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風電上週五(22日)宣布完成55億元聯貸案,由臺灣企銀統籌主辦,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華南商業銀行、臺灣土地銀行、彰化商業銀行、台中商業銀行共同主辦銀行及多家參貸銀行支持,將提供世紀風電未來營運所需資金,並加強公司國際市場業務拓展,世紀風電表示,今年產能主要放在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套管式水下基礎(Jacket)、水下基樁(Pinpile)生產。
攤開營收來看,世紀風電2019年營收達9458萬元、稅後虧損8907萬元,每股虧損1.01元。去(2020)年受惠水下基樁完工,合約金額入帳,去年累計營收達25.15億元、年增25倍,營運漸入佳境。
國內唯二水下基礎供應商,今年投入水下基礎生產
世紀風電為世紀鋼旗下離岸風電設備製造公司,資本額達10億元,去年11月30日登錄興櫃,與中鋼百分百轉投資公司興達海基為國內唯二投入離岸風電水下基礎業者。
世紀風電產品屬於離岸風電產業上游,包括套管式水下基礎(Jacket)、水下基樁(Pinpile)、單樁式水下基礎(Monopile),其中套管式水下基礎高達80公尺、約30層樓的高度,重量達1,200~1,600噸,宛如水下「摩天大樓」。
延伸閱讀:【圖解】世紀風電登錄興櫃!瞄準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商機,董座賴文祥如何佈局?
世紀風電已在台北港打造大型生產專區及重件碼頭,握有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水下基礎、水下基樁訂單,以及沃旭水下基樁訂單,以世紀風電持有62座水下基礎訂單推算、市佔率達52.5%;150支基樁、市佔率37.9%。
由於離岸風場營運長達25年,高度重視設備安全及生產品質,先前中鋼的興達海基風機水下基礎成品爆出焊裂現象,讓世紀風電更加重視品質與焊接,強調目前已如期如質達成客戶合約要求之套管式水下基礎(Jacket)、水下基樁(Pin pile)等產品生產目標。去年11月完成沃旭81支水下基樁訂單生產,今年重心放在生產難度較高的套管式水下基礎(Jacket),為大客戶CIP的訂單。
世紀風電完成55億聯貸案,爭取國內離岸風電訂單
世紀風電更在上週完成新台幣55億元聯貸案簽約,該聯貸案獲得多家銀行的支持,提供世紀風電未來營運所需資金,顯示銀行團對該公司經營現況及管理團隊的肯定。
同時積極爭取國內其他離岸風場開發案訂單,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政策規劃2026至2035年以10年10GW容量推動,目前已和相關業者議約中。不只台灣,南韓、日本等國也積極開發離岸風場,世紀風電官方表示,2022年前都會以國內水下基礎製造與供應為主,待國內供貨穩定後,才會進一步承接海外訂單。
未來也持續開發超大管徑樁結構捲圓技術、套管式水下基礎大組裝技術,以維持未來離岸風電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拉高競爭門檻。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