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優派(ViewSonic),有些人可能無法直接說出是哪家公司的名字,但講到「三隻鳥」,不少人腦中都會浮現三隻黑、黃、紅、藍等多色交錯的胡錦鳥,同時聯想到ViewSonic的品牌。
以顯示器起家的ViewSonic,成立於1990年,憑藉著「瞄準美國、亞洲製造」的策略,10年間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品牌,2001年營業額一度超過13億美元(約新台幣390億元)、出貨量突破500萬台,也讓創辦人暨董事長朱家良成為當時的台灣之光。
然而,筆電、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崛起,個人電腦品牌大廠多選擇自己找供應鏈做顯示器,掛上自己的品牌搭售,讓單做顯示器的ViewSonic優勢不再,研調機構WitsView列出2017年全球LCD螢幕出貨量前7大品牌中,甚至沒有出現ViewSonic的身影。
為了打破困局,ViewSonic不斷嘗試,一路推出了液晶電視、PDA(個人掌上電腦)、平板電腦等產品,但結果都不盡人意,「三隻鳥」的色彩不如以往明亮,2016年ViewSonic決定從根基上開始轉變,啟動了「軟化」的轉型。
位於中和的優派大樓中,朱家良憶起4年前下決定的時刻:「傳統我們只賣螢幕,價值有限,要增加價值,就看要怎麼幫客戶解決問題。」而要幫客戶解決問題,只靠硬體肯定不夠,軟體、顧問、訓練也都要通通包辦,才能打造出完整的解決方案。
ViewSonic瞄準的是教育與會議市場,特別是教育市場,伴隨著全球興起的數位教學風潮,他們不只推出硬體智慧互動電子白板ViewBoard,也推出軟體產品「myViewBoard」,讓電子白板變得更聰明,可直接匯入教材與課程、在螢幕上畫重點、設計與學生互動等。2019年起,ViewSonic更先後與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合作,將智慧互動電子白板推進教室。
根據研究機構Futuresource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報告,全球電子白板出貨量較去年同期下滑20%,ViewSonic卻逆勢成長,開出成長率131%的紅盤,讓ViewSonic躍升為台灣第一大電子白板品牌,市占率高達59%,營收占比也達25%。
疫情成檢測劑,讓他們改善產品
到了2020年第一季末,疫情肆虐全球,遠端教育成了最搶手的議題,為ViewSonic帶來了商機,也促成了他們更進一步朝線上轉型的契機。
「學校都關了,硬體銷售也遇到困難,你白板跟軟體要賣給誰?」朱家良打趣地說,「反正我在台灣,哪裡也不能去,就自己下來當業務,但是我只送不賣,到處去聽取老師的使用心聲。」
3月起,當台灣的疫情慢慢加劇時,朱家良在公司裡找了行銷、講師、專案經理,組成4人的Tiger Team(為特定目標組織的專案隊伍),全省走透透,親自面對使用者,「說實在的,一去談才發現老師用我們的白板跟軟體,真的有點卡卡的。」
此外,曾經對於遠距教學體驗不滿意的老師,也是朱家良請益的對象,「那些批評的老師,我就去跟他們當臉友,邀請他們來參觀。」
過去,ViewSonic教育解決方案預設的使用情境是「教室」,與遠距還是有些不同。舉例來說,實體教室裡,老師很容易幫學生分組,但到了遠距教學場域,分組倒成了問題。
運作軟體的作業系統也有待克服,myViewBoard主要為Windows與Android環境打造,朱家良笑說,「這在歐美沒問題,他們都用ChromeBook,但是台灣的老師很喜歡用蘋果的產品。」
為解決台灣老師需求,朱家良一邊巡迴聽取意見,ViewSonic同步於3月成立專案軟體團隊,打造專為遠距教學而生的軟體「myViewBoard Classroom」(至截稿前仍為測試版),不綁定任何設備,只用瀏覽器就能打開使用。
其他如板書、分組、內建播放YouTube、自動上傳課程錄影檔至雲端等功能,也都是第一線老師回饋最需要的功能。
朱家良透露,未來myViewBoard Classroom將轉向純軟體的思維,改採基本軟體免費使用,加值服務另外購買的商業模式,「免費版基本功能已經很齊全啦,到任何地方,我都要讓你能夠教學,先擴大使用基數後,就有更多的商機存在。」
從硬體走向軟硬整合,再因為疫情的催化,加速推出線上版服務,對於硬體仍是主要營收來源的ViewSonic來說,三隻鳥正嘗試飛進一間間教室,遨遊在遠距教學這座金礦中。
ViewSonic數位轉型兩大策略
1.軟硬整合擴張產品
組建軟體團隊,從純硬體銷售走向軟硬整合。長期目標是成為顯示器一站式解決方案。
2.免費策略打開市場
預計推出瀏覽器就能用的遠距教學軟體myViewBoard Classroom,以「免費使用」來擴大使用者基數。
責任編輯:林美欣、張庭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