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loomberg》報導,微軟正自行研發Arm架構的處理器,未來將用於雲端服務Azure雲端服務資料中心的伺服器,以及針對消費市場及企業端使用的Surface系列機種。
雖然微軟過去在Windows產品的開發上,與Intel、AMD的x86架構設計處理器綁定頗深,但近年也開始在PC產品導入Arm架構設計,例如早期推出的Surface RT,便曾推出採用NVIDIA Tegra處理器及高通(Qualcomm) Snapdragon處理器,後來也直接與安謀(Arm)、高通深度合作,透過Windows on Snapdragon設計、基於Arm架構打造的常時連網筆電可以變得更具實用性。
去年微軟推出Surface Pro X時,更宣布與高通合作打造名為SQ1的自製處理器,但此款處理器其實就是高通打造的Snapdragon 8cx處理器,就連後續推出的SQ2處理器,基本上也與Qualcomm後續更新的第二代Snapdragon 8cx處理器沒有太大差異。因此嚴格說起來,目前微軟尚未針對Surface系列產品推出真正自製的處理器產品,而是以高通處理器產品為基礎來進行客製化調整。
不過,由於蘋果今年宣布將Mac、iMac等產品的處理器將慢慢從Intel x86架構處理器開始轉換為Arm架構設計,而近期也推出第一款M1處理器,明年預期還會接續推出更多規格處理器,蘋果此舉也會促使微軟擴大Arm架構處理器應用裝置發展,並且藉由打造自製處理器推動此類產品成長動能。
但即便微軟加入推動Arm架構處理器應用需求,理論上仍不會捨棄Intel在內x86架構處理器應用市場,畢竟與全球各個OEM廠商仍有深度合作關係,微軟應該不會輕易放下原本與各廠合作的多元發展模式。
另外,針對雲端服務伺服器打造自製處理器,目前多家雲端服務廠商也都已在資料中心使用自行研發的處理器,包括HPE、Facebook、Google,以及AWS目前均已採用自製處理器,讓旗下雲端伺服器可對應更具效率的運算效能,同時也能大幅縮減電力損耗。
HPE、Facebook、AWS均以Arm 架構設計打造伺服器處理器,在比x86硬體架構整體耗電更低特性,讓伺服器整體耗電量可以明顯減少,進而在維持相同運算效能情況下,讓數據中心能更符合綠能要求。
若微軟同樣以Arm架構打造自製伺服器使用處理器,應該也是基於提升效能ㄓ的相同考量,期望藉由Arm架構低耗電與高運算效能表現,進一步推動Azure雲端服務平台使用效益。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