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及儲存解決方案領導廠商群聯電子(PHISON; 8299TT) 於11日公佈了2021年第四季合併財報結果,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28.4億元,較前季成長將近8% (QoQ),2020全年度合併營收也創下歷史新高達新台幣484.96億元,較前年成長將近9% (YoY);第四季毛利達到29.61億元,較前季成長近8% (QoQ)。
此外,第四季整體毛利率維持在23.06%,2020全年度毛利率更是達到25.25%,刷新歷史同期次高。再者,第四季稅後淨利及EPS分別達到新台幣37.84億元與19.2元,扣除其中處份合肥兆芯利益及其相關費用影響之EPS約為12.26元,第四季經常營運EPS約為6.94元;2020全年稅後淨利與EPS更是達到新台幣87.07億元與44.14元,均刷新歷史同期新高。
這也讓群聯電子成為上市櫃EPS獲利的第四名,前三強分別是是「股王」大立光(EPS 182.9元)、緯穎(EPS 49.25元)、譜瑞-KY(EPS 44.86元)。
與2019年同期相較 (YoY),2020年第四季PCIe SSD控制晶片總出貨量成長達42%。而年度累計的部分 (1Q至4Q),PCIe SSD控制晶片總出貨量成長達82%,刷新歷史同期新高;嵌入式BGA SSD記憶體模組總出貨量成長達270%;而記憶體位元數 (Total Bits) 總出貨量成長將近12%,也同樣刷新歷史同期新高。
從出貨數據顯示,PCIe SSD逐漸成為儲存市場主要成長動能已是趨勢,不管在Retail市場、PC市場、NB市場、甚是工控應用市場與伺服器市場,PCIe SSD的滲透率皆不斷的提升,而群聯憑藉在PCIe Gen4 SSD控制晶片的技術領先,將有機會在這波的PCIe SSD轉換趨勢成為主要的贏家。
群聯董事長潘健成表示,2020年第四季研發費用佔整體營業費用達80%,全年度的研發費用更創歷史新高達新台幣67.5億元,最主要的原因,除了群聯加碼研發投資次世代NAND控制晶片IC以維持技術領先以外,群聯也積極布局未來營運成長的動能,包含與策略夥伴共同進駐美國科羅拉多州並成立企業級SSD控制晶片研發中心、與策略夥伴共同研發新世代車用儲存控制晶片、研發客製化的BGA SSD儲存方案給高階可攜式遊戲設備、與開發符合寬溫且高可靠度的工規等級儲存解決方案等,希望透過全方位的佈局,為員工與股東創造最大的獲益。
潘健成說明,與去年同期比較 (YoY),2020年第四季業外投資的獲利成長超過26倍,主要包含合肥兆芯的處分利益新台幣40億元,未來群聯也將透過轉投資公司深圳宏芯宇持續擴大中國大陸市場。
而美元走貶影響毛利的部分,群聯除了持續推出高毛利產品與保持良好庫存管理以穩定毛利率外,也將謹慎管理美元部位的資產與負債以降低業外匯兌損失的影響。此外,群聯也將透過獨創的『成長與獲利方程式』,持續透過技術領先以搶得市場先機,再將獲利回饋給員工與股東,並持續加碼研發,形成正循環的長期穩定獲利模式,進而達到永續經營。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