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文化:政治不正確該被抵制嗎?
取消文化:政治不正確該被抵制嗎?

那些仇恨、歧視、充滿偏見的言論與意見,可以有言論自由嗎?可以在公共領域表達嗎?

這是美國這幾年公眾最熱門的議題與話題。

7月初,美國文化雜誌《哈潑》(Harper's)發表一封由西方上百位著名作家、記者、學者聯名的《一封關於正義與公開論辯的信》,連署人包括加拿大國寶級小說家Margaret Atwood、左派大師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引爆趨勢》作者Malcolm Gladwell,甚至《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知名爵士樂手Wynton Marsalis、新保守主義政治學主福山(Francis Fukuyama)等150位自由派偏左的知識份子。

推薦閱讀:從法國攜手臉書打擊仇恨言論,看網路言論自由是否被無限上綱

對所有「異見」寬容,那仇恨與歧視呢?

信中強調,此刻正在進行的爭取種族和社會正義的運動非常重要,但這也強化了一種會「弱化公開辯論和容忍異己」的道德態度和政治理念。他們非常擔憂這種「反自由主義的傾向」,尤其在這樣一個反自由主義的總統領導美國的時代。「我們渴望的民主包容力,得在我們願意對抗不寬容的氣氛下,才會實現。」

他們看到的現象,是許多機構領導人面對底下有人出事時,會倉促地施予不合比例的懲罰,以避免風暴產生:例如編輯刊登具爭議的稿件被開除,記者不准寫某些敏感題目,學者在課堂引述一些文獻而被調查等等。

他們指出,「如果作家、藝術家、記者因為害怕失去工作,不敢提出主流以外的思考,那麼我們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因此,「要抗衡糟糕理念的方式,是使那些言論被看見,我們要去辯論、說服,並非將其噤聲或消音。」

這封公開信倡議讓所有人發聲、追求多元,但這樣做合理嗎?例如《紐約時報》社論版主編James Bennet在今年6月刊登一篇由共和黨參議員撰文、支持軍隊鎮壓抗爭的文章,這讓許多黑人(包括他同事)不愉快,他因而被迫辭職,在美國新聞界引起很大震撼。

媒體社論當然不會是一言堂,但面對政治不正確的意見,刊登的界線在哪?

由多位重量級人物連署的宣言一出來,立即在網路上引爆,大部分是批評與嘲笑,說他們是嬰兒潮世代老人,是既得利益者,不願意被挑戰。

爭議爆發後,有參與連署的跨性別學者退出,原因是「事前不知道J.K.羅琳參與其中」,而這位紅遍全球的英國作家,最近因為跨性別議題的爭議言論被嚴厲批評。

也有其他連署者不為所動,Malcolm Gladwell就在推特表示,「我願意參與連署因為很多其他連署人和我是不同立場的人。我想這就是這封公開信的主要意義」。

尤其敏感的是,適逢燃燒中的黑人抗議運動,這場難以平息的空前抗爭,正是為了挑戰長久以來深植制度與生活中的種族主義。連署發起者則表示,這是很早就開始構思的想法,他們當然支持這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Black Lives Matter)。

推薦閱讀:一個逝去的靈魂,讓Spotify播8分46秒無聲音訊、Nike金句換成「Don’t do it」、Google換上黑絲帶

取消文化,一種言論的極權主義

連署信件的爭端,反映了過去幾年來日益增長的 「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當名人說出歧視、侮辱或政治不正確的的語言,網友會群起杯葛和撻伐。

泰勒絲
歌手泰勒絲談及自己在「Kanye West風波」中那段「被取消」的經歷時如此說到:「人們『取消』的不是一場電視節目,而是活生生的一個人。」

就實體來說,過去幾年美國大學生(如柏克萊)抵制極右派人士來校園演講,主張「不給他們平台」(no platform)。右派覺得這是言論自由,但這些激進派學生認為歧視性言論不應該堂而皇之地表達。

「取消」起初是針對有權力者,使其負起言論責任,如同「鄉民正義」,確實也矯正與提醒了語言背後隱藏的偏見與權力關係。實際上,「取消」容易演變成惡質謾罵與嘲諷、集體不理性,甚至以訛傳訛,不能促進更多議題的反思與對話。

當紅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在2016年被批評「說謊者」,當時推特上就出現標籤#TaylorSwiftisCancelled。事後她說,「人們『取消』的不是一場電視節目,而是活生生的一個人。」

在現實層面不僅名人受到影響,任何人都可能在網路上因為說錯一句話或被輿論扭曲,導致嚴重的「公開羞辱」(public shaming),更嚴重的甚至遭致失去工作或一輩子的傷害(可參考Jon Ronson的《鄉民公審》一書)。

有趣的是,在反對「取消文化」上,歐巴馬和川普都很有共識。歐巴馬曾說,這不是一種社會行動主義。反對政治正確的川普更指出,「左派的武器之一就是取消文化:讓人們失去工作、羞辱反對者,讓所有異見者必須聽話。」這當然是過於誇張的說法。

言論自由的邊界的確是當代巨大難題。正義和多元是我們要追求的,而言論當然需要合理管制,例如歧視性、仇恨性言論就是不應該的。

但說到底,法律畫出言論界線與尺度的細節在哪?恐怕是我們要不斷討論的。

《哈潑》發表的這封信本身就是一個焦點,甚至一個課題:反對連署公開信的人會認為,信件內容犯了他們本身談的問題:「把複雜的問題化約為單一的道德議題」。但另一方面,支持者認為,對這封信的嚴重反彈,正好證明了這封信的重點:別讓不同意見無法發聲。

責任編輯:陳建鈞

(本文內容同步刊載於《數位時代》第315期,2020年8月號雜誌)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