接著說:「我們稱這樣的狀態是『反應性抑鬱』,因為這樣的狀態是由一個可以識別、觸碰的事件所引發。」

調整成健康追劇模式

如果你發現追劇嚴重影響你的心情,甚至影響你的現實生活,或許就得想辦法脫離,或是調整成健康追劇模式。

為追劇設下時間限制

美國精神科醫生德席爾瓦說:「你得注意你只是稍稍逃離一下現實生活,最後還是要回到現實。(建議大家)為追劇設下時間限制、確保自己睡眠充足,並且有好好滿足吃飯、運動之類的基本需求。」

讓快樂的來源多元化

如果為追劇設下時間限制實在太難,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卡爾博士建議人們或許可以嘗試「看到一個段落」、「解決一個謎團」就停止。此外,卡爾博士表示,想要健康追劇還是得與其他活動取得平衡,讓自己快樂的來源多元化,不要只仰賴追劇。

卡爾博士說:「透過創造額外的快樂來源,你比較不會追劇成癮。增加你的體育鍛煉活動或是加入運動社團,透過增加心跳率和活絡身體,你會替自己提供更有效、更長期的娛樂和刺激體驗。」

延伸閱讀:
1. 看電視毀了你的性生活?性愛殺手在身邊
2. 回到英國維多利亞時代 當時的人們也有Netflix
3. 「惡魔坐在我的胸口」淺談鬼壓床現象

責任編輯:林芳如、蕭閔云

本文授權轉載自:地球圖輯隊

關鍵字: #Netflix #OTT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從收納空間到整合生活即時服務,居家整聊室打造家事服務的新商模

對居家整聊室來說,經營的核心,是把人放在第一位──不只照顧客戶,也照顧團隊。這家全台首創的專業收納公司,不只替別人「整聊」生活,更懂得先把自己內部「整聊」好。創辦人鄭博元與黃恩頡深知,品牌要長大,不能只靠熱情與經驗,還要有一套能承接人、事、客戶與未來的管理方法。因此,他們在沒有IT人力編製的情況下,借助叡揚 Vital CRM專業夥伴的力量建立更有溫度、更有秩序的管理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家事服務崛起,居家整聊室搶佔先機

現代人追求高品質生活卻苦於時間有限,這種兩難的困境促使居家清潔、到府收納等家事服務產業蓬勃發展,著眼於市場需求成長,居家整聊室於2017年成立,成為到府收納服務市場的先驅。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表示,公司成軍初期專注在到府收納服務,之後為因應整聊師人力有限且缺乏標準化流程的挑戰,於2018年開辦整聊師認證課程,每年培訓近2,000位整理收納專才,累計學員數已突破萬人。隨著專業度與口碑的提升,居家整聊室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大,自2024年起陸續與信義居家及多家大型居家服務平台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為這些合作夥伴提供專業的整理收納服務。

3F0A2811.JPG
居家整聊室共同創辦人黃恩頡以數據導向策略,讓團隊從顧客互動到轉換都具備可追蹤與可優化的依據。
圖/ 數位時代

在年營收與客戶數量逐年成長的同時,居家整聊室也迎來新的營運挑戰,「如何深化與既有客戶的互動,提高顧客回購率,成為我們的關鍵課題,」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說,當時公司經常接獲舊客戶的主動詢問,引發團隊重新省思,在舊客經營上該如何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經營、吸引更多回頭客使用服務?但在過程中卻發現,傳統使用Excel表格管理顧客互動的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業務需求。

導入Vital CRM,以系統強化客戶經營力

居家整聊室最初在設計Excel表格欄位時,其實參考了RFM客戶分析模型,希望這份表格能兼具記錄與再行銷的功能,但實際執行上卻免不了面臨人工輸入資料的挑戰,包括資料正確性與即時性難以保證、缺乏統一的資料記錄邏輯、同仁自行添加欄位等。

這些問題導致Excel表格最後僅剩下基本的記錄功能,很難從中篩選符合特定條件的客戶進行再行銷,也不容易對新進業務同仁進行教育訓練,因為他們雖然能取得客戶名單,卻無法辨識客戶的最新狀態和互動歷程。

為此,居家整聊室決定導入CRM,以系統取代人工作業,提高舊客經營的效率與成效。鄭博元表示,在評估多款 CRM 系統時,叡揚系統開放式 API 設計最能對應他對未來系統整合的藍圖規劃,亦能有效解決既有手動流程導致的資訊落差與溝通延誤等問題。後續功能驗證階段,他發現 Insight 模組的分析設計具備清晰的管理理論依據,進一步展現系統的專業深度與實務價值,加上叡揚在業界的口碑與多產業服務經驗,最終促成了雙方的合作。

3F0A2745.JPG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運用數位工具解決團隊營運痛點,進一步開啟全新的商業想像與合作契機。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1》聚焦深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創造4大效益

居家整聊室採兩階段循序漸進的策略,逐步擴大系統應用成效。第一階段聚焦於強化客戶互動與業績管理,第二階段則拓展至全面性的數據整合,串起客戶從初次加入會員到最終完成交易與付款的完整作業流程。

黃恩頡進一步說明,第一階段的應用以業務和管理團隊為主,業務團隊透過Vital CRM瀏覽客戶資料與商機名單、詳實記錄每次客戶互動歷程,或根據特定條件篩選目標客戶發送簡訊、主動創造接觸客戶的機會。管理團隊則藉由Insight報表中的關鍵指標,如:轉換率、客戶RFM分數等,定期檢視業績進度及目標達成情況,實現數據驅動的精準管理。

居家整聊室不只提昇顧客回購率,更創造三大管理效益。第一、提升團隊的業務能力。由於Insight模組將商機、消費、負責業務和互動行為整合在一起,使管理團隊可以用數據掌握業務同仁的工作績效,而不是依賴主觀感受,不只溝通變得更順暢,還能據此樹立行為標竿,讓業務同仁更清楚該怎麼經營客戶才能提升業績表現。

第二、保留完整客戶資料,避免因人員異動而造成客戶流失的風險。

第三、為新進業務員打造最佳學習曲線。透過Insight數據分析結果,新進業務員能夠清楚知道成交率與業績目標間的關聯性,提升了主動聯繫客戶的意願和積極程度。此外,還能彈性調整新進業務員手中名單的新舊客戶比重,使其先與舊客戶聯繫、磨練互動技巧,之後隨著專業度提升,再逐步增加新客戶比重。

第四、合理配置顧客資源,最大化商機轉消費的比例。例如,將高品質新客名單分配給超級業務員(Top Sales)、根據轉換率調整業務手上的新客名單等,實現客戶資源的最佳配置。

3F0A2691.JPG
居家整聊室善用數位工具落實經營策略,從資料管理、人才培育到資源配置,全面強化商機轉化力。
圖/ 數位時代

應用階段2》以Vital CRM為核心,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

居家整聊室邁向第二階段的應用,即以Vital CRM為核心,整合品牌官網、會員系統、對話機器人、訂單系統及整聊師派單APP等營運系統,讓數據可以自動拋轉至不同系統中,省去不必要的人工登打作業,大幅提升團隊的工作效率。

鄭博元詳細說明如何打造無縫整合的客戶服務流程。他表示,人們經由官網或LINE加入會員後,相關資料會直接匯入Vital CRM,方便業務同仁與新會員聯繫,一旦新會員決定使用服務、也就是商機成功轉化為訂單後,Vital CRM就會將必要資訊拋轉至排班派單系統,自動進入後續服務流程,包括安排居家整聊師到府服務、產出付款連結等,當客戶點選連結完成支付,相關資料隨即回傳至CRM系統,自動更新為結案狀態,形成一個完整閉環的服務旅程。

3F0A2660.JPG
鄭博元(左1)指出,叡揚CRM Insight模組展現教科書等級的邏輯結構,精準對齊團隊管理需求,成為最終導入的關鍵契機。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居家整聊室除了持續深耕到府收納領域,更計劃將自身數位化成果升級為商業解決方案,賦能更多家事服務同業啟動數位轉型。鄭博元強調,導入CRM的價值,不僅是解決內部團隊在舊客經營上的挑戰,更為公司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商業大門,日後,若能成功將現行「以Vital CRM整合客戶服務流程」的應用機制轉化商業模式,相信將有機會開拓更寬廣的市場版圖。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