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者最高關6個月!新加坡實施社交距離一週觀察,月薪5萬聘「大使」上路抓違規
違者最高關6個月!新加坡實施社交距離一週觀察,月薪5萬聘「大使」上路抓違規
2020.04.02 |

中央流行疾病管制局指揮官陳時中宣佈台灣開始實施社交距離措施,而新加坡早在3月27日就執行社交距離防疫措施,除嚴格執行,最高被處罰金及6個月刑期,實施數日立刻獲得具體成效,看星國怎麼做?

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在全世界越演越烈,到底該是佛系的淡然處理,還是積極的攻擊防禦病毒才是正途?

新加坡因應武漢肺炎多部會聯合組成特別工作小組,3月底決定採取更嚴格的措施,針對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國內旅行、用餐)、工作、學校補習中心、信仰中心、休閒娛樂場所和零售購物中心實施許多政策

新加坡社交距離實施情形
餐廳座位已經標記禁止入座的記號。
圖/ chomkins攝影

新加坡衛生部表示,公眾場合聚會應限制在10人以下、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安全距離為1公尺,這些措施將於2020年3月26日晚上11:59生效,政策預計將實施到2020年4月30日,但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則可以延長。

公共場所

公共場所的有團體旅行都將暫停。

這包括觀光或帶導遊的徒步旅行,用餐場所(小販中心和咖啡店)可以繼續提供餐飲服務,但其他活動(如現場音樂或卡拉OK)必須停止。

政府也要求餐飲中心必須 調整空間設置 ,包括桌子和座位的佈置,確保桌子或不同的用餐者之間至少間隔一公尺。群體的用餐者(例如家庭成員,夫婦)可以一起坐在一張桌子,但座位必須間隔開來,用餐者人數也應限制在10人以下。

也因此,許多餐廳及公共場所座椅,店家紛紛以 梅花座 方式,針對禁止入座座位用顏色膠帶貼起X字標示,作為間隔,讓用餐人潮可以選間隔座位入座。

新加坡社交距離實施情形
四人座位會有兩個被打上「X」,就算是夫妻、情侶,一起吃飯也只能斜對角坐。
圖/ chomkins攝影

信仰活動和補習中心

所有宗教服務和群體活動將被暫停,禮拜場所(例如寺廟,清真寺,教堂)可能會開放供私人禮拜和基本禮儀使用,但任何一次的團體人數不得超過10人。

所有補習將被暫停,目的是為了減少來自不同學校學生的接觸,提高學生的安全性,學校也實施一週有一天在家線上學習的措施,以減少師生的物理接觸,並且讓大家可以越來越適應數位遠距的學習。

休閒娛樂場所

所有酒吧和娛樂場所將關閉,這包括夜總會、disco舞廳、電影院、劇院和卡拉OK場所,這些場所的活動因為存在著持續且緊密接觸,而存在著病毒傳播的高度風險。

零售購物中心

零售購物中心可以營業,但是應遵守以下的規範:

  1. 隨時降低中心內的人群密度,使場地每16平方公尺的可用空間最多容納一個人。
  2. 團體人數不得超過10人,這適用於中心裡的展覽、博物館的團體遊覽和公開銷售活動。
  3. 分散會眾,並提供允許顧客之間至少間隔一公尺物理距離的環境,包括排隊和等候區。鼓勵透過預約等方式來管理,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排隊,降低聚集的機會。
  4. 無法遵守這些要求的零售購物中心必須關閉,如果發現中心內部所提供的環境不符合以上這些要求,則可以進行罰款。
新加坡社交安全距離
餐廳有許多空位。
圖/ chomkins攝影

如何確保政策落實?

國家環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NEA)以每個月2,500新幣(相當於5.3萬新台幣)雇用「社交安全距離大使」在公共場所進行政策輔導、宣傳和查核,由於違反規定可處以高達1萬新幣(21.23萬新台幣)的罰款與6個月的牢獄之災,多重罰則,確保政策能夠被具體落實。

社交安全距離大使的職責有:
1. 引導購物中心的顧客坐在無標誌的座位上(不可以坐在有標示叉叉的位置上)
2. 提醒顧客排隊時,彼此之間應保持1公尺的安全距離
3. 鼓勵顧客在座位有限的情況下,選擇打包或外送食物方式
4. 宣傳顧客自己將托盤放置在回收處

擔任大使最重要的特質是要能夠宣傳、說服人們實踐政策。有些學歷要求、語言必須有流利的英語和中文,其他方言則是另一種加分,同時必須具有「熱情、外向」的特質魅力,並能夠「說服他人改變其思維方式和行為的能力」、「能夠在購物中心環境中工作」、「過往具有的銷售和客戶經驗」也被視為加分。

儘管這些大使無法對違法民眾開立罰單,但必須注意的是,不遵守購物中心社交安全距離還是會被處罰。比方,若顧客沒有坐在未被標記為可坐的座位上,或者在排隊結帳隊伍中,與另一個人之間的距離不足1公尺,一旦被檢舉將被視為犯法,最高可處10,000新幣(約台幣212,928元)的罰款或最高6個月的牢獄之災,或兩者都有。如果不遵守公共安全措施,這些處罰也適用於公共場所的擁有者(老闆)和活動的組織與規劃方。

星國現場第一手觀察

因為社交安全距離的政策執行,工作中被鼓勵使用遠距工具來開會,或是讓能夠在家工作的員工們直接在家工作,工作時間的午餐,應該要盡量分成兩組,並在兩個用餐時間交互進行。

至於消費者在用餐時,都必須遵守坐在未標示XX的位置上,同行的夥伴不可以超過10人,坐在斜對角錯開並保持間隔1公尺的規定,大致上,在購物中心和咖啡店中,新加坡國民多半都有努力的執行。

新加坡社交安全距離
圖/ chomkins攝影

賣場為確保排隊結帳顧客不會近距離接觸,也在地面畫置間隔一公尺的框,讓消費者可以有意識保持距離,而上班或購物中心的電梯,也在電梯內預先畫出四~五個空格,為保持距離,每趟電梯只能載運四個乘客,為此電梯必須多趟次載運。

新加坡社交距離實施情形
電梯最多一次載4人。
圖/ chomkins攝影

當上班尖峰時段,因為電梯運量過低,大家都選擇爬樓梯。在捷運或是公車等大眾運輸工具,大家仍然並肩而坐,上下班時間也沒有足夠的空間讓大家可以實施1公尺以上的社交安全距離。

新加坡律師事務所Eugene Thuraisingam LLP的合夥人Chooi Jing Yen表示,雖然可能效果不大,但是新規定具有「非常強烈的象徵意義。」Chooi說:「這些法規是為了要凝聚集體對抗Covid-19的決心。進行刑事制裁的懲罰強化諸多的政策建議和法規,讓社交安全距離和其他對抗病毒的政策能夠漸漸被大眾接受和實踐。」

新加坡社交距離政策才剛剛實施,政策的實施效果還不明顯,預計再過兩個星期,將可以觀察到更多明確的政策效果。

新加玻社交安全距離
一間郵局裡面只能有三人,其餘需在外面排隊。
圖/ chomkins攝影

責任編輯:蕭閔云

資料來源:
1. https://www.mom.gov.sg/covid-19/advisory-on-safe-distancing-measures
2. https://www.humanresourcesonline.net/singapore-tightens-social-distancing-measures-amid-recent-spike-in-imported-covid-19-cases/
3. https://mothership.sg/2020/03/social-distancing-ambassador-nea/
4. https://www.scmp.com/week-asia/health-environment/article/3077310/coronavirus-experts-say-singapores-new-social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