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星光大道,台新金融生態圈的記者會上,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雄獅董事長王文傑、PChome總經理蔡凱文、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等產業大咖,全部齊聚一堂。
台新董事長吳東亮在舞台上,宣布攜手22個跨產業的品牌通路,推出一款結合支付、點數、優惠資訊的平台 —「Richart Life APP」,他接著說到:「台灣首個生活金融生態圈,正式成形。」
大動作宣布推生態圈,台新究竟打什麼算盤?
整合點數、支付、優惠,台新生態圈創新在哪裡?
點開Richart Life,用戶可以在有串接台新金流的通路,使用台新Pay付款;同時,也能在APP中瀏覽合作品牌的所有優惠,例如:看到Pchome今天iPhone在促銷,就能直接點擊,跳轉至Pchome下單。
表面上,看似只是一個結合優惠資訊的平台,Richart Life的創新之處,究竟在哪裡?
「市面上還沒有一款APP,可以從收付款、點數、優惠,全面整合所有合作廠商的資訊。」台新總經理尚瑞強表示,最值得一提的是「點數互換」功能。
點數與支付,是品牌維繫顧客忠誠度的重要工具,不過痛點是,許多民眾手中擁有太多不同的會員,不清楚自己究竟擁有多少點數,難以發揮最大價值。
Richart Life透過API與合作夥伴串接會員點數,用戶可以選擇連結自己擁有的點數帳戶,這麼一來,在Richart Life的首頁中,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自己所持有的所有會員點數數量,相當便利。
而台新的下一步,是想做讓不同點數能彼此互轉、使用。
在點數彼此有合作的機制下,舉例來說,如果手中有亞洲萬里通,可以選擇換成全家的點數;又或者使用台新Pay付款時,可以選擇用亞洲萬里通折抵消費,「這是目前還沒有一家做得到的。」尚瑞強坦言,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不同點數之間的價值與成本不同,必須談妥兌換比例,才能讓這套機制順利運行。
替合作夥伴曝光,台新有什麼好處?
透過點數、支付以及商品優惠的結合,台新希望打造一個結合生活與金融服務的生態圈,然而,這麼做對台新有什麼好處?
「發展生態圈,對台新最大的好處,就是獲客。」尚瑞強一語點出背後目的。
Richart Life的第一步,會先服務台新本身700萬的客戶,透過支付、點數的使用與串聯,將客戶導引到合作夥伴的通路中消費,「表面上看似是在服務合作夥伴,不過第二層,是希望讓合作夥伴的客戶,回頭使用台新的金融服務。」尚瑞強說。
目前Richart Life做的,是先打好生態圈的基礎地基,年底前會陸續把與合作夥伴的支付、轉點機制逐步建立好,並陸續增加更多合作夥伴。
台新的盤算是,當越來越多客戶都習慣在Richart Life 上兌換點數時,台新就能進一步掌握客戶行為,「可以知道這個人是要推薦他信用卡消費、財富管理或是融資。」增加主動接觸客戶,與拓展業務的新機會,正是台新推生態圈背後的目的。
Richart已達損益兩平,目標三年內數位客戶達500萬
銀行單靠存款利率、理專服務做出差異化的時代已經過去,金融服務不再受限於銀行,與異業合作發展生態圈,已經成為下個10年銀行生存的重要趨勢。
台新在2016年創立了子品牌Richart數位銀行,突破傳統銀行虛實界線,在國內數位帳戶市佔率達五成,已經做到損益兩平。
尚瑞強表示,Richart 子品牌加上台新本身數位客戶,用戶數已超過 250 萬人,雙邊整合過後,Richart Life 整體客戶,目標要在三年內達到 500 萬戶。
台新為數位化打地基多年,面對下半年三家純網銀的開業,尚瑞強認為,單靠高利率來吸引獲客,並非長久之計,前期砸太多錢投資吸客,也不利長久發展,而生態圈就是決勝關鍵。
他觀察,樂天銀行在日本有近20年經驗,就是靠著生態圈打天下,尚瑞強的態度也相當開放,認為同業之間有競爭也有合作,像是純網銀沒有實體通路,「我們台新有幾千台ATM」,未來如果有機會,也不排斥合作,把資源與同業共享,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發揮更大的生態圈效益。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