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Adobe,對於時常使用文書處理的人而言,可能會聯想到的是PDF閱讀器;而對於創作者來說,可能浮現出的是PhotoShop這類型繪圖軟體。但其實Adobe所提供的服務不只這些,為了將服務能串接起來、同時也發現到消費者體驗的重要性,Adobe推出Experience Cloud平台,協助企業客戶更方便提供給消費者個性化的體驗。
根據Adobe在年底公布的財測中顯示,包括Creative Cloud、Document Cloud及Experience Cloud等三朵雲到2023年的營收目標,將上看147億美元(約4,410億新台幣),其中Experience Cloud的營收更預估達到85億美元(約2,550億新台幣)、佔整體營收約57.8%為最大宗,是Adobe接下來重點發展的項目。
導入Experience Cloud,企業利潤成長64%
「目前採用這套解決方案的企業客戶,Adobe能協助他們提升64%的利潤增長,」Adobe大中華區數位體驗產品行銷主管岑兆佳說。不只如此岑兆佳還表示,因為導入了Experience Cloud的服務後,企業客戶在客戶獲取的成本能減少2.5%、相對在同樣的成本下也能換來更多的客戶資訊,也因為更了解客戶的整個消費旅程(Journey),平均訂單也能較過去提高1成左右。究竟Experience Cloud是如何幫助企業客戶達到這樣的目標?
面對現在消費者的足跡在線上、現下四處流串外,也受到疫情影響,不少服務需要轉往線上,企業要如何投放正確的訊息就成了頭痛的問題,尤其在講究消費者體驗的現在,需要的不只是數據的搜集、分析,更要結合行銷的配合才能達成,而Experience Cloud能為企業客戶提供行銷(Marketing)、廣告(Advertisment)、分析(Analytics)及商業服務(Commerce)等,將企業客戶所需的解決方案整合到單一雲端上,打造一站式的服務。包括麥當勞、迪士尼、亞洲萬里通及微軟等都是Adobe的客戶。
Oppo:內容發布標準化,增加效率、降低錯誤
岑兆佳以大陸手機品牌Oppo為例表示,由於面向全球的市場行銷,但礙於不同市場的時差、語言等,當每次有新活動需上線時,就要由當地團隊「手動」調整行銷內容,「12月行銷內容通常暑假就要開始準備,」不僅耗時、更曾因人為因素造成資訊提前外洩的狀況,這讓Oppo不得不思考轉型。
而Experience Cloud能把全球必須發布的內容跟時間管理都放在同一個平台上,建立內容發佈標準化規範流程,也提高了官網平台的建造速度和開發效率,除了能節省工作時間外,也不再受到不同地區差異化因素的影響,更能將省下的人力、時間來優化個別市場的行銷活動,提供當地更個性化的服務、提升顧客體驗。
台灣電商:整合客戶資訊正確投放廣告
除了Oppo,岑兆佳也分享了台灣大型電子商務平台遇到的窘境。
他表示,由於大型企業內部有不少執行活動的業務單位,彼此其實是獨立運作的,但對消費者來說其實並不知情,因此當企業無法確實整合內部資源時,投放給消費者的廣告資訊對他們來說可能是不夠精準的內容、同時也是一種打擾。
岑兆佳表示,當他們導入Experience Cloud後,能將不同業務單位的資訊整合再一起,將過去同一個客戶散落在不同單位的數據整合起來,提供消費者正確的廣告內容,讓消費者產生「你好瞭解我的需求」的想法,不僅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同時也大幅提升了開信率,不再只是亂槍打鳥。
台企數位轉型腳步緩,先檢視自己「為何而轉」
雖然Experience Cloud是現在企業在面對疫情肆虐下,協助數位轉型的工具之一,但岑兆佳也發現到,台灣因為疫情控制得宜的關係,因此對數位轉型的急迫性並沒有像國外來得強烈,「不過有些已經出海的企業當然是走的比較前面,」岑兆佳說。
他也建議台灣的企業,要去確實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麼、選擇數位轉型後希望的定位又是什麼,才能跨出正確的第一步。而Adobe也打造了「CXM Playbook」,提供給企業客戶能做數位轉型的「健康檢查」,同時協助量身打造相對應的計畫,協助企業轉型成以實際數據驅動消費者體驗提升的商業模式。
「尤其現在顧客體驗已經從個人化轉變成自然的需求時,」岑兆佳認為數位轉型已勢在必行,而Experience Cloud能成為轉型路上的「神隊友」。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