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體溫監控貼片中、美客戶搶訂,愛微科宣布再獲Pre-A輪7,200萬加碼
遠端體溫監控貼片中、美客戶搶訂,愛微科宣布再獲Pre-A輪7,200萬加碼

醫療科技新創愛微科(iWeecare),宣布獲得240萬美金(約新台幣7,200萬元)Pre-A延伸投資,由前一輪投資人矽谷創投Translink Capital領投,台灣達盈管理顧問公司及新加坡創投Verge HealthTech Fund、上市公司台表科持續跟投,並新加入醫療創投比翼資本、交大天使俱樂部、邁特電子等機構與策略投資人。

同時,愛微科也與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創辦的兩岸醫療平台互貴興業成為策略夥伴,加速愛微科在中國的醫療取證與市場拓展。

本輪資金將用於愛微科的小型聯網智慧體溫貼片——「智慧體溫貼片添寶Temp Pal」的跨國推廣,加速在美國與中國市場的醫療認證與市場拓展。

受惠於疫情,愛微科獲中、美訂單

愛微科在2019年就獲得100萬美金(約為新台幣3,000萬元)投資,並陸續取得歐盟CE、台灣TFDA、泰國的醫療認證,新加坡醫療認證則在申請當中,在不到一年時間,就因為市場前景看好,獲得多位投資人加碼。

愛微科添寶
愛微科的產品,聯網智慧體溫貼片添寶,能夠提供自動、遠距、連續監測體溫與預警的功能。可用於嬰幼兒、月子中心或其他需要監測體溫的病患。
圖/ 愛微科

特別是旗下產品「添寶Temp Pal」在今年的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添寶可提供自動、遠距、連續監測體溫與預警的功能。僅郵票大小的軟式貼片,可將體溫資料長時間無線傳輸至手機App,即時呈現並記錄溫度變化,並可設定警示發燒時,加快醫療處置。

由於添寶可遠端連續監測體溫,可用於醫院體溫監控與居家管理用途,因此不但導入台灣的振興醫院、秀傳醫院,也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如日本醫院試驗計畫、泰國最大私人醫院,以及愛爾蘭的Cork University Hospital等。

愛微科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曾軍皓表示,「添寶在今年疫情中獲得許多來自美國與中國的訂單詢問,為了要滿足全球急速爆發的需求,因此我們決定取得更多資金挹注,擴大團隊及加速美國、中國市場發展,期望能夠盡快服務全球所有需要添寶的消費者。」

領投此輪的Translink Capital創始合夥人Jackie Yang表示,「在今年疫情下我們更看到了愛微科的全球市場潛力,因此加碼投資,協助優秀的台灣產品持續研發,行銷全球。」

比翼資本執行董事陳彥諭表示,「能連續監測體溫的智慧體溫貼片,可運用於醫院裡許多不同的場域,不但能協助於遠端偵測COVID-19發燒的病患,同時對於照顧NICU或月子中心的新生兒都是很好的工具。透過在秀傳醫院的試點和臨床測試,我們已經得到很多臨床醫師的正向回饋。」

近年專注以硬體加速器輔導硬體新創起飛的邁特電子,也加入此次投資並扮演策略夥伴角色;長期關注新創產品的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也期望透過交大校友在各行各業的人脈與影響力,協助愛微科加速佈局全球遠距醫療市場。

結盟互貴興業、工研院,加速在中國、日本與矽谷發展

由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所創辦的兩岸醫療平台互貴興業,將協助添寶打入中國市場,互貴興業執行長郭加泳表示,「互貴興業將協助愛微科加速於中國開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醫療器械註冊取證,期待愛微科實現歐盟、台灣、美國、日本與中國的全球布局。」

此外,在工業局IisC平台的支持下,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協助以專業儀器調測RF天線,從早期開發過程即協助愛微科克服軟板天線傳輸技術的工研院,也成為愛微科國際化的策略夥伴,協助媒合日本醫療大廠進行戰略合作。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創新創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從「製造中心」到「亞洲NASDAQ」!詹文男揭示創新籌資平臺的附加價值與關鍵策略建議

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去風險化」浪潮之下,長期觀察臺灣產業發展趨勢的數位轉型學院院長詹文男建議,臺灣不能再依賴單一的製造能力來換取戰略保障,而是將國家戰略從「製造中心」升級為「技術與系統整合」的樞紐。

在此背景下,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共同成立的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詹文男觀察該平臺的價值,絕不僅是為資本市場引進活水,更能放大產業附加價值,成為驅動臺灣產業整合的關鍵引擎,打造下一波更多護國群山。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可望創造的三個附加價值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宗旨,希望在臺灣本土打造「亞洲的NASDAQ」市場板塊,詹文男認為除了「籌資」的任務之外,其實平臺更可以扮演產業轉型的重要角色,進一步擴大其附加價值,其中可以體現於以下三個面向。

首先是先前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美臺晶片產能五五分」的主張,詹文男認為臺灣不能只靠單一「矽盾」作為我國戰略的屏障,也就是調整「重製造、輕解決方案」的現狀,讓製造轉向技術及解決方案的綜合發展,成為我國的新籌碼。隨著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建立,加上精進創新板上市及交易制度,開放當沖交易,提升創新板規模及流動性,都能讓更多具備利基技術的企業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第二個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成為「軟硬整合」與「以大帶小」的創新引擎。詹文男指出,臺灣有數家市場領頭的電子硬體製造商代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能進一步驅動這類科技業者與新創企業合作,例如以大帶小模式,當新創技術獲得大廠的認可,進而藉助大廠的商業人脈,打進全球大型客戶的供應鏈合作網絡,讓新創開發的技術方案與服務,有更多機會在全球落地。

詹文男認為第三個附加價值,有助於加速中小企業的AI轉型及數位化落地。他觀察臺灣多數中小企業仍處「數位化」階段,加上目前政府積極推動「百工百業用AI」,當越多加入創新板的企業推出類似AI as a Service的解決方案,能讓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企業,以較低門檻、不需高成本導入AI解決方案,又為新創企業帶來實際營收。「此模式促使新創和中小企業的Win-Win局面,同時驅動產業朝向AI轉型的助力,」詹文男補充道。

勿為上市而上市!登板企業應具備「全球思維」與「治理韌性」

不過對於渴望進入資本市場的創新經營團隊,詹文男院長也提醒,切忌把「募資作為單一手段,上市視作唯一目標」。詹文男提供企業創辦者幾個思考方向,第一是確立全球市場目標,臺灣可當成實地試驗(Field Try)和建立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試煉場,但也建議新創在發展初期以全世界市場為目標,募資的規劃也可以從全球市場的角度出發,確保產品應用在國際市場獲得青睞。

第二是提升透明度與公司治理能力。上市後,投資人會高度關心公司治理及獲利能力,若要提升流動性,新創必須加強企業的透明度。因此詹文男院長強調,千萬不要「為上市而上市」,而是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並依據目標按部就班,資本市場會給予相對的回饋。另外他也建議平臺針對上市前的企業,能提供「治理的輔導」,而非僅是「程序上的協助」,協助新創導入更健全管理制度。

建構亞洲NASDAQ的驅動引擎,給平臺的三大策略建議

因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後,迎來創新板交易制度改革、放寬外國企業上市櫃規範、帶動轉板彈性、鼓勵大眾參與等多項舉措。在此基礎之上,詹文男分享三大策略建議,期許平臺日後運作持續成長茁壯。

首先是強化非傳統資訊揭露,提升市場流動性。詹文男觀察創新板企業多處早期發展階段,傳統財報資訊較不足,導致降低投資人進場意願。為了強化流動性,他建議主管機關要求企業揭露更多反映成長性的實質指標,例如使用者數據、研發進度、商轉里程碑或專利成果。透過降低資訊不對稱,以活絡交易量。

第二個建議是建立研究報告體系,深化產業洞察。由於創新板企業的研究報告仍稀少,導致價格難以反映基本面,降低機構投資人的參與意願。詹文男認為平臺可透過獎勵機制、研究補助或資料庫資源的方式,邀請投信、券商或研究機構成立專責團隊,藉由定期提供具產業洞見的研究報告給投資人參考。

第三個方向是促進制度國際化,吸引跨國創新企業來臺上市。詹文男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不僅是鼓勵臺灣企業在地上市,也希望吸引國際創新企業走進來。除了持續制度鬆綁開放,也要讓制度與流程國際化。」他舉例,推動跨境申報文件與流程的全面英語化、提供具預測的審查流程、以及稅務制度透明化,讓臺灣在全球資本競爭持續脫穎而出。

對於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最終期許,詹文男認為其價值可從「募資導向」轉向「品牌導向」。一方面讓全球瞭解臺灣除了半導體之外,還有領先的解決方案,進而建立起全球市場對我國產業的信任;另一方面,強化「說故事」能力,讓登板的企業協助全球打造AI及ESG「雙軸轉型」,進而建立起嶄新的國家形象。透過上述的努力,相信臺灣將能持續造山,確保下一波的護國群山如春筍般持續成長茁壯!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