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疫情逆勢成長!這3大原因,讓超商今年Q1營收拉下百貨
無懼疫情逆勢成長!這3大原因,讓超商今年Q1營收拉下百貨
2020.05.15 | 新零售

經濟部統計處今(15日)公布台灣綜合商品零售業最新統計數據,其中便利商店業營業額創新高。

在經濟部統計處的資料中,將綜合商品零售業分為「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便利商店」、「量販業」以及「其他」5種分類。

在2020年第一季,由於受到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整體零售業營運大受衝擊,營業額年減 0.6%,其中 便利商店逆勢成長,營業額達847億元,創歷年同季新高,年增5.0% , 是少數未受疫情衝擊之零售業。

而營收占比向來是第一名的百貨公司受影響最深,營收大幅滑落,占比由2019年的27.9%降至23.6%,落居第二名。便利商店則由26.1%升至27.3%,躍升為綜合商品零售業中營收占比最高的業種。

綜合商品零售業之各細業占比
綜合商品零售業之各細業占比
圖/ 經濟部統計處

展店快、服務創新、網購成長,3大原因讓超商營收屢創新高

便利商店業者能有這樣的好成績,原因有以下3點:

1.展店速度快,密度穩居世界第二

在綜合商品零售業中,便利商店雖然單店營業面積相對較小,但是商品種類繁多、提供便捷民生服務。過去1年來在業者積極展店下,營業規模日益擴增。

根據《流通快訊》雜誌統計,2006年底便利商店總家數為8,564家,到2019年底成長至11,465家,平均每年展店超過200家,是驅動營收成長之重要動能。《數位時代》統計,以過去10年台灣四大超商(7-ELEVEN、OK超商、全家、萊爾富)的分店數加總成長率來看,2019年是成長幅度最高的一年,達5.8%。

全家科技概念2店-京盛店正式開幕,地址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56-1號,歡迎大家蒞臨體驗。.JPG
圖/ 全家便利商店

台灣超商的密集度自2016年超越日本以來,一直維持著全球第二高的成績。經濟部統計處最新資料指出,台灣平均每2,058人就有1間便利商店,僅次於平均每1,205人就有1間便利商店的南韓。而日本則因少子化嚴重市場飽和、成長有限,平均每2,233人有1間便利商店,密集度第三。

便利商店密集度國際比較
便利商店密集度國際比較
圖/ 經濟部統計處

2.創新店型、服務與鮮食,成為疫情時民眾首選

除了因為家數擴增至11,551家的展店效應外,肺炎疫情導致民眾減少餐廳外食,就近採購需求擴增,進一步推升營收成長。

再加上近年便利商店業者持續改裝新型態門市,推出複合店型,強化鮮食、現磨咖啡及現調茶飲等商品,並提供代收包裹等各式服務,以增加來客數及顧客黏著度,營收持續成長。2019年整體便利商店業營業額達3,316億元,再創歷年新高。

3.網購營業額幅度大增

在今年第一季,由於受到疫情影響,降低消費者外出購物的意願,部分消費管道轉移至網路。這一點,在便利商店的營收中也能看出來。經濟部統計處表示,今年第一季便利商店透過網路銷售的營業額大幅成長25%,高於實體通路的增幅4.7%;網路銷售占營收比重,也由0.9%升至1.1%, 成為挹注營收成長的另一助力。

責任編輯:林美欣

關鍵字: #零售業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