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休三日」未來不遠?工研院提2030年技術藍圖,管家機器人成最夯家電
「週休三日」未來不遠?工研院提2030年技術藍圖,管家機器人成最夯家電

十年後,人類會活在怎樣的世界?工研院24日舉行「疫後新常態 洞悉未來十年產業新局論壇」,提出工研院2030年技術策略與藍圖,以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為主軸,並邀請智融集團創辦人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遠傳總經理井琪等產業領袖出席,探討十年後,人類的生活、健康及環境帶來哪些改變?

工研院2030年論壇
工研院24日舉行「疫後新常態 洞悉未來十年產業新局論壇」,提出工研院2030年技術策略與藍圖。
圖/ 陳映璇攝影

人類工時縮短,一週休三日

針對2030年的世界想像,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認為,人類的身上會有許多穿戴裝置,環境中還有許多感測器,從2020年到2030年,十年間資訊量會暴增13倍,科技會增強人類的能力,過去網路科技的出現,就像是一個「行動百科全書」,未來科技將突破人類的智能、感官、能力及時間的不足;再者都會區的空間與交通能量運用最佳化。

展望十年後,企業可以做預測生產、即時物流做得更好,工作中能夠自動化、無人化的環節增加,提升公司營運效率,「大家不需當心工作被裁掉,而是每個人的工時縮短,有機會週休三日,」余孝先說。

shutterstock_729605338_offwork
2030年後,工作中能夠自動化、無人化的環節增加,提升公司營運效率。
圖/ fizkes via shutterstock

會出現「人類加強版」、「一人多工」的現象,比如人類裝上外骨骼機器裝、機械手臂、智慧眼鏡等,讓體力、視力及腦力都升級,病弱者也能夠正常生活;工作交給機器協助,從1個人只能做一件事,進化到可以做三件事,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智慧、無人商店興起

其中感測、AI人工智慧是技術的重點。目前穿戴裝置多半是偵測心跳,未來甚至能做到感知人類的情緒,而做不同的推薦。

整個社會樣貌則因自駕車而有所不同,都市不再需要大量的停車位,5年後固定行駛的巴士普及,十年後流行自駕卡車。

AI人工智慧讓資料處理自動化,未來人類下班後,機器仍持續運作。智慧商店、無人商店興起,不只是節省人力,最重要是大幅降低商店設置門檻,讓偏鄉也能享有便利服務,縮小城鄉差距。

民眾最期待的科技情境:包辦所有家事的管家機器人

針對大眾對於2030年世界的想法,工研院自7/16~7/26進行「預見2030科技大未來」問券調查,收集超過300個意見,受訪者認為,無人機物流、管家機器人、機器人同事是最可能實現的TOP 3科技場景,無人機物流做到同區域訂貨幾分鐘就能到貨、包辦所有家事的管家機器人成為最夯家電,及工作上,一半以上的製造現場有機器人參與協作。

shutterstock_717061501_機器人.jpg
未來十年,機器人同事是最可能實現的TOP 3科技場景之一。
圖/ Willyam Bradberry via shutterstock

而最期待發生、幫助最大的科技情境的TOP 3,包辦所有 家事的管家機器人 名列第一,用 創新科技解決溫室效應 第二, 前十大發生率癌症過半可治癒,台灣平均壽命達85歲 為第三。

最具「錢」景的未來科技TOP 3,有 智慧長照機器人、癌症新療法、綠色能源與節電科技 。施振榮則認為資通訊、醫療產業是台灣兩大優勢產業,透過整合,並從中找到創造體驗、共享經濟的智慧醫療新商業模式,能夠創造較高的附加價值,且發展平台才能站在產業制高點。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工研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