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就成為大學教授的天才!她大膽讓AI與生物學「夢幻聯姻」,為何讓貝佐斯都想投資?
26歲就成為大學教授的天才!她大膽讓AI與生物學「夢幻聯姻」,為何讓貝佐斯都想投資?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運用在現今已非常廣泛,在商業活動方面尤其司空見慣。然而,有位來自史丹佛大學的教授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大膽革新,把人工智慧和生物學做結合,並利用數據分析,執行新藥研發計畫。

Daphne Koller
圖/ 截圖自YouTube

曾經獲得麥克阿瑟(MacArthur)天才獎的達芙妮,26歲時就成為史丹佛大學的教授,還是遠距教學平台Coursera的共同創辦人。她在2016年時離開Coursera,並於2018年時,創辦了Insitro。

用人工智慧分析潛在治療方法,若成功可降低新藥研發成本

Insitro透過電腦科學專家和生物學家的協力合作,結合機器學習和基因組合,創建自定義數據,機器會在臨床數據庫中找出學習模式,隨後,人工智慧將會利用這個模型,分析出潛在的治療方法,利於新藥開發,並提出測試建議。

達芙妮的創新作法若是成功,將可大大降低新藥的研發成本和時間,原先要耗費好幾年反覆實驗測試的新藥,或許能夠在幾週的時間內就研發完成。

DNA.jpg
圖/ Science

許多人不禁會納悶,這些臨床數據究竟從何而來?和其它數個同期成立的對手公司不同,達芙妮投入大量的資金,打造專屬Insitro的數據庫。因此該公司內部組成不乏各種背景的員工,除了發展機器深度學習的專家外,還有專門進行研究的實驗人員。

達芙妮則每天在不同的領域間穿梭,上一刻還在名為「白血球」的實驗室,下一刻她就晃到「數據建模技術」的辦公室中。

「這樣的平台並非魔術。」達芙妮表示,人工智慧並不會讓生物學變得更簡單。但她也認為,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基礎,機器學習將得以完成非常令人驚豔的成就。

藍海中的新興產業,連貝佐斯也成為Insitro的投資人

2019年,Insitro和生物製藥公司吉利德(Gilead)簽署了一項協議,Insitro得以使用吉利德的臨床實驗數據,幫助吉利德研發治療肝臟的藥物,此項合約的預付款為1,500萬美元,若是成功,預計將可以帶來約10億美元的進帳。

吉利德公司肝臟疾病臨床研究負責人Mani Subramanian,十分肯定達芙妮的專業。Subramanian說:「同時熟悉生物學和機器深度學習的專家十分稀少。」

對於Insitro這鮮為人知的新興產業,市場上的投資者反應卻非常熱烈。在達芙妮成立Insitro後,短短六個月的時間,她就從Alphabet、Foresite Capital、GV和Third Rock等公司募集一億美元的資金,不久之後,貝佐斯也跟著加入投資者的行列。

AI醫療_773112091Resize 1280.jpg
圖/ Shutterstock

在《富比士》首屆AI 50的榜單上,Insitro是其中擁有最高資金的醫療初創公司。達芙妮認為對投資者而言,人工智慧和生物學的結合,可以說是「天堂般的婚姻」。

達芙妮表示,未來她不排除和一些大型製藥公司建立夥伴關係,但最終的目標是創立自己的藥廠品牌,從開發到監管批准,成為全面性的大型藥廠。「我們不是只想建立一間小型的新創公司,而是在建立一間足以扭轉整個藥物產業生態的大型製藥公司。」達芙妮對於Insitro如此期許。

責任編輯:文潔琳
資料來源:ForbesMedium

關鍵字: #人工智慧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