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賺破5千億,EPS、資本支出創新高!魏哲家為何有信心能再成長15%?
台積電賺破5千億,EPS、資本支出創新高!魏哲家為何有信心能再成長15%?

正當外資法人都相當看好台積電今年的表現、上修資本支出至220億美元(約6,600億新台幣)時,台積電仍是有辦法再帶給大家一個驚喜,財務長黃仁昭在今(14)日法說會上表示,2021年台積電的資本支出預估將達到250-280億美元(約7,500-8,400億新台幣),相比2020年的172億美元(約5,160億新台幣)資本支出來說,相當於年增至少45%。

以今年國防部所編列的年度國防預算3668億新台幣來看,雖也是創下新高,但是被稱作護國神山的台積電,以這個250-280億美元資本支出的態勢,完全展現出作為「矽屏障」的晶圓代工龍頭高度。

台積電法說會Q419
台積電14日召開法說會,宣布2021年資本支出將達到250-280億美元(約7,500-8,400億新台幣),為史上新高。
圖/ 簡永昌攝影

而這筆驚人的資本支出,目前規劃將有80%用於包含3奈米、5奈米及7奈米等先進製程,10%用於先進封裝及光罩技術,剩餘的10%則將用於特殊製程。雖然法說會上,法人將資本支出劍指英特爾轉單的需求,但總裁魏哲家仍表明台積電不評論單一客戶,僅表示資本支出的決定主要有4大原則:技術領先、彈性並反映需求的製造能力、保有客戶信任及獲取適當報酬。

EPS創新高!5G、HPC仍是重要成長引擎

2020年第四季合併營收為3615.3億新台幣,稅後純益為1427.7億元新台幣,每股純益為5.51元,累積2020全年稅後純益5178.85億元新台幣,每股純益(EPS)為19.97元,創下歷史新高。

而自去年第四季開始,5奈米製程出貨佔第四季晶圓銷售金額的20%,7奈米及16奈米製程出貨則分別佔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29%、13%,先進製程(含16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營收打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62%。

黃仁昭台積電tsmc
黃仁昭表示,受惠於5G、HPC的市場需求,帶動2020年第四季的營收表現亮眼,同時預期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預計將介於 127-130億美元(約3,810-3,900億新台幣)之間,淡季不淡。
圖/ 簡永昌

黃仁昭表示,主要受惠於5G智慧型手機的問市及高效能運算(HPC)相關應用對於台積電5奈米先進製程的需求所致。邁入2021年第一季,台積電預期以高效能運算的相關應用為首,加之汽車電子領域回溫、智慧型手機的季節性影響較近年來緩和等因素,預期第一季合併營收預計將介於127-130億美元(約3,810-3,900億新台幣)之間,毛利率預計介於50.5%到 52.5%間,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39.5%到 41.5%之間。

2021晶圓代工年成長15%,3奈米開發進度良好

展望2021年,董事長魏哲家也表示,預期半導體(不含記憶體)市場的成長約有8%,而晶圓代工(Foundry)產業則有約10%的成長,至於台積電、他則有信心達到約15%(mid-teens)的年成長。而今年智慧型手機的態勢,魏哲家也指出全球智慧型手機數量將比2020年成長10%,其中5G智慧型手機的市佔也會從去年的18%大幅成長到逾35%。

台積電總裁 魏哲家
魏哲家表示,2021年全球晶圓代工的市場將有10%的成長,而台積電因為擁有獨步全球的製程技術,因此將優於市場、上看15%(mid-teens)的年成長。
圖/ 螢幕截圖

另外,魏哲家也觀察到高效能運算平台對台積電長期成長越來越重要,也是台積電未來營運成長的一大動能,基於台積電擁有獨步全球的先進製程撐腰,預期2020-2025年間,台積電以美金計算將有10-15%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

2020年最重要的莫過於5奈米的量產,同時也已經貢獻了2020年全年營收約8%的成果。今年,台積電也要迎來3奈米的試產、並預計在2022年量產,相較於5奈米,3奈米製程能提高70%的邏輯密度、155的效能表現並降低30%的功耗,魏哲家也表示目前3奈米開發進度良好,也看到不少高效能運算跟智慧型手機的應用都有比5奈米、7奈米同期時更多客戶的投入,其中高效能運算將可能是3奈米的首個應用客戶,他有信心3奈米將會是台積電另一個重要且持久的里程碑。

至於目前美國設廠的進度以及中國南京廠的規劃,台積電表示美國亞利桑那州已經開始動工,並預計到2024年將能達到2萬片的產能;同時預期中國市場對於半導體的需求將持續看漲,也計畫將增加南京廠的產能,但目前細節尚未可知。而外傳台積電將赴日設廠一事,台積電也回應表示,目前仍在評估可能的選項,以強化和日本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在3DIC材料的探索。

從2010的張忠謀時期,看今年資本支出為何飆高

法說會上,不少法人都聚焦在今年飆高的資本支出一事,黃仁昭也以2010年當時台積電創新高的資本支出為例,表示台積電所遇見的不是今年、明年,也不是為了哪些市場傳言的轉單效應,而是3-5年後的未來在做佈局,也希望在耕耘技術的本位上,能提供客戶一流的技術支援及產能需求。

張忠謀
2010年,時任董事長的張忠謀在金融海嘯後仍決意要調高台積電的資本支出,目的正是看好當時筆電、行動裝置的需求將有爆炸性成長,因此要佈局45/40奈米以及28奈米的成熟量產,以因應之後的需求。
圖/ 簡永昌攝影

回顧2010年,當時仍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執掌的時期,也正逢2008年金融海嘯沒多久,全球產業都還在復甦的過程,張忠謀仍堅持要提高資本支出至48億美元(約1,440億新台幣),這是比2009年的27億美元(約810億新台幣)資本支出要高出近78%,原因無他,因為張忠謀看見了未來不管是在個人電腦、手持裝置甚至是消費性市場都將有大幅的成長,因此要大興土木就是要發展45/40奈米以及28奈米的成熟量產,因應未來需求;同時他也遇見了越來越多IDM廠選擇退出、改以委外代工的形式,若能在技術上持續領先,也將奠定台積電以晶圓代工身份在市場的地位。

而2010年當年資本支出從年初的48億一路上修,最終以59.36億美元(約1,781億美元)作結,也帶領台積電迎來了一個盛世。當2011年28奈米量產時,就貢獻了1.5億美元(約45億元新台幣)的營收。

如今的台積電是否也正要迎向下一個產業的盛事,也正為了接下來的需求做足技術上的準備,或許從資本支出的上調便能嗅出一二,而台積電也表示,若要進入一個成長幅度更高的區間,就必須有更多的資本支出投入,2010-2014年間的資本支出較過去增加3倍,換來2010-2015年的15%年複合成長率,如今站在5G、HPC相關應用的產業大方向之下,這個階段較高的資本密集是協助台積電未來可以飛得更高的準備。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台積電 #魏哲家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