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子代工巨頭鴻海科技集團28日宣佈與台灣被動元件龍頭國巨集團策略聯盟,從第三季度開始展開,雙方合作方向會朝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拍板定案的「3+3」方向為主軸,電動車與智慧醫療領域想像空間無限。
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董事長與國巨集團陳泰銘董事長28日親自出席簽署協議,國巨集團旗下奇力新執行長郭耀井、凱美電機董事長翁啟勝、同欣電子總經理呂紹萍也共同簽署,顯示國巨集團對此次結盟的重視。
對國巨而言,鴻海朝新興產業的加速佈局,正好為近年大力併購佈局的集團成員創造穩定出海口,對鴻海而言,則藉由掌握上游關鍵零件,能提供客戶高附加價值解決方案。
陳泰銘力挺鴻海3+3,強調合作後效益「3X3 」
國巨表示,未來將結合雙方集團資源,在關鍵零組件領域的研發能力及技術創新上努力,期望提高產業技術附加價值,建立國際競爭力,提供客戶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國巨強調,鴻海與國巨這次合作會擺脫傳統的供應鏈運作模式,也就是說,未來不論是關鍵零組件的開發及研發資源的共享,或是與全球終端客戶的合作,國巨集團的多元化高階產品,將完整搭配在鴻海科技集團的新事業發展版圖中。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對於此次結盟,大力稱讚國巨是許多領域的產業領頭羊,和鴻海強強聯手將能展現台灣製造業的智慧與優勢,鴻海會與國巨針對更多的新客戶以及新興產品的開發共同投入資源,一起針對全球客戶的需求提供供應鏈的支應或功能設計上的發展,共同合作,提供高附加價值解決方案。
國巨也對鴻海大力發展「3+3」產業策略給予正面支持,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表示:「雙方合作之後,不只是三加三,而是三乘三!」他透露,國巨在電動車關鍵零組件、智慧醫療、工業規格、5G科技與特殊半導體封裝測試都耕耘多年,合作後雙方的綜效會有倍數的成長。
鴻海過「3+3」產業策略包括「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在劉揚偉上任後,就以「3+3」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並在各新產業大步邁開逐步取得具體進展及成效。
兩集團佈局方向雷同,全球供應鏈佈局廣泛
國巨集團則在合併美國基美(KEMET)、普思(Pulse)後,除了聚焦高階規格的5G、車用、工控、航太、醫療等終端應用外,同時提供集團內如同欣電在特殊半導體封裝測試的先進製程、奇力新的車用電感、磁性材料及凱美的鋁質電解電容等一站式購足平台服務。
國巨集團在全球各地擁有15個設計研發中心及42座生產基地,長期提供世界級原廠設計服務,持續開發及生產特殊規格的高階關鍵零組件產品。鴻海集團事業版圖遍及全球,在逾20個國家及地區都有生產及服務據點。
展望未來,鴻海與國巨的合作將會在數位健康醫療領域有具體進展,電動車業的篷勃發展也將讓雙方有極佳的合作切入機會,國巨集團與鴻海全球佈局將相互支援,雙方全球生產運籌能力以也旗鼓相當,此次合作深度值得後續觀察。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