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比對手好看!看蘋果花23年打造的極致官網美學,如何成為「最重磅商品」?
就是要比對手好看!看蘋果花23年打造的極致官網美學,如何成為「最重磅商品」?

iPhone 12 Pro Max剛發售時,一位朋友曾抱怨道,為了盡快拿到手機,他想透過線下門市取貨,反覆刷新蘋果官網、查看庫存狀態也就成為了日常。官網刷多了,也讓他發現不少有趣的現象。蘋果官網的產品詳情頁,滑動時會有明顯的互動效果,例如網頁中的iPhone、文字、圖形等都會隨著滑動而產生變化。

q3087p63q3304sp49333749p0r3qr994.gif
圖/ 愛范兒

網頁中的手機、文字和圖像,就好像「重新活過來」一般,相當有趣。手機沒搶到,倒是刷網頁讓人玩得不亦樂乎。

越滑越有趣,視差滾動怎麼玩?

上述提到的網頁互動方式,在設計領域被稱之為「視差滾動」,其中涉及一套相當複雜的網頁技術,卻也是人們最容易感知到的地方,隨著游標或手指上下滑動,網頁中的內容也會隨之變化。

以蘋果官網iPhone 12 Pro的產品介紹頁為例,整個網頁的背景為黑色,隨著游標或手指向下滑動,iPhone、文字會慢慢依序浮現,動畫極為順暢。

sn4n9q8pr0614opq85s2nnqon546s5n8.gif
圖/ 愛范兒

介紹iPhone 12 Pro邊框材質時,網頁動畫如同人為的打光一般,從上到下、亮部陰影依序變化,文字也隨之浮現,將不銹鋼材質用視覺化的形式表現出來,讓人能直觀地觀察到手機的顏色與邊框。

輪到本次iPhone 12 Pro的主打重點——影像系統時,黑白與彩色的變化更是被視覺滾動發揮到極致,在人像夜拍片段,隨著滑動操作,文案也向上滑動,高清夜拍圖像在黑色背景中緩緩出現,像是真的完成了一次夜間拍攝一般。

o07r0106n61044438841877n2qo47pon.gif
圖/ 愛范兒

當然,這張高質量的夜拍人像照片也為視覺表現加分不少。

在AirPods Pro的產品介紹頁面中,互動動畫達到了新的高度。在它的產品介紹裡有一個較為特殊的互動,為強調AirPods Pro的貼合性,蘋果特別加入了使用者佩戴AirPods Pro甩頭的動畫。

蘋果官網
圖/ 愛范兒

如此大幅度的甩動,AirPods Pro也不為所動,極為直觀地體現了AirPods Pro的佩戴穩定性。

下滑時,動畫會直接完成互動的動作,若在途中停頓並上滑,這個動畫還能回到之前的狀態,看起來有些「喜感」,讓網頁瀏覽也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蘋果官網
快速上下滑動,網頁場景變得生動有趣。
圖/ 愛范兒

有許多類似的動畫穿插在AirPods Pro的介紹頁面中。

相較於傳統的網頁顯示內容,在視差滾動、互動動畫以及對應圖片、文案的加持之下,堆砌出圖像的美觀度與層次性,讓觀看的體驗獲得極大提升。

在iPhone 12 Pro的產品介紹中,隨著用戶的滑動,對應的內容才會依序浮現,透過黑色背景與文字顏色的差異來凸顯訊息的層次,讓用戶不自覺地看向更為明顯的內容,以達到控制用戶注意力的目的。

蘋果官網
圖/ 愛范兒

除此之外,向上滑動還能返回之前的動畫狀態,讓人可以仔細觀察產品的各項細節。像是AirPods Pro的外貌、實際佩戴的大小等等,都可以透過視差滾動來體現。然而,滑動時所反饋的參與感,也能促進用戶沉浸其中並提升完讀率,相較於變化較小的圖文,其優勢更為明顯。但是,這其中也參雜著資訊碎片化讓持續閱讀變得越來越困難的原因,尤其是要讓用戶理解產品抽象而複雜的功能、技術。

閱讀
圖/ 愛范兒

這也是視差滾動和互動動畫技術的另一個優勢,如同上述提到佩戴AirPods Pro甩頭的動畫案例,人們能輕鬆地了解到「佩戴穩定性」這項極為抽象的功能。

在蘋果諸多動畫技術、高清大圖以及文案的加持下,用戶才能越逛越覺得有趣。

從1997年迄今,蘋果如何讓用戶看得更爽?

視差滾動僅僅是蘋果官網所使用的一小部分技術,從1997年賈伯斯回歸蘋果開始,他作為一位極為重視設計的領導者,自然也對當時公司的品牌展示出口——官網十分在意。

從1997年到現在,蘋果官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中也能看到蘋果設計的變革與繼承,以及如何讓人看得更舒暢。

蘋果官網
圖/ 愛范兒

對比1997年、1998年、2001年的蘋果官網,能發現不少的設計變革。首先便是排版,1997年的蘋果官網仍和大多數網頁一樣,相對密集地排列內容。

到了1998年,也就是賈伯斯回歸的第二年,頁面就開始注重排版的疏密程度,產品為主、文案為輔的設計風格已逐漸顯露出來,而雙方大多是以對稱的排列,井然有序的頁面也符合用戶的閱讀習慣。人都是視覺動物,圖片永遠比文字更加吸引人,尤其是在展示消費性電子產品時,人們先關注的通常都是圖片,接著才是文字。大標題文案以及對稱的產品高清圖,這般美感也讓人更加舒適地閱讀。

蘋果官網
圖/ 愛范兒

來到2001年,文案和產品的配合已趨於成熟,大標題式文字和產品不僅僅在頁面的排序上互相呼應,文案的想像空間也不停擴大、越來越符合產品的定位。

沒錯,那一句知名的iPod文案,「 將一千首歌裝進口袋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出現。

直至今日,蘋果依舊延續著這項設計的規則,在iPad Pro的產品頁面,iPad Pro所展示的斜切角度與文案的層疊排列互相對應,而那句「 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 」更被廣大的用戶們津津樂道,甚至還延伸出許多「梗」。

蘋果官網
圖/ 愛范兒

2013年,是一個變革的年份,隨著iOS 7的發布,蘋果從擬物化的設計轉變為扁平化設計,並依靠iPhone等產品的優勢,帶起了一股扁平化設計的熱潮,而蘋果官網也在這股變革的風潮中隨之變化。

在蘋果2013年的官網首頁當中,可以看到不少按鈕都走向了扁平化,播放按鈕僅僅是在圓形中間加上一個三角形的抽象圖示,現在不少網頁仍使用的滾動播放,蘋果在2013年就用上了。

蘋果官網
圖/ 愛范兒

後來的變化較廣為人知,視差滾動、互動動畫的加入,讓網頁的觀看體驗達到了新的高度,這期間也能看到蘋果設計的繼承,互動動畫也被蘋果用到了微信上。

查看它以往的推文,大多都使用了對應SVG動畫的技術,一步步指引用戶操作、展現內容,極強的創意和視覺美感,都能吸引讀者更好地閱讀和理解內容。

蘋果官網
圖/ 愛范兒

此外,多設備尺寸的適配性也是蘋果在設計與技術變革上的一個重點,若留心觀察的話,會發現在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Pro的產品介紹頁面中,有不少頁都被一個圓角矩形的框框限制住。

圓角矩形除了是蘋果的一貫風格之外,它也能在不同螢幕大小的產品上發揮適配作用,這個頁面在Mac和iPhone上打開,雖然基本的主體內容都沒變,但它們的排列卻發生了變化。

蘋果官網
左為電腦網頁,右為手機網頁
圖/ 愛范兒

從1997年到2020年,蘋果在網頁設計、技術這方面的探索,都屬於全球的領先者,將實際觀看和互動體驗推上一個又一個的新高度。

蘋果為何如此重視網站?

與現今大部分的公司相比,哪怕是同為業界巨頭的微軟,都沒有像蘋果花費如此龐大的精力在自家官網上。在微軟的中文官網上,幾乎看不到視差滾動這類技術的存在,也更別說其他規模普通的公司了。

那麼,蘋果為何要花費這麼大的精力去設計網站呢?

蘋果官網
圖/ 愛范兒

首先,便是各國網路環境的差異。現在可以會發現不少App的互動、頁面的設計極為精緻,但PC網站卻十分簡陋,原因正是中國移動網路的興盛。

相較於蘋果這般經營長久、見證著網路崛起的公司,許多中國公司都是在移動網路的浪潮中崛起,如同美團、滴滴等,它們的用戶大多都來自於移動網路,也就是智慧手機的用戶。所以,移動端程式往往更備受重視,公司在它們身上花費的資源也就更多。

手機程式
圖/ 愛范兒

其次,便是品牌。官方網站作為不少用戶與公司接觸、產生聯繫的線上入口,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官網設計得十分簡陋,用戶對這家公司乃至公司旗下產品的印象恐怕都不會太好,更別說要下單購買產品。

網站,可以說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門面,無論是蘋果官網的排版或是頁面黑白之間的交替、乃至動畫效果等等,都是為了打造「高質感」讓用戶為之信服,網頁都做得如此精緻,產品應該也會有相對應的水準。

對稱
對稱的美感
圖/ 愛范兒

蘋果作為科技界的龍頭,其產品、技術、功能也都較為先進,要向大眾解釋這些抽象且複雜的概念,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碎片化、強調即時滿足的時代裡。

內容的美感與刺激稍有一些不合理,用戶就會關閉頁面。

這才有上述所提到的排列有序、優秀文案、視差滾動、互動動畫等等,都是為了讓用戶能快速理解,而AirPods Pro降噪功能所演示的就是一個最好的案例。降噪本身便是一個極為抽象的功能,但透過一個音波縮小的動畫就能輕鬆地完成解釋。

蘋果官網
圖/ 愛范兒

最後,則是網站之於蘋果的銷售意義,無論在哪個地區,官網都是蘋果最重要的線上銷售管道之一。在2019年的Alexa全球最受歡迎網站的排名當中,蘋果名列第54位。

透過極為順暢、美觀的視覺動畫,蘋果既讓用戶瞭解產品,也建構出一個極為精美的線上體驗場景,讓人在享受美好的同時,又捨不得放棄,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就下單了。

從1997年到現在,漫長的23年間,蘋果對於網頁設計的探索從未停止,才打造出此刻流暢而精美的視覺內容,讓每一個世代的用戶為之傾倒,這或許才是蘋果最為重磅的產品。

責任編輯:文潔琳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關鍵字: #Apple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安齊發!合勤集團三品牌同台,展現整合防禦實力
資安齊發!合勤集團三品牌同台,展現整合防禦實力

資安已成企業營運的基本保障,合勤集團整合旗下兆勤科技、黑貓資訊與勤晁科技,打造從基礎設施到智慧防護的完整資安體系,助企業穩健邁向AI新時代。

隨著企業加速推動數位轉型、駭客持續進化攻擊手法,資安早已不是可有可無的保險,而是企業日常營運的「剛性需求」。看準資安市場商機,合勤集團(Zyxel Group)近年來積極透過旗下3家子公司—兆勤科技、黑貓資訊與勤晁科技佈局資安防線。在日前登場的CYBERSEC 2025台灣資安大會上,更以「資安特勤,偕同出擊」為主題,展示一個涵蓋AI 驅動的雲地整合防禦、智慧資安維運服務到高規格跨域網路安全與加解密的完整防禦體系,不僅吸引大批與會者駐足,成為展場人氣最旺的攤位之一,更充分展現合勤集團在資安領域的強勁實力與市場吸引力。

兆勤科技祭出雙軌策略,助攻中小企業資安升級

根據統計,2024年的目標式勒索資安事件,高達90%是以中小企業為攻擊目標,顯見,資安防護不再是大型企業才需要關注的課題,中小企業的資安需求同樣迫切且不容忽視。

「然而,中小企業因為缺乏資安專業人才及預算有限,不易做好資安管理,再加上近年來網路攻擊手法多變且複雜,更加深應對威脅的難度,」兆勤科技總經理蔡明見一語道出中小企業的資安挑戰。為此,兆勤科技祭出「簡化管理、強化服務能量」的雙軌策略,持續精進雲端網路安全解決方案,讓中小企業能夠以最少資源完成資安佈署工作。

在簡化管理上,兆勤科技以Nebula雲端管理平台為核心,透過以下3大機制,達到簡化管理負擔的目標。首先,在Nebula平台導入雲地共融技術,讓雲地兩端的安全策略及網路設定可以同步,突破傳統網路設備管理模式只能本地或雲端二選一的限制,也為企業網路管理提供更多彈性,企業可以先採用本地管理,待習慣雲端操作時,再一鍵轉移到雲端,無需重新配置、也不需更換設備,大幅降低轉型門檻,打造跨平台的一致性防護。

合勤科技
兆勤科技總經理蔡明見
圖/ 數位時代

其次,Nebula平台除了可以集中管理防火牆、交換器、無線AP等各個網路設備,設定介面亦相當簡單好操作,透過各種方式例如:事先預設基礎設定、掃描條碼即可將設備加入網路等,讓使用者即便不是專業IT人員,可以輕鬆完成設定、掌握整體網路狀態,大幅降低學習門檻與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Nebula平台可以自動接收韌體更新與漏洞修補程式,避免因人力不足而忽略系統維護與更新的風險。

在強化服務能量上,兆勤科技積極輔導經銷或通路夥伴建立服務能量,滿足中小企業對網路代管服務的需求。「這是能為中小企業、夥伴與兆勤創造3贏的做法,」蔡明見說明,藉由Nebula平台可以遠端管理的特性,使經銷或通路夥伴能夠一次管理上百個客戶的網路設備,並以訂閱制收取服務費用,成功由傳統硬體銷售轉型為網路代管服務提供者,同時也讓中小企業得以使用網路代管服務,近來,兆勤更推出pay-as-you-go金流方案,協助夥伴降低資金壓力,加速拓展服務市場。

黑貓資訊破除IT與資安斷層,強化內部防禦

合勤集團旗下專注於資安顧問及託管服務的黑貓資訊,自2017年由合勤投控公司資安部門分拆出來後,便聚焦在解決企業 IT 與資安協同作業的挑戰。「企業內網管理的盲點有很多,但IT與資安的協作斷層,是目前最常見也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黑貓資訊總經理游政卿說。

IT與資安雖然密不可分,但實務上,企業通常將IT與資安劃分成2個團隊,且彼此的工作重點也不相同,IT 團隊專注資源調度、確保系統穩定與效能,資安團隊則忙於應對警報和威脅,這種分工模式不只讓攻擊者有機可乘,更會令IT團隊誤以為資安只會加重工作負擔。

合勤科技
黑貓資訊總經理游政卿
圖/ 數位時代

「資安的價值,應該從協助IT部門解決問題開始,而不是增加負擔。」游政卿強調,因此,資安團隊首先要做的就是「與IT同在」,從理解IT團隊的需求、解決痛點到取得信任,雙方才能進一步協作,共同應對日益複雜的網路威脅。

以IT資產盤點為例,這是IT團隊相當重要又很耗時費力的工作,而資安團隊可以透過端點安全解決方案(EDR)進行資產盤點,先協助IT團隊掌握所有終端設備的型號、使用狀況與更新需求,再延伸到端點安全防護議題,如此不僅減輕IT負擔,也讓資安建置更具體有感。

除了IT與資安的協作斷層外,包括資產與風險能見度不足、過度依賴邊界防禦,忽略內部橫向移動的風險、以傳統基於特徵碼的靜態防禦機制為主,無法有效應對快速變化的動態威脅、對於第三方軟硬體與的安全把關不足等,亦是企業內網管理常見的盲點。

對此,黑貓資訊憑藉深厚技術底蘊,自主研發多元資安解決方案與服務。在解決方案端,推出在如同樂隊指揮家的智慧XDR防護平台,可協調整合多源資安日誌,並結合AI技術大幅提昇威脅偵測的精準度,亦有可部署於地端(On-premise)的SIEM 解決方案,滿足企業對資料落地、合規與客製化的需求。在服務端,不僅提供24 X7全年無休的MDR/SIEM/SOC 託管式監控服務,更同步提供滲透測試、弱點掃描、供應鏈風險檢測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黑貓資訊目前正積極申請ISO 17025資通安全檢測實驗室認證,導入NIST SP 800-115測試流程,協助企業確保所導入的資安方案具備可驗證性與國際標準接軌能力。

在數位轉型成為企業生存關鍵的當下,資安已成為業務穩定與品牌信任的保證。合勤集團透過兆勤科技的雲地整合資安服務、黑貓資訊的智慧防護與專業服務,以及勤晁科技的高規安全方案「偕同出擊」,建構出一條完整而具彈性的資安防線,讓不同需求的客戶都能享有最合適與全面的資安保障,更有信心邁向AI新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