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作者為數感實驗室,《數位時代》獲數感實驗室授權轉載。
在這個多元支付的年代,這幾天發布的振興券也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方式:紙本券、電子支付(如Line Pay)、電子票證(如悠遊卡)、信用卡。
大家是不是想知道撇開消費習慣,把振興券「放」在哪個支付管道能幫自己賺最多呢?
最不划算的是「紙本券」
因為使用紙本券時是不找零的(註1),換句話說,你買了195元,就得付200元券。如果你心疼那5元,就得再找個沒那麼想買的商品,湊成200元,甚至變成210元,額外再付10元。
當然站在振興經濟的角度,商家是很感謝這樣的行為,但基本上這就是紙本券的缺點。
相對的,電子支付、電子票證、信用卡都沒有紙本面額的限制,消費行為也是累計的,因此避免了找零的缺點。目前看來比較優惠的是電子支付或信用卡,兩者都有提出「回饋金」的方案,在綁定、首刷、或用完振興券,即追加數百元的回饋金。如台新銀行提供了300元的回饋金,前一萬名信用卡綁定再追加100元,最高可達400元。
此外,許多店家目前正在研擬(註2)相關的優惠措施,舉個例來說,如果店家因應振興券推出了8折優惠。消費者若在這段期間內消費,將可獲得更多優惠。
最後來個數學問題
如果今天數學應用題的王者小明的振興券綁定信用卡,拿到400元回饋,他去的店家又推出了8折優惠。請問小明最高可以享有多少的折扣呢?
答案是:小明有3000+400=3400元的額度,可以買到3400/0.8=4250元的商品。如果他剛剛好買到一項價值4250的商品時,他享有的折扣是1000/4250,約是24折
為了方便大家計算折扣,我們也可以用代數表示:
設電子支付公司提供了x元的回饋金,店家提供y的折扣,則最高可享有的折扣是1000y/(3000+x)
你也可以取倒數是4.25倍,「得到多少價值/花多少錢」這就是取名為3倍券的原因,是花1000元可以得到3000元的價值,而且又可以做到紓困的用意。
以上,請帶入你查到的支付回饋,看看你想去哪裡消費,算一算如何最大化振興券的效益吧!
註1:店家可以主動為了方便消費者而提供找零,但消費者不得強迫店家。
註2:看起來目前只有紙本券能確定此次消費是否使用振興券,但店家為了提升業績,應該是在這段期間內的所有消費都有優惠,而非每筆消費都要檢查是否使用振興券。
責任編輯:林芳如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感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