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晉身獨角獸!捧紅它矽谷創投,如何一步步打造龐大的自媒體帝國?
Clubhouse晉身獨角獸!捧紅它矽谷創投,如何一步步打造龐大的自媒體帝國?

Clubhouse,在疫情期間異軍突起的即時語音社群軟體,已然成為了矽谷最新的當紅炸子雞。這個仍只接受邀請註冊的App,在最新一輪融資中,估值已達到10億美金。

僅用一年,華麗變身成獨角獸

去年三月,全球被新冠病毒肆虐,在人們難以維持正常的面對面社群,Clubhouse在矽谷突然成為人盡皆知的流行產品。據富比士報導,在2020年5月,Clubhouse估值已經達到1億美元,當時該公司甚至沒有完整的網站,就連產品都未登陸App Store。

直到今天,Clubhouse的官網仍然非常簡單。非註冊用戶現在可以上官網預留使用者名稱,但產品hype的最主要來源——「邀請註冊制」,依然沒有解除。

據The Information報導,Clubhouse新一輪融資的估值達到10億美元。該公司日前正式宣佈完成了B輪融資,由一手孵化它的矽谷頂級創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a16z)的合夥人Andrew Chen領投。若報導屬實,Clubhouse將正式躍升獨角獸公司的行列。

Andrew Chen
Andreessen Horowitz合夥人Andrew Chen。
圖/ Andreessen Horowitz

延伸閱讀:歐普拉也在玩!矽谷投資人追捧、藝人名流搶著排隊!語音社群平台Clubhouse有什麼魔力?

B輪完成,是時候賺錢了。Clubhouse宣布推出面向平台使用者(內容創作者)的分成制度,在未來的幾個月裡,Clubhouse將開始測試讓使用者直接向內容創作者付款的功能,不限於打賞、房間門票或訂閱費。若無意外,Clubhouse作為規則的制定者也將從中抽成。除了賺錢,分成也能讓那些因炒作而來的用戶可以在平台上待更久的時間。

與此同時,Clubhouse還推出一項資助新內容創作者的計劃,名叫Creator Grant Program,讓這部分潛在的精英使用者和關鍵意見領袖更願意將他們的內容和活動放到Clubhouse上運作。

Clubhouse的異軍突起,也是主要投資方Andreessen Horowitz自媒體帝國計劃當中的一個關鍵節點。它擁有多位在產業內呼風喚雨的合夥人和分析師,除了Clubhouse之外,還投資了不少備受關注的內容類公司。而現在,Andreessen Horowitz又拿下音訊社群的一座重要堡壘。

在Andreessen Horowitz的加持下,Clubhouse有可能成為音訊社群領域的下一家Twitter、Facebook或TikTok。

是語音聊天室,也是名人俱樂部

Clubhouse是一款主打即時性的音訊社群軟體,成功註冊的用戶可以在App裡加入其他人的房間、收聽即時的語音對話,也可以創建自己的房間。這些房間可以是完全公開的,也可以是半公開(僅對自己Follow的用戶開放)或純封閉房間。

Clubhouse上的房間,剛開始基本都是產品的投資人和早期使用者(例如其他Andreessen Horowitz創業者)在吹牛,並逐漸得到整個矽谷VC創業圈的追捧。Clubhouse上的內容目前已變得較多樣化,包括藝術、醫療、政治、社會公平、科技、職場發展、愛好等各種話題。

有音樂人在Clubhouse上舉辦音樂會,也有因為疫情失去主要收入來源的喜劇演員在上面表演Stand-up。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最高法院前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urg去世的那段期間,Clubhouse上出現了很多即時組建的法律和社會公益類的討論房間。

Clubhouse
圖/ 品玩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對於一部分人來說,Clubhouse解放了他們的時間和注意力。例如在家工作的人,他們可以像聽Podcast一樣,一邊做著手上的工作或瑣事,一邊開著Clubhouse收聽討論。Clubhouse的即時性讓使用者可以隨時加入各類話題的討論,足不出戶也可以和其他人完成社交。

現今的社群媒體迫使你花幾個小時盯著螢幕,分心地在多個螢幕之間切換——而Clubhouse讓你在收聽的同時,能進行多項任務。 」Chen在宣佈領投Clubhouse B輪的Blog裡寫道。

如果不是嘉賓身份的話,使用者也可以點擊舉手按鈕,等待主持人允許講話。由於目前產品還非常簡單,沒有鼓掌的按鈕——若你是嘉賓的話,快速點擊靜音∕解除靜音的按鈕,同台嘉賓便能看到頭像上的靜音標記不停閃爍,代表你贊同他們的發言。

此外,Clubhouse借鑒了早期Snapchat「 觀後即焚 」的理念,房間裡的語音對話是不會為使用者保存錄音的。這個設計,再加上眾多矽谷大佬和美國名人用戶的加盟,為其他用戶創造了一種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態,讓他們更想要加入Clubhouse,以免錯過精華內容。

限編輯使用snapchat_dennizn : Shutterstock.com_399123676
圖/ Shutterstock

據報導,除了矽谷耳熟能詳的投資和創業大佬之外,Clubhouse的使用者還在各種房間裡見到過歐普拉、Kevin Hart、Chris Rock、Jared Leto等明星的身影。因為Andreessen Horowitz共同創辦人Ben Horowitz在嘻哈圈的人脈,Clubhouse甚至能看到Fab 5 Freddy、MC Hammer這樣的嘻哈圈老前輩……

據Andreessen Horowitz合夥人Andrew Chen透露,Clubhouse的兩位共同創辦人Paul Davison 和Rohan Seth在行動網路和社群領域已擁有相當豐富的創業與社群產品開發經驗。

Davison的第一個產品名叫「 Highlight 」,於2012年創立。在移動網路技術尚未發達的當時,這個產品能把地理位置非常接近的人,透過網路連接到一起。Highlight後來被Pinterest收購。

Seth曾在Google地圖和Android團隊工作多年,還創辦過移動軟體開發公司Memry Labs。

後來,兩人聯手做出一個名為「 Talkshow 」的產品,理念和Clubhouse已非常相似,都是承載音訊內容的平台。最後,兩人帶著Clubhouse找到了Andreessen Horowitz,獲得了這家創投公司內部多個部門的好評。「 我們相信Clubhouse的出現能為這個世界帶來積極作用並提高同理心,在人們比以往更需要對話的時候,創造新的對話方式。 」Chen寫道。

宣佈融資的同時,Clubhouse也表示Android版本正在開發中,新的融資也有一部分會被用於伺服器的擴充,讓現有的使用者享受更穩定的服務,且讓更多使用者可以被加進來。

顛覆傳統媒體的野心

事實上, Clubhouse的封閉、私密性是它的最大賣點之一,卻也受到了部分科技圈評論人士的質疑 。平台早期基本上都是矽谷大佬和相關人士在自娛自樂,一些媒體報導和評論質疑Clubhouse會不會成為另一個tech bros的玩具。科技投資人Del Johnson透露已收到好幾個邀請,但仍未加入Clubhouse,因為自己「厭惡所有具有排他性,且並非立基於任何實際事物的平台。」(指Clubhouse完全可以開放註冊,只是為了炒作才不開放。)

因為Andreessen Horowitz重度的投入支援,Clubhouse本身作為一個內容平台,也成為了Andreessen Horowitz創辦人傳播理念的載體。而包括Marc Andreesseen、Ben Horowitz、前合夥人Balaji Srinivasan等人,近幾年因科技和傳統媒體對公司帳面回報的負面報導很不滿意,也在Clubhouse上毫不留情地抨擊產業裡知名的科技記者,曲解他們在其他社群媒體平台上的表述,反被這些記者為指責種族和性別歧視。

拋開這些花邊事件不談,Clubhouse這個產品確實非常貼合Andreessen Horowitz與其核心成員們近幾年越發強烈的「 反機構媒體 」理念。

據原彭博社資深科技記者Eric Newcomer的透露,2010年矽谷公關業一姐Margit Wennmachers的加盟,讓當時名不見經傳的Andreessen Horowitz獲得了非常優質的媒體資源。Wennmachers和各大報社、網路媒體記者的關係密切,協助Andreessen等人以及公司完成了很多採訪,是Andreessen Horowitz早期崛起的重要功臣。Andreessen刊登在華爾街日報上的鴻文《軟體吞噬世界》(Why 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背後也有她的功勞。

Margit Wennmachers
矽谷公關一姊Margit Wennmachers
圖/ 截圖自Twitter

好景不長。Andreessen等人熱捧的血檢技術公司Theranos被爆出是個騙局,引發整個矽谷譁然。Theranos造假事件也成為整個科技媒體業從「盲目追捧新創公司」轉向「對科技公司問責」的分水嶺,讓Andreesseen對媒體十分失望。

Theranos 創辦人.jpg
Theranos創辦人曾被譽為「女版賈伯斯」,最後卻是場騙局。

延伸閱讀:「我還能改變世界!」Theranos神話破滅後,「女版賈柏斯」最後的倔強

之後Andreessen Horowitz的麻煩不斷,投資物件HR軟體公司Zenefits的高額開銷和嚴重虧損問題被媒體盯上,引得Horowitz本人不得不撰文為「肥胖的創業公司」撐腰,表示瘋狂燒錢、瘋狂增長也能夠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

Andreessen Horowitz的表態沒有被媒體採納,但在矽谷,眾多仰賴它過活的創業公司,以及欲創業的科技從業者們,紛紛成為了自己的擁護者。而在當時,Andreessen Horowitz在數次麻煩中成功身退,讓它有足夠的底氣能夠扔下媒體不管,為自家創造並精心維護可控的發聲管道。

這家矽谷人盡皆知的創投公司,由產業中乃至社會上重量級的合夥人、分析師領銜,包括Horowitz、Evans、Connie Chan等在內的多位前∕現員工已在Blog方面為Andreessen Horowitz打下江山。該公司參股的新聞信(newsletter)發佈平台Substack也已成為機構媒體人轉型成自媒體的首選。更刺激的是,根據The Information日前的報導,Andreessen Horowitz正在計劃成立一個媒體品牌,主打評論性質的內容。

Clubhouse
Andreessen Horowitz原合夥人Benedict Evans先前開玩笑地說過:「a16z是一家透過風險投資盈利的媒體公司。」
圖/ 截圖自Twitter

Andreessen Horowitz也擁有自己的Podcast陣容,由《連線》雜誌出身的前媒體人操刀。Andreessen本人因對媒體愈發失望,已經很久沒有接受過採訪,卻成了Clubhouse的忠實用戶,經常在上面出沒。

如今在矽谷,若出門或在線上進行商務社交,遞出名片的同時推薦自己的新聞信或Podcast是最流行的做法。兩者皆是門檻不高,但上限卻可以很高的媒介,而Clubhouse更將專業人士參與或自製音訊內容的門檻再度降低。這也是為何領投Clubhouse B輪融資的Andrew Chen將其與Podcast相比。

若一切順利,Clubhouse能夠避免Andreessen Horowitz過去倒楣的命運,它不但有機會成為一款現象級的移動網路產品,還將引領一種全新的內容生態,成為Andreessen Horowitz顛覆媒體產業的一支有力武器。

責任編輯:文潔琳
本文授權轉載自:品玩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屹立43 年專注標準電源,明緯企業如何以自身優勢並結合創新戰略,實現百年標竿企業的願景
屹立43 年專注標準電源,明緯企業如何以自身優勢並結合創新戰略,實現百年標竿企業的願景

明緯企業(MEAN WELL)成立於1982年,總部位於台灣新北產業園區,是全球少數專注於標準電源供應器的品牌製造商,產品功率含括0.5W~30000W,符合國際安規,被廣泛應用於工控、醫療、資通訊等多種產業;歷經43年的努力,明緯企業不僅在全球各地設立18個銷售辦公室,更設置3個研發中心、5個生產據點、8個物流倉儲、9個技術支援中心,同時,串連全球超過260家經銷夥伴,以「快速交付、安全可靠、隨時可得」的品牌承諾累積服務超過上萬家企業客戶數,穩居全球標準電源市場領導地位。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明緯企業3策略形塑差異化競爭力

2025年4月,市場研究機構Micro Technology Consultant公布全球電源供應器製造商排名,明緯企業名列第五,與前四名倚賴OEM/ODM模式的電源廠不同,明緯企業是榜上唯一以自有品牌–MEAN WELL–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的企業,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是:

第一:持續優化標準化產品。明緯企業技服中心課長謝正堂表示:「我們不僅與時俱進的提供多元產品選擇,更專注於精進產品功能與取得最多國際認證,例如今年推出的XDR系列導軌型電源供應器的功率密度便較前一代提升80%以上,目標是讓客戶可以快速取得高性價比的即用型產品。」也因如此,明緯企業不僅提供AC/DC 電源供應器、DC/DC 轉換器、LED 驅動電源、導軌型與基板型電源、電池充電器與逆變器、UPS與電源管理模組、特殊應用電源與周邊配件等標準化產品,更因應工業控制、LED照明、醫療、交通與綠能等跨產業需求取得相應的國際認證,同時,以自動化生產機制進行規模量產以確保成本競爭力。

明緯企業技服中心課長謝正堂
明緯企業技服中心課長謝正堂
圖/ 明緯企業

第二:完善全球經銷網絡與提供在地化支援服務。明緯企業除在全球9個國家設立分公司與辦事處,更與歐、美、亞超過260家經銷商締結深厚的合作關係,由其提供產品銷售、維修與服務,讓企業客戶快速取得所需產品,放心且安心的應用在各個領域。

明緯
明緯企業集團分佈圖
圖/ 明緯

第三:透過虛實整合服務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明緯企業除透過官方網站提供完整的產品資訊,如產品型錄與規格書、技術文件、安裝手冊、認證與檢驗資訊,以及產品壽命與相容性資訊等,更於2020年8月推出線上展覽館,讓客戶可以從三大產品範疇、12個展覽館快速找到產品資訊,此外,還可透過線上產品諮詢,大幅提升選購體驗並縮短採購流程,讓企業客戶可以快速因應市場需求變化。

明緯
線上展覽館
圖/ 明緯

「透過可接受少量多樣的標準化產品、全球經銷網絡,以及虛實整合的服務能量,我們不僅形塑品牌信譽,也墊高了同業競爭者的進入門檻,成功以差異化產品服務引領市場發展。」謝正堂如是總結。

不僅提供標準化產品,更協助經銷商轉型為智慧解決方案供應商、滿足客戶創新需求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明緯企業除提供適用於各產業的標準化電源產品,更因應市場需求、攜手經銷商夥伴提供產業所需的解決方案。謝正堂進一步解釋,隨著智慧化產業發展,企業不僅需要標準品,更期望明緯企業與經銷夥伴可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因此,明緯企業除在廠內實作綠能、儲能系統與智慧燈控等場域,今(2025)年,更進一步協助經銷商夥伴轉型,以協作機器人、智慧自動化工廠、智慧家居、智慧商辦、智慧燈控,以及移動式儲能系統電源等解決方案滿足市場需求。「今年,我們的經銷商–耀毅企業、永鉅電機與中和碁電–將前進202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展示自動化、綠能科技與其他智慧解決方案,協助更多企業智贏未來。」

除透過參展等方式讓全球客戶了解明緯企業與經銷夥伴可以提供智慧解決方案,明緯企業亦積極透過線上展覽館等方式展示以機架式電源(Rack Power)、模組式電源(Modular Power)、系統電源(System Power)三大產品線搭配其他產品,如控制器、智慧管理設備與介面配件等,以「3+N」的概念讓智慧解決方案可以依造客戶需求整合電源模組、控制器、監控與智慧通信等功能。

明緯擁有超過一萬種標準電源機型與全球當地專業技術服務團隊,透過相關技術諮詢服務,可依客戶應用需求提供產品與組合式系統解決方案。

3+N產品涵蓋模組電源、機架式電源、機櫃系統電源等產品,結合數位智能控制器或搭配超過一萬種標準電源機型組合應用,提供多產業應用。

展望未來,明緯企業將持續攜手全球經銷夥伴,以安全可靠、即取即用的高品質電源方案,引領全球標準電源市場潮流,打造共創、共榮、共贏的永續生態系。

了解更多MEAN WELL合作夥伴
立即看線上展覽館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