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全世界人民的心思都是相同的。囤米囤油囤衛生紙,買消毒酒精、買洗手乳。就連在家隔離的狀態也有不少的相似之處,狂玩遊戲,窗台互動,常有驚人之舉。
但同時,全世界面對著更殘酷的一面。工廠停工,巨大的成本壓力,和幾近停擺的行業都讓人揪心。如果說2月我們還在為疫情導致MWC取消而驚訝的話,3月我們知道奧運延期都只覺得「果然如此」了。
疫情能把小公司逼到懸崖,讓世界性的展會取消,影響了各大公司的計劃和財報。那麼,疫情會影響到蘋果發新品的節奏,似乎也是很正常的。只是我們的疑問是,疫情會影響今年5G版iPhone的發售嗎?
疫情之下,iPhone也有難題
疫情對iPhone的影響主要在供應和需求的兩方面。
疫情上半場,蘋果在第二財季(截至3月)財務業績指引中指出,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iPhone供應受限,中國用戶對蘋果公司產品需求的下降,蘋果預計無法實現這一財季的營收目標。
而在疫情下半場,新冠肺炎成了全世界的問題。同時,全球多個地區的用戶對蘋果產品需求的下降也將成為新問題。
《日經亞洲評論》就報導了延後新iPhone上市的新聞。三位知情人士的內部消息表示蘋果已就延後發布新品的可能性進行了內部討論。而供應鏈一方傳來的消息則表示,現實的困境可能會讓蘋果延後原定於9月的新品發布。
9月的新品有什麼?看下蘋果歷年的時間表,就會發現新的iPhone一般會在9月的第二周發布,月底發售。
但今年的新iPhone面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供應鏈所在地的疫情影響了iPhone 12(預計今年秋季iPhone新品的命名)的生產過程,蘋果員工無法來回飛到中國完成迭代設計,生產線也無法進行短時間的試生產,硬體和軟體的測試都將被推延。
而在供應鏈地區疫情得到控制後,美國及其他地區的疫情爆發,繼續限制了蘋果員工。他們無法親自參與進生產過程中,無法作出即時的優化。
當然,最讓人擔心的還是人們的購買力。
目前洩露的消息顯示 iPhone 12是一款有較大更新的產品。它可能成為首次配備3D深感鏡頭的iPhone;它搭載的廣角鏡頭也將從6P升級到7P,採用1/1.9″大底;它可能採用無劉海設計和新的WiFi標準。
最重要的是,iPhone 12很可能搭載高通X60為基礎而定制的5G基頻晶片。
這可能是近年來蘋果更新最大的iPhone,蘋果需要它引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為《日經亞洲評論》提供消息的知情人士就表示:
撇開供應鏈約束不談,蘋果擔心目前的形勢將顯著降低消費者升級手機的意願,這可能導致第一代5G版iPhone的回響平平⋯⋯但他們需要第一代5G版iPhone成為熱門。
iPhone延期的可能性在變大
在疫情最嚴重的二月份,手機銷量大受影響。中國信通院的數據顯示,二月手機總體出貨量為638.4萬支,較去年同期大跌56%。
這個數據也顯示了全球手機行業接下來會面臨的困境。疫情之下,你還想買手機嗎?你還願意花近1萬(約新台幣4.2萬元)的價格買手機嗎?
三月初,全球確診病例還沒到10萬。那時就有分析師表示今年新5G版iPhone發布會可能會延遲一個月召開。
而現在,全球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00萬,情況只會比當初預想得還更糟。
有零件件供應商表示,他們已經收到通知將大規模生產計劃推遲大約兩到三個月。
一位與印刷電路板相關的零部件供應商表示:「我們接到通知,要在8月底前開始大量發貨,以滿足蘋果新品的發布,而不是像往年那樣在6月份發貨⋯⋯這一改變是最近做出的,這可能意味著這款手機的大規模生產也可能推遲數月。」
消息人士表示關於5G版iPhone發佈時間的討論仍在初始階段,秋季發布也並非不可能。
但在最壞的情況下,5G版iPhone的發布可能會推遲到2021年。考慮到全球形勢的不確定性,蘋果最遲將在5月左右做出最終決定。
Wedbush的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近期也將蘋果的股票目標價從400美元(約新台幣1.2萬元)下調至335美元(約新台幣1萬元)。不過他仍然維持了蘋果的「買入」評級,並相信一旦新手機出現,我們可以看到5G iPhone的「超級週期」。即便如此,他仍對秋季發布新iPhone抱有疑慮。
在一份報告中,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iPhone 12的大規模生產不大可能在5月份前展開,同時設計和物流的問題也會使秋季發布成為一個挑戰。他認為9月或10月發布新iPhone「極不可能」,秋季發布的可能性大概只有10%~15%。
而疫情期間多個國家的5G網路建設的停滯也給新iPhone的如期發售蒙上了一層陰影。畢竟5G網路的建設情況對於購買者的換機慾望也有較大影響,消費者可能會因真5G和假5G的使用體驗而猶豫不決。
儘管目前蘋果並沒有為今年新5G iPhone的發布作出任何回應,但從目前的已知因素來看,延長新5G iPhone的發佈時間確實有不小的可能性。
供應鏈恢復,但手機出貨量下跌
或許是關於類似的討論實在太多了,和新iPhone相關的供應鏈也坐不住了。富士康的投資者關係主管楊揚(Alex Yang)在高盛主持的一個私人電話會議上就表示,目前距離6月份第一批試裝配線開始還有幾個月時間,鴻海仍能趕上最後期限。
在中國疫情較為平穩的情況下,供應鏈恢復生產效率的問題似乎馬上就要解決,這是行業的好消息。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疫情對大家消費慾望的影響。野村證券的分析師杰弗裡·克瓦(Jeffrey Kvaal)就表示相對於供應限制,他更希望潛在的需求不要下降太多。
如果說中國市場2月銷量的下滑是一個「警鐘」的話,Strategy Analytics的全球數據應該會讓更多廠商做出更謹慎的選擇。
2月,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8%。這是Strategy自2003年開始追蹤統計數據以來的最大跌幅。
在3月的一份備忘錄中,庫克也把新冠病毒的爆發描述為「史無前例的事件」和「具有挑戰性的時刻」。要是蘋果也「史無前例」決定把新iPhone的發佈時間推遲,那麼上到品牌下到供應鏈的數百萬個生產線工作崗位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如果說一部iPhone的製造是資訊通訊產業全球分工協作、開放共贏的縮影。那作為全球知名產品,iPhone在各國的售賣情況也能觀察全球經濟恢復情況。
若蘋果最終決定推遲發售5G版iPhone,那似乎是人們更想縮緊錢包的訊號。
就像IDC的分析師Joey Yen所說的那樣:
像蘋果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推遲其重要新產品的計劃,這個問題可能比供應鏈能否滿足其時間表更重要。這意味著,他們真的認為終端需求疲軟,整個經濟不會很快復甦。
責任編輯:林芳如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