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2020年逆風賺1.4億元!董座:新航線、新飛機都要來了
華航2020年逆風賺1.4億元!董座:新航線、新飛機都要來了

對全球航空業來說,2020年無疑是痛苦的一年,受到旅遊限制影響,幾乎沒有客運需求,不少航空公司面臨倒閉、整併以及大裁員的結果。

反觀台灣的華航表現卻相當亮眼,今(18)日董事會公布2020年財報,繳出全年獲利高達1.4億元的成績單,在全球航空業慘澹的情況下,相當不容易。

賺1.4億!謝世謙:成績單得來不易

華航2020年營收為1152.5億元,合併營業淨利21.84億元,合併稅前淨損6.54億元,合併稅後淨損2.8億元,最後歸屬母公司淨利達1.4億元。

為何華航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下,還能夠全年獲利呢?

其實受到邊境管制影響,華航2020年的客運收入,比起2019年減少了76.96%,而填補這個缺口的賺錢主力則來自貨運。

疫情下全球客機數量大減,因此也連帶讓客機貨倉載貨量驟降,艙位數量大減,然而,雖然旅遊需求降低,但全球醫療物資、貨物、電子零組件的運送需求仍高,此消彼長之間,貨機艙位竟也供不應求。

一般的航空公司,全貨機的數量都不會太多,像是長榮航空旗下只有5架全貨機,華航有18架747F,以及全新引進的777F全貨機運,再搭配零星客機腹艙運能,成為一大優勢,從數字上來看,華航2020年的貨運收入,比起2019年增加87.06%。

華航
華航賺錢主力來自貨運,旗下18架747F、全新引進的777F全貨機運,成為一大優勢。
圖/ 華航

「華航營運艱困,這張成績單得來不易,」華航董事長謝世謙說,去年全球航空業受疫情重創,要特別感謝行政院及交通部提供航空業營運紓困方案,才得以照顧國籍航空業者,以及支持華航上萬名員工的生計,在貨運為主、客運為輔的策略下求生,甚至還能賺錢。

舉例來說,為了協助國籍航空業者度過難關,民航局去年四月推出「紓困2.0」計畫,業者可以申請額度最高為500億元的貸款,目的是讓業者可以發薪水給員工,避免裁員的狀況發生。

2021目標:瞄準包機、籌備新貨運航線,全新A321neo要來了

展望2021年的航空業狀況,謝世謙表示,各國已陸續施打新冠疫苗,預期邊境管制及檢疫措施將逐步放寬,旅遊泡泡也持續推進,「華航將配合政府開放程度因應,機動調整客運班次,以符合市場及旅客期待。」

也會開始爭取季節性、主題性包機,或是包區、包艙服務,像是台商員工外派或返台休假、學生開學、企業商旅、廠商推廣活動等量身訂作的客製化產品,提供旅客多元搭機服務。

貨運方面,謝世謙認為海運轉空運的商機,加上宅經濟、電商及相關通訊設備等需求穩定成長,可以支撐空運市場維持一定需求。此外,華航也持續優化美中與美東貨機航線,藉由增班放大艙位來擴大營業規模。

中華航空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右)認為,海運轉空運的商機,加上宅經濟、電商及相關通訊設備等需求穩定成長,可以支撐空運市場維持一定需求。
圖/ 中華航空

謝世謙補充,歐洲市場表現逐步回穩,華航預期增班歐洲航線,並利用德里和孟買兩個中停航點,深耕印度潛力市場,擴大營收效益,另亞洲航線,也將陸續籌備開航寧波及天津等貨機航點。

機隊佈局方面,華航旗下全貨機數量高達21架,包括3架777F貨機及原有18架747F貨機;客機方面,全新空中巴士A321neo客機,今年起將陸續交機,這款新機型的優點是節能省油,有助於減少碳排放,提升服務品質及降低單位成本,有利航線營運效益。

在華航服務35年,高星潢出任總經理

在董事會上,也通過了最新的人事決策,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從2019年四月升任後,就一直兼任總經理一職,今天董事會通過,由現任華航資深副總經理高星潢,出任華航總經理一職。

高星潢畢業於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曾經擔任華航空服員,在1988年成為華航第一期自訓機師,前往美國北達科塔州受訓,返台後經歷副機師、正機師、檢定機師、教師機師等歷練。

華航總經理高星潢
航總經理高星潢,從基層一線單位到管理階層,在華航服務35年,資歷完備具豐富經驗。
圖/ 華航

2003年開始加入管理團隊,歷任助理總機師、總機師、航務處副處長、處長及資深副總經理,飛行機種包括A300-B4、A300-600R、A340、A330、747-400等,督導企業安全、航務、空服、聯管、財務、防疫應變、職業安全衛生等事務,從基層一線單位到管理階層,在華航服務35年,資歷完備具豐富經驗。

責任編輯:蕭閔云

關鍵字: #中華航空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