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用戶飆破 10 億,限時動態成漲粉轉捩點!為何兩位創辦人卻轉身離開?
Instagram用戶飆破 10 億,限時動態成漲粉轉捩點!為何兩位創辦人卻轉身離開?

到餐廳用餐,「手機先食」已是人之常情,不同的是,以前拍完照片是上傳臉書(Facebook),現在則是上傳 Instagram(後簡稱 IG)。

2010 年10月上線,10歲的IG,不只改變個人行為,也改變企業行銷的方式,甚至打破手機 App 有史以來最高價收購——Facebook 在 2012 年以 10 億美元買下 IG。它造就「素人明星」,學生們現在會以誰的追蹤者多,就推選他當領導者;企業跟 IG 上的意見領袖合作,透過他們的照片、文字行銷產品。

《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記者莎拉.弗埃爾(Sarah Frier)採訪了上百位 IG 現任、前任員工與高階經理人及相關人士,寫下《濾鏡之外》(暫譯,英文書名為《No filter》),揭露那些 IG 不為人知的故事。

原先,創辦人之一凱文.斯特羅姆(Kevin Systrom)想打造一個讓人們可以分享自己去了哪裡、將去哪裡的程式,而使用者最喜歡「分享照片」的功能。當時,手機的照相功能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但他認為「每個有手機的人,都有潛力成為一個業餘攝影師。」

藝術般照片在社群廣傳,上線 6 星期就有 200 萬用戶

他把新產品定調為以照片為主的 App,那個年代,人們會把照片丟進修圖軟體後製,但斯特羅姆心想,「如果人們最終都會套上濾鏡,為什麼不把這功能做進 App?」於是,IG 內嵌濾鏡,上線一天就有 2 萬 5000 名用戶;6 個星期後,使用者暴增到 200 萬。

借用其他社群的力量,是他們能快速成長的原因。一開始,IG 瞄準設計、藝術相關用戶,讓使用者可以同步轉發至臉書、推特(Twitter)。當其他社群的使用者看到有人使用新的 App 上傳照片,就會吸引新用戶。

弗埃爾指出,早期 IG 受歡迎不是因為技術,而是懂得人性。 對使用者來說,濾鏡讓自己拍的照片看起來像是藝術;為其他社群媒體增添色彩,更讓它迅速增長。

漸漸地,IG 的使用者從藝術家轉移至大眾市場,名人、企業紛紛加入。2011 年,在推特擁有 1100 萬追蹤者的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加入 IG,吸引青少年湧入。

小賈斯汀的經紀人借勢要求斯特羅姆讓小賈斯汀投資,或是為他的內容付費,否則就停止使用 IG。然而,斯特羅姆對於自己的產品有許多堅持,他不希望付錢給任何品牌或名人,也不想把產品複雜化,只想專注優化使用者分享在上面的內容。他回絕了對方,而小賈斯汀已經無法離開 IG。

重視年輕族群使用習性,加入一天消失的限時動態

他的堅持獲得一群重度使用者,但他為 IG 內容設下的高門檻,卻讓團隊綁手綁腳,而這個壓力也漸漸轉嫁到使用者身上。

團隊發現,青少年族群的使用習性是,盡可能地讓頁面美觀;把照片傳給朋友,一起討論照片是否「夠格」上傳。更特別的是,長一輩的使用者希望照片永久留存,但年輕族群卻會不定期地刪除內容,甚至為了新學期創建新帳號「重新做人」。

青少年慣於擁有多重帳號,當他們想要做自己時,就會打開「小帳」(finsta,fake Instagram 的合稱),在這個私密帳號裡,貼文不會被任何人評斷。

2015 年,社群吹起新風向。青少年開始把時間花在 Snapchat 上,因為內容會在發布後的 24 小時就消失。內部員工觀察到這個現象,不斷建議斯特羅姆把「限時動態」(story)加入 IG。但他不肯,他認為 IG 是讓用戶分享生活中美麗、具創造性的東西,「我們不會有限時動態,也不能有,因為那不符合人們想在 IG 分享的內容。」

然而,他最終還是屈服了,因為事實證明,用戶慢慢轉往 Snapchat,如果不改變,就會永久流失這群人。2016 年8 月,IG 推出限時動態功能。而斯特羅姆也不諱言,「雖然 Snapchat 先有,不代表其他公司不能抓住這個機會。」

因為限時動態,IG 留住了使用者,進而達到 10 億用戶的里程碑。

不過,就在IG 的用戶數與收入成長速度都快過臉書時,收購時保證會讓 IG 保有自主權的臉書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開始把手伸向 IG。

在過去,IG 轉發到臉書的貼文可以連回 IG,但祖克柏下令拿掉這個功能,讓貼文看起來像直接在臉書發文。2018 年,IGTV(IG 的長影片功能)發布獲得廣大回響後,佐克柏卻大發雷霆,因為「IGTV 的 logo 跟臉書即時通(Facebook Messenger)長得太像了」。

接受臉書併購,是IG 不得不做的決定。首先,他看中臉書的成長性,再來,如果未來臉書開始學習IG,他們成長會更困難,而臉書資源能幫助他們。最重要的是,佐克伯答應給他們獨立的空間。

然而,臉書講求數字,IG 卻強調人性,兩者文化大相逕庭。雖然佐克柏在頭幾年做到讓 IG 自由發揮,後期卻不是如此。2018年,兩位創辦人決定辭職,離開一手創立的公司。


《濾鏡之外》(暫譯,英文書名為《No filter》)

作者:莎拉.弗埃爾(Sarah Frier)
出版社:Simon & Schuster Paperbacks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ISBN:978198214317

本文轉載自:經理人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走進位於台中沙鹿四平街的「初咖啡」,芬芳滿室的咖啡香、溫暖療癒的陽光、綠意盎然的植栽,以及便捷舒適的空間體驗,不僅讓人流連忘返、更是訪客不斷回訪的關鍵。初咖啡主理人楊倩如表示:「我心中的理想咖啡廳不僅要有引人的裝潢外觀、舒適的空間規劃、便捷的WiFi服務,每一季,我們都會更換咖啡豆以滿足客戶嘗鮮的需求,此外,我們設有兩座咖啡豆烘培機器,以淺培、中培的方式處理咖啡豆,讓訪客可以品嘗最原始的咖啡風味。」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關鍵拼圖,初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完善咖啡空間體驗

初咖啡對理想的堅持,不僅自然而然的形成差異化服務優勢、吸引一群死忠消費者,挺過疫情衝擊後,初咖啡將咖啡廳二樓打造成小型體驗空間,開始提供各種咖啡課程、或者是做為舉辦小型活動的場地,為了順利擴展業務,初咖啡除進行相應的空間裝潢,更計畫更新店內的WiFi服務。
協助楊倩如一起打理初咖啡、主導WiFi設備升級工作的邱俊銘表示:「無論是咖啡、空間還是服務,我們的理念一直是:只要可以就做到最好。」以WiFi服務為例,一開始,初咖啡使用的是家用型WiFi AP,隨著裝潢的調整與訪客的增加,不僅店內空間出現WiFi連線訊號死角問題、一樓室外空間也無法連結WiFi,再加上WiFi AP的外觀與店內裝潢風格不搭,只能擺放在訪客看不到的吧檯櫃內空間,設備線材雜亂也影響連線品質,為改善這些問題,以及確保二樓空間也能夠順利連網,開始評估系列解決方案,最終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導入Instant On 1930系列交換器、在一樓室內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一樓戶外安裝1台Instant On AP17,以及在二樓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邱俊銘進一步解釋會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既有的訊號死角與連線覆蓋率不足等問題迎刃而解,而且,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只要透過網路線就可以供電,大幅降低室內與室外拉線問題,此外,美觀的外型也與初咖啡欲打造的空間氛圍一致,有相互加分的成效;其次是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 – 提供專業且貼心的諮詢與技術支援服務,例如在一開始的評估階段就針對初咖啡的室內裝潢提出最佳規畫建議,以及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施工與架設工作,安裝上線後,鉅晶國際的團隊也總是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支援;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系統設備高度整合且易於管理,完全符合初咖啡的管理需求。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p,無論在哪都可以輕鬆掌握各個網路設備的即時運行狀況,甚至是從中找出異常事件、防範於未然。」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說,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初咖啡又往理想–讓訪客可以像在家一樣的悠閒品嘗咖啡、渡過美好時光–邁進一步,是咖啡廳營運的最佳幫手。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為未來做最佳準備,初咖啡以別具一格的咖啡體驗持續擴展業務版圖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有助於初咖啡解決當務之急:連網與管理問題,更為未來的商業擴展做好最佳準備,例如可以因應業務需求輕鬆設定、擴展WiFi 服務,以內建的安全性閘道和防火牆將業務與訪客流量分開,以及透過(遠端)監管的方式即早發現異常連線行為以降低惡意攻擊、將危害降低到最低,提供訪客安全無虞的WiFi連線體驗等。
「我們想提供給客戶最好的體驗,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可提供訪客提供高品質的連網服務,還可以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護,這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解釋,初咖啡除提供咖啡、餐飲服務,販售自家烘培的咖啡商品,以及開設與咖啡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亦不排除開設二店甚至是三店,在這樣的前提下,功能強大且可輕鬆管理的WiFi服務顯得尤其重要,不僅能完善空間服務體驗,也讓團隊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衝刺咖啡等核心業務。
「我們十分滿意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絕佳使用體驗,除會視需求擴展使用,也會不藏私地介紹給同業。」關於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未來規劃,邱俊銘如是說道。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