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來臨!醫療科技要怎麼做,才能解決長照問題?
高齡化社會來臨!醫療科技要怎麼做,才能解決長照問題?

2020年「超高齡社會」正式來臨,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107年3月底達到占總人口比率的14.05%,也就是說,每7個人之中即有1個是老人,正式宣告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而隨著人口老化,現有的醫療也面臨了許多問題,例如醫療資源不足、醫療不夠即時、服務不夠個人化等等。

推薦閱讀:全台首個5G遠距醫療計畫啟動!哪3項專科門診最先上線?

面對趨勢所帶來的醫療衝擊,除了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外,各項新興科技的發展也一步步地協助解決現有的醫療問題,常見的科技如人工智慧(AI)、5G、穿戴式裝置、擴增實境(AR)及虛擬實境(VR)的延展實境等等。而未來也將透過這些技術,逐漸導向智慧醫療。筆者提出,智慧醫療由「科技應用、醫療技術及醫療數位轉型」三大構面所構成,且缺一不可。

shutterstock_1585488472_遠距醫療
透過智慧醫療的實現,未來看醫生將可轉化為遠距、高科技、以病人為核心,提早診斷的醫療模式。
圖/ RossHele via shutterstock

「DEEP」四大面向,醫療體系走向數位化

面對醫療體系的數位化過程,可以朝「遠距醫療(Distance)、經濟醫療(Economics)、生態圈醫療(Ecosystem)、預防醫療(Prevention)」四大面向著手,可以簡稱為「DEEP」。

簡單來說,即是將傳統面對面的醫療模式,透過與科技結合漸漸地轉化為遠距離、高科技、以病人為中心並提早診斷的醫療模式。

遠距醫療(Distance)

城鄉醫療資源差距、就醫不即時、老年人無法自行就醫等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醫院需要克服的議題,透過現代醫療技術,包括結合穿戴裝置、AR/VR、5G應用已經逐漸延伸醫療服務的範圍和縮短距離。 使病人可以在家中進行復健教學或簡易的醫療診斷,醫療單位亦得以透過行動裝置所蒐集的身體數據了解病患的日常健康狀況,進行院外的醫療照護管理。

經濟醫療(Economics)

過去,醫療體系多是零散的,各醫院間的訊息、資源和技術難以互相交流;而民眾踏遍千里只為了尋求一床病床、一位良醫的狀況亦時有所聞。未來,透過數據及科技的整合,能更有效地管理醫院內部、甚至臺灣整個醫療體系,以跨平台的資料整合和系統化的方式進行資料整合。 技術和資源不再是零零散散,病患無處求醫或求錯醫的現象也可能因此而降低。

推薦閱讀:加速智慧醫療步伐:讓資料價值最大化

生態圈醫療(Ecosystem)

過去,產業界還沒有醫療生態圈的概念,往往是病患已感到身體不適、發現問題時才會就醫,普遍缺乏「醫療即是生活一部份」的概念。然而,隨著資訊的增加,現今多數民眾已建立良好的健康觀念,醫療從業人員亦提高科技意識,再結合個人化醫療科技的發展,使得醫療的影響範圍不僅侷限在醫院中,更拓展至的日常生活之中。

預防醫療(Prevention)

預防勝於治療」,不只是一個口號。現今的醫療除了醫生的專業外,借助科技的力量,一方面改善醫療時的診療狀況,同時,也提倡了預防醫療概念。輔以AI技術協助醫生對病症徵兆的判斷,借助穿戴式醫療裝置,以大數據的方式即時掌握健康狀況,以及雲端突破,隨時更新資料至雲端。而近期當紅的5G發展,更可將極大量資料即時上傳雲端。一旦數據上傳至雲端,透過現有的AI技術立即分析,針對個人身體數據進行演算,即時掌握身體的健康狀況。

數位科技的應用,改變了醫療與行動醫療市場,智慧化應用將更為普及,以滿足現代人在醫療與自我健康管理上的需求。

責任編輯:陳建鈞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關鍵字: #智慧醫療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