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ntel)、鴻海集團、邊緣運算方案商凌華科技19日宣佈在中原電資學院資訊工程學系推出全台第一個AI機器人5G專網實驗室,看好企業5G專網需求的迫切,建議台灣應該盡快推動,籲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能快一點將法規及收費機制確立。
鴻海副總裁呂芳銘、凌華董事長劉鈞都是中原校友,是促成此次捐助百萬元實驗室設立主因,由於凌華也與鴻海合資法博智能(FARobot)自主機器人公司,這次實驗室也會以採用英特爾OpenVINO深度學習視覺應用開發套件開發的硬體,搭載機器人作業系統(Robot Operating System 2;ROS 2)及AI課程加強AI人才培訓。
法博智能的AMR(自主移動機器人)會率先在友達跟鴻海的台灣工廠落地,現行企業要展開5G企業專網試驗,只要跟政府申請即可,不過,真正的商業模式與開放頻段都未底定,除現行3.5GHz及28GHz,先前政府規劃的企業專網頻段是4.9GHz也在開放實驗申請中,但企業專網法規何時上路,卻仍未知。
劉鈞指出,未來企業5G專網要大量落地,一定要有清楚的遊戲規則,期望NCC盡快把規則訂出來,設定大家公認的規則,讓企業專網服務商可以跟隨走,技術的東西不要被太多政治干擾,他相信NCC應該很快時間內會決定。
目前政府開放企業以申請企業專網實驗網的方式,進行智慧工廠或智慧醫院運行實驗,但要走到正式5G專網上路,時間表還不具體。
電信商收費才能用,限制太多
劉鈞指出,「5G專網+X」是任何場域智能化關鍵基礎建設,才能讓萬物互連,數據在場域內透通共享,目前不少企業已申請實驗頻段做試驗,由於多在工廠內而不在戶外,其實頻段部分很單純,不至於干擾。
凌華正積極搶進5G專網,劉鈞也呼籲政府應該對企業導入專網給予獎勵補助,另外關鍵是「商業模式」要敲定下來,因為「政策決定、商業模式」確立,才有機會讓企業專網速度變快。
先前較多爭議在於,企業專網開放企業申請頻段私用,而不是透過電信業者提供服務,由於台灣先前電信四雄5G執照標出高價,讓不少電信業者對若企業單獨申請頻段做專網,投資難以回收,對此,劉鈞指出,「合理的收費是對的,但如果今天建專網要透過電信商收費使用,會有一些限制,專網要做的事情範圍跟公網不一樣,小基站是補足公網不足之處,企業專網英文Private就是私有的,聯網裝置所有都是專用、可確認及安全的。」
劉鈞表示,確實現在「電信業者取得頻段花很多錢,為何企業申請專網沒有支付費用」的想法尚未突破,但相信NCC已經聽取很多意見,很快會有進度。
鴻海、凌華合組5G專網國家隊
凌華跟鴻海合作的企圖心在智能工廠,呂芳銘表示,未來智慧工廠,AMR(自主移動機器人)是相當關鍵角色,若只是單純用自動化機器人,就是用AGV(無人搬運端),但鴻海期望讓機器人相連,利用Sub-6G的5G網路、O-RAN架構來建構。
呂芳銘表示4.8~4.9GHz頻段是政府規劃的特別頻段,給垂直應用產業向政府申請做實驗應用,現在就能申請,但電信業者積極主推的企業專網仍是3.5GHz企業專網,設備也比較完整,另外還有毫米波的28GHz頻段,設備也有了,4.8~4.9GHz就看設備進度。
鴻海跟凌華18日展出兩家技術合作的「企業專網國家隊」產品線,包括凌華的AMR機器人、邊緣運算伺服器、鴻海的5G非獨立組網(NSA)毫米波一體式小基站、5G傳輸終端單元(UE;支援Sub-6G與毫米波)、ROS2機器人控制器等。
鴻海主管表示,他們發表的毫米波一體式小基站正在做穩定度概念驗證,第3季可以量產交貨,他們不僅將中央單元(Central Unit, CU)、分佈單元(Distributed Unit, DU)、無線電單元(Radio Unit, RU)整合為一,也支援5G的非獨立組網與4G頻譜,整合度是全台第一。
鴻海組企業專網國家隊,目標同樣是鎖定企業專網全球商機,呂芳銘表示,鴻海3+3計畫中,未來網路/5G列為重要技術,絕對會是鴻海重點發展項目。
責任編輯:蕭閔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