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二代返家,為老工廠注入新生命!春池用玻璃說一段永續故事
學霸二代返家,為老工廠注入新生命!春池用玻璃說一段永續故事

手機面板、電腦螢幕、大樓外牆、餐具和鏡子,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玻璃製品。你可曾想過,這些玻璃被淘汰、廢棄後,都去了哪裡?

很有可能,它們都流浪到了新竹的春池玻璃。

1981年創立的春池玻璃,創辦人吳春池13歲起就在玻璃工廠當學徒,習得一手好技藝。發展近40年,春池已是台灣最大的廢棄玻璃回收業者,在新竹、苗栗設有多座處理廠,每年回收超過一億公斤廢玻璃,約佔全台總量的七成。

這些一卡車、一卡車被運進春池處理廠的碎玻璃,彷彿被施了魔法般,通過高溫烈焰、強力猛擊的試煉,最終再轉化為藝術品、玻璃器皿、建材和工業原料等四大類品項,改頭換面回到市場,開啟一段嶄新的旅程。

由於玻璃的成分單純、可塑性極高,回收再利用的過程中,幾乎不會產生多餘的耗損。但如此特殊的材質,卻因為再製工序繁雜,回收利潤遠不及金屬、紙類,再利用率始終高不上來。

春池玻璃 Spring Pool Glass
春池玻璃美麗的作品背後,靠的是職員專心從事回收素材品管,創造循環經濟價值。
圖/ 春池玻璃 Spring Pool Glass

為老工廠注入新生命

2012年一場潛伏已久的經營危機,讓春池二代吳庭安辭去台積電的高薪工作,義無反顧回到父親身邊。

原來,隨著3C產品普及,台灣的液晶面板消耗量一年高過一年,春池基於責任年年接受回收業者運來的TFT-LCD廢玻璃,卻因為面板玻璃的熔點高、再製不易,大量庫存消化不及,差一點拖垮公司營運。

W春池計畫 / W Glass Project
W春池計畫與HMM合作推出的 W Glass杯。
圖/ W春池計畫 / W Glass Project

用回收的玻璃多方展開跨界合作,立下發展循環經濟的市場典範。

大學、研究所皆攻讀資源工程的吳庭安,花了三年時間、投入一億元,研發出具防火、隔音和隔熱效果的環保綠建材「輕質節能磚」,通過新加坡、英國等地專利認證,解決春池的庫存危機,還打入國際市場。

得到父親信任的吳庭安,開始主導更多經營計畫,進一步成為「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倡議者。

循環經濟包含技術循環、生態循環。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產業應改變根本思維,回到源頭,從原料、技術出發重新設計產品,讓每一項產品能更適合被再利用,「循環經濟是沒有年限的。」

為了快速擴大影響力,吳庭安以「W春池計畫(W-Glass)」為品牌,推出一系列跨界合作。包括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設計的「雲想」143玻璃杯;名廚江振誠設計的玻璃餐具;聶永真設計的「蘇富比戰後亞洲藝術」限量藏家專冊等等,共同特色是,他們皆使用春池的回收玻璃創作,立下循環經濟的典範。

春池玻璃 Spring Pool Glass Official Site
在W Hotel的W春池計畫合作展示空間。
圖/ 春池玻璃 Spring Pool Glass Official Site

這些文創品分別採取免費分送、募資或是概念展示等方式,當消費者接觸或使用它的同時,不單單只是使用,而是一併接收、認同了循環經濟的美意。

循環經濟不只是做回收

W春池計畫 / W Glass Project
W春池計畫設計的花器作品在米蘭設計週亮相,並得到義大利米蘭藝廊的親睞。
圖/ W春池計畫 / W Glass Project

以新概念傳承玻璃工藝的吳庭安,獲得2018年總統創新獎肯定。他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有些人以為循環經濟只是在『做回收』,但光有回收還不夠,關鍵是透過『設計』來創造價值,讓廢棄材料重生,成為人們真正想要的東西。」

也就是說,在新的設計刺激下,滾動產品又一輪的供需循環,實現資源再生與永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從來就不在回收,而是創造價值。

回收廢棄玻璃,是吳春池走過一甲子,日復一日的勞動與事業。二代吳庭安帶來的循環經濟思維,為父子二人的選擇,賦予新的意義和使命。

延伸閱讀:
1. 【FC 100】轉型最前線:全聯PX Go串起的一千家「店商」軍團,如何讓這項商品銷售創下歷史新高?
2. 【FC 100】從鮮食下手,超商老二全家的未來生活提案

責任編輯:林芳如

本文授權轉載自:FC未來商務,追蹤FC粉絲團:https://fc2020.pse.is/T6ULL

FC未來商務,專注未來新商務應用、轉型思維與創新體驗,並結合沙龍分享、展會發表,協助產業找到面對未來的轉型關鍵解方,並連結創新資源。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業務平台升級 助攻業務行銷數位力

國泰人壽持續推動數位轉型,第四屆數位業務發表會近日登場,發表AI創新應用及數位工具升級成果。會中亮點包括升級業務行銷工具「新業務平台 NAP 3.0」(New agent Platform, NAP)導入三大 AI 功能,並率先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以提升業務通路服務效率與專業能力;並特地邀請新加坡保險同業MDRT(百萬圓桌會員)業務菁英參加,同台分享跨世代客群溝通與數位轉型實務經驗,泰國人壽更派出策略創新長等高階主管來台參與盛會,期能攜手海外同業彼此交流,為國壽業務部隊經營開創新視野。本次發表會活動吸引逾400位業務人員到場,另有2萬人透過線上直播參與,創下發表會收視人數歷史新高。

國泰人壽自2022年起每年舉辦數位業務發表會,透過新技術、新應用發表,協助業務人員更掌握科技趨勢與善用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於發表會中表示:「國泰人壽的數位工具不斷進化,NAP從5年前戰情室藍圖規畫,現已成為業務同仁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落實了效率工作與輕鬆生活的承諾,期許進入AI時代,國壽同仁以更堅實的底氣疾風前行。」強調保險服務已邁入智慧新時代,作為台灣保險業數位轉型的先驅,國泰人壽持續投入創新科技,為業務夥伴打造全方位的數位工作環境。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副董事長李長庚(左3)及總經理劉上旗(右3)率領高階主管,出席數位業務發表會,展現公司對數位轉型的高度重視。
圖/ 國泰人壽

此次發表的「新業務平台NAP 3.0」導入三大AI新功能:一是「文件智慧識別」,透過AI大型語言模型(LLM)輔助智慧字元辨識技術(Intelligent Character Recognition,簡稱ICR),當業務夥伴為客戶進行保單健檢時,不需手動輸入,就能透過ICR拍照將資料正確帶入相關欄位;二是「自動生成圖文」,讓業務夥伴運用AI自製賀卡轉傳給客戶,利用生成式AI技術產生各類情境圖文,讓業務員有源源不絕的話題可以拜訪客戶;三是「AI COACH口袋教練」,能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再搭配「FitBack健康吧」增進與客戶的互動,提供完整且深度的保險資訊,成為業務人員的最強後援。

國泰人壽
國泰人壽NAP「AI COACH口袋教練」協助業務人員模擬真實銷售情境,透過話術指導與即時修正建議,提升與客戶溝通的精準度與專業服務水準。
圖/ 國泰人壽

「新業務平台NAP 3.0」平台使用率已達到100%,深獲業務人員肯定,今(2025)年國泰人壽更率先實現試辦「全場景人臉辨識計畫」,應用於投保、保單變更、保費付款授權、理賠申請及據點臨櫃辦理等五大保險服務流程,業務夥伴可協助客戶使用NAP平台完成人臉註冊,暢行國泰人壽全服務平台,除了讓客戶能享受快速、安全且便利的數位服務,亦能強化業務通路的服務效率,預計年底前將全面推行。

在培育業務人員專業能力方面,國泰人壽優化「C-Learning」內部學習社群平台,以遊戲式的學習模式,提供教育訓練及時事分享,提升學習動能;更透過「集團全攻略」匯聚人壽、產險、金融及健康四大核心服務素材,讓業務人員能夠開拓例如企業主、新手爸媽、超跑車主、銀髮族等不同客戶族群,並透過工具獲得實質的銷售幫助。未來,國泰人壽將持續落實集團「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深化AI技術應用,打造「人機協作」的最佳典範,優化數位服務功能,攜手業務夥伴開創保險服務的新局,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