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辦一個好展覽
如何辦一個好展覽
2004.02.15 | 人物

辣妹、喊價、人擠人。空氣稀薄,廠商成群,在一片熱鬧與混亂的背後,在各大資訊、電腦類展覽搏命演出的參展廠商,究竟該使出什麼樣的招數,才能在擁擠的會場搶得一席之地,得到多一些人群注目的眼光?這背後的學問可比展場所見的競價標語更吸引人。

**3個準確/
公司定位準確、產品定位準確、參展目的準確

**
微軟前端平台暨資訊工作者事業部副總經理陳國桂待在微軟九年多,長期負責行銷工作,也參與過多次展覽。他認為參展最重要的事情,就在於抓清楚自己公司、產品的定位,以及參展目的,「這點可是關係到整個展覽的成敗。」
而這點,從參展前的半年就要考慮清楚了。以今年三、四月份即將舉辦的「台北電腦軟體展暨春季電腦展」為例,廠商若要參展,訂金早在去年11月份便得繳納完畢。因此,通常在展覽的前半年,廠商便得決定是否參展。在這時候,微軟通常會考量一個展覽的定位、參展民眾的人口結構,或者相關應用大廠參加與否,來決定是否參展。展覽的定位若與公司產品定位相符合,當然可以參加。如果參展民眾和公司鎖定的目標消費族群接近,就更好了。至於相關應用大廠,「基本上,參展的硬體廠商愈多,愈能帶來人潮,」陳國桂指出自己多年來的觀察。

**2個目標/
提升產品知名度、收集潛在客戶名單

**
而搞清楚定位,更關係到在會場時,廠商該在自己的攤位上安排什麼活動。細心的參觀者一定會發現,雖然同樣在一個展覽會場,但每家廠商的動態似乎差別甚大,有的廠商祭出的可不止有辣妹,甚至連偶像明星都請來載歌載舞一番;有的廠商活脫就像夜市裡叫賣王的翻版,拚命喊價、殺價聚集買氣;有的廠商攤位走優雅路線,很大、很美,但就是沒什麼人。有的廠商一副把研討會搬到會場來的樣子,經過時永遠都有個講師站在台上滔滔不絕介紹該家產品。
微軟Office系列產品一貫下來,走的就是研討會路線,而這可是經過仔細思考才決定的形式。微軟首先考慮到的是參展目的。「我們參加展覽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產品知名度的提升,另一個則在於潛在客戶名單的收集。」

**口袋戰術/
小口大袋,說一遍就有一群人聽

**
由於不以銷售為主要目的,因此,微軟的攤位絕少出現殺價、喊價般的叫賣活動,取而代之的是一場場10至15分鐘的產品說明。對陳國桂而言,10至15分鐘的說明會是個不會長到令聽眾不耐煩,又不會短到說不清楚產品的適當時間。此外,由於微軟的說明會位置一定是在自己的會場內,而非在走道旁架設舞台。聽眾聽完說明會之後,微軟的工作人員可以很容易就請聽眾留下來填相關資料,比較不會像站在走道旁聽的觀眾,一聽完立刻一哄而散,什麼也不留。
陳國桂認為辦說明會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將產品一次就講給一群人聽。「我真的不建議廠商在攤位裡擺一堆桌椅,然後一個個拉人進來介紹產品,這樣一個工作人員只能跟一個民眾講,效率太差了,」陳國桂一再強調。

贈品戰術/
群眾有用、會用的最管用

收集潛在客戶名單更是陳國桂眼中,參展的一大效益。「一般我們就算北、中、南辦一系列的研討會下來,往往也只能收集到兩、三千份名單,可是參加一次展覽,名單大概都可以收集到一、兩萬份吧,」陳國桂如此分析。因此,除了說明會聚集的人群,微軟也會盡量安排其他活動,諸如拿名片換贈品等,增加名單數量。「換贈品真的很有效,可以聚集最多人潮,拿名片換是比較可以增加資料的正確性」,陳國桂提出自己的經驗談,「而且,贈品最好是產品或產品的試用版,這樣還可以讓他拿回去用用看,不會換完贈品就什麼都忘了。」

**工讀生戰術/
固定名單強過臨時抓差

**
至於展場員工方面,由於微軟在攤位的工作人員幾乎全都是臨時招募來的工讀生,如何維持工作人員素質一直是一大考驗。對此,微軟已經決定,從今年開始,將和各大專院校合作,如果有興趣在微軟的展覽或其他活動幫忙的學生,可以登記在微軟的資料庫中,成為固定工讀生,微軟藉此也更容易維持工讀生素質。
一場展覽裡面,不管是時間或者參展內容總有諸多限制,要如何突破限制,成功達到參展目的?看來,抓對定位,努力將每個小小的細節做到最好,就是辦好一場展覽的最大秘訣囉!

陳國桂小檔案
年齡:39
學歷:碩士
經歷:微軟 9 年 行銷工作
興趣:家庭旅行
我的夢想:成為行銷大師
給參展人的話:除創意外,要確定目標,並以最有效與成本方式辦展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