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特斯拉分割股票後皆狂飆!台灣也有嗎?投資分割股前必知的三件事
蘋果、特斯拉分割股票後皆狂飆!台灣也有嗎?投資分割股前必知的三件事
2020.09.09 | 3C生活

最近朋友投資美股收到的券商發的訊息:「蘋果公司(AAPL)最近宣布將在2020年8月31日進行股票分股一拆四。您有賬戶中持有的每一股AAPL將得三股額外的股票,並具股票價格在開始交易時下調至其價值的四分之一。」

延伸閱讀:蘋果財報超預期、宣布分割股票,但新款iPhone將推遲上市

回頭一看,原來8月持有的蘋果股票漲了兩成,愈接近月底的分割時點,漲勢愈加兇猛,甚至在一拆四的分割完成後,股票還再漲一波。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特斯拉(TSLA),受到高價股拆分激勵,兩支股票像在相互較勁般持續上揚,也帶動了美股四月反彈以來的最高單月漲幅。

AAPL
Apple今年以來股價,7月底宣布一拆四後更直逼500元
圖/ Eric市場漫步FB

股票分割與反向分割,並非國外股市的特例

高價股進行股票分割(Stock split),股票價格降低,有助於降低入手股價門檻,與增加流通籌碼。另一方面,反向分割(Reverse stock split),則是希望整合提高股價,避免變成市場所遺棄的「仙股」(俗稱水餃股)。

大家喜歡舉2011年花旗銀行的十股合一的例子,但我們來看個近期一點的:今年3~4月間原油暴跌的時候,UCO(二倍看多原油ETF)從十多元跌到1.x元,原來ETF也是可以進行反向分割,4月下旬25股併成一股,UCO股價回到了十多元,但還是隨著原油價載浮載沉,近期股價雖然回到了30元以上,但股數只剩原有的1/25,這筆投資回不去了。

US Equity
圖/ Eric市場漫步FB

回到台灣,大部分的人手上握的是新台幣,習慣看台股的投資資訊。加權指數在歷經上半年的上沖下洗,也默默的在今年7月突破了新高點,年初還在關注台股中有上千元股價實力的三千金,也增加到六位千金相互爭豔。

股票愈買愈高,要參與市場遊戲的入場門票就是相當的門檻,最高價股大立光買一張的基本消費就是三百五十萬以上,買個股票還比台北市豪宅更高不可攀。這樣的股票雖然有好的前景跟獲利,但就個人資產配置的角度,高價股進出太沒有彈性且占比太重了。

台股上市公司是否能像蘋果公司進行股票分割?

一直以來台灣的公司都以一股面額十元來計算股數與資本額,隨著台股交易的外國公司增加(KY公司、TDR),直到2014年開放「彈性面額股票制度」,公司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自行決定股票發行面額,10元、5元或1元。

但可能是長久以來交易習慣的因素,只有3家在興櫃時採用了非十元的股票面額,其中2家是KY公司。直到2019年,長華科技由股東會決議通過,修正公司章程中有關股份面額,每股10元改為每股1元,資本額不變的情況下,股數增加為原來的10倍。

股票分割概念=股票股利?同樣都股數增加

有一陣子台股公司非常喜歡發股票股利,或是新上市、業務成長快速的公司,累積了不少現金盈餘在帳上,公司為了分配股利,但又希望保留現金在帳上,方便擴大業務或投資購併,可能連續幾年進行3、5元的股票股利配發,概念就有點像是股票分割,股數三成、五成的比例再增加。持有股數變多,交易價格依公式進行調整,交換前後總價值不變。

前段說台灣的「股票股利」,跟「股票分割」概念上有點像,這只是說,投資人拿在手上的股數增加、價格調整降低的效果有點像。但如果要認真探討,這兩個制度背後,在法規、會計、稅賦、甚至決策流程完全不一樣,每一點又是可以說上兩三小時的課程了,這邊不提這麼多,還是回到股東手上的投資感覺!

手中有股票要實行分割,我還可以長期持有嗎?

短期內,公司的經營角度是沒有改變,不過,從市場角度來看還是有幾個優點:

  1. 交易「價」角度:股價降低有變便宜的錯覺,也更容易入手
  2. 交易「量」角度:股數變多等碼變多,交投將更熱絡
  3. 可能有隱含公司前景持續看好的訊息

就公司經營的本質來說,分割股票的當下除了負擔些微的保管與規費,對公司淨價值是完全沒有差異。另外,如果公司獲利已進入高原期,過度的股數膨脹而讓EPS呈現逐季逐年下降型態,這對公司未來股價是非常負面的影響。某種程度而言,有意願進行股票分割的公司,可能隱含經營者長期看好公司發展的訊號,讓股東更勇於緊抱著公司,推升了市值。

像是蘋果7月底宣布了一拆四,到8月31日股票分割後交易日,漲幅超過20%。同樣發生在Tesla,8月11日宣布了一拆五,到八月底漲幅超過60%。一個月內公司營運變化不大,但在市場氣氛變好當下,大家似乎先將經營團隊,對公司前景樂觀的預期,馬上反應在公司評價成長也極積買進。市場交易熱絡,董事會更開心坐享公司市值大幅揚升的好處,今年目標達陣,大家發大財。

台灣的例子呢?目前僅有一檔長華科可以參考,2019年3月宣布進行股票分割1拆10,先漲了一波。進入準備換股階段的8月,股價也漲了一波約13%,看起來市場應該是認同高價股拆分是偏正面的訊息解讀。下面一張圖表說明,如果長華科不做拆分而用股票股利,對投資人的影響會是哪些?

長華科圖表
圖/ Eric市場漫步FB

若是進行股票分割,高股價可以有效降低到投資人喜愛交易的價格帶,長華科還可以將保留盈餘,用現金股利配發給股東。如果假設長華當年是用股票股利17元而非現金股利(註:長華科曾決議一口氣配發17元現金股息),股東每一張可另得1.7張股票回到手中,當然股本、股數跟股價也是依此比例調整。

簡單小結:分割對股價、EPS降低是很強效的工具;股票股利比較是緩進式調整,投資人也比較習慣。但對公司的營運、淨值、獲利是沒有影響的。

其他的方法參與高價股投資

在交投熱絡的多頭市場,大眾還是喜歡關注高價股族群的表現,加上台灣上市公司還是傾向發放現金股利,而非造成股本過度膨脹的股票股利。上個月看到美股龍頭宣布股票分割後的狂熱,台灣上市公司想進行股票分割或發股票股利,要不然就是大費周章的弄個臨時股東會,不然也只能等到明年,看是否公司進行股票股利、分割的意願有提升。

難道小型投資人就沒有機會參與高價股、千金股了嗎?腦袋動的快的金融業者早就設計好各式參與高價股的權證商品,像是大立光都有超過百檔的認購/認售權證可以挑選,所參與的約當股數從1股到40股都有。

但前述畢竟是衍生性商品,有沒有更單純一點的做法?很多人會用收盤後的零股交易來操作高價股,今年10月底也將開放零股可以在盤中進行交易,將來小額投資人不用看著千金股隨便一張就是百萬進出,買個10股大立光花個三萬多元,跟入手一支iPhone差不多,相信很多入會躍躍欲試。

責任編輯:文潔琳

本文授權轉自:Eric市場漫步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