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業30強》全球前三大車用顯示器面板商!友達接下來拚做車載服務整合者
車業30強》全球前三大車用顯示器面板商!友達接下來拚做車載服務整合者

友達不僅是台灣顯示器(俗稱液晶面板)與汽車顯示器龍頭,在全球也有一定地位,2020年來自汽車市場的營收相當於270億元,約佔總營收10%;車用顯示器全球市占率根據研究機構iHS統計約13%,居前三強;中控電腦(CID)顯示器市占率21%穩居全球龍頭。

做到領頭羊後的下一步?友達車用顯示器事業單位資深處長徐文浩接受專訪的解答是:扮演車內整合者。

友達
汽車顯示器愈來愈大。
圖/ 友達

友達發展汽車顯示器超過10年,從傳統儀表板嵌入3.5吋液晶螢幕就開始做起,初期汽車內裝是用旋扭跟指針顯示、操控車況資訊,只嘗試小小挖一個框,嵌入液晶螢幕顯示數據,但到現在,幾乎所有路上看見的汽車品牌儀表板沒有液晶螢幕就是落伍,狀況已大翻轉。

延伸閱讀:數位專輯|揭秘台灣汽車供應鏈!產業30強大公開

例如賓士(Mercedes-Benz)在2020年1月的CES(美國消費電子展)中展出一款超過56吋的車資訊顯示器MBUX Hyperscreen,今年底導入量產。這款賓士史上最大車用螢幕,收攏地圖情報分享、代辦事項等20多項功能,要以智慧科技服務車主。

從在儀表板卡一小塊天地,到大片佔據整台汽車儀表面積,這一段耕耘汽車產業的路並不容易,汽車業基於安全性考慮,要求車艙內任何車載裝置遇到車禍碰撞事故,不能爆裂割傷駕駛(車業稱為「頭碰測試」),這對顯示器業者來說是多麼大的挑戰!而服務汽車產業客戶,更跟資訊業客戶大不同。

2. 9.4  Flexible mirco LED without Logo.jpg
Flexible mirco LED折疊顯示器。
圖/ 友達

「車廠的供應商選擇,生命週期選擇比消費電子更嚴謹,我們現在談的是2024年的案子,」徐文浩指出,歐洲車廠一款車供貨是5~7年的案子,換言之就是車款到2030年生命週期結束,從設計規劃到檢驗上市,平均活十年很常見。

共享經濟是趨勢,車廠不拚量改拚服務

不僅有漫長的產品生命週期,徐文浩坦言,2020年全球車業衰退15%,於去年第2季度落底,第三~四季度反彈,至年底出現報復性需求,整體車輛銷量從過往年銷量9000多萬台高峰降至只有7000萬台,

友達車用顯示器事業單位資深處長徐文浩
友達車用顯示器事業單位資深處長徐文浩。
圖/ 友達提供

延伸閱讀:看汽車產業未來》彭双浪:當汽車產業解構又重構,將帶給台灣進入機會

這場全球COVID-19疫情,拖住了汽車產業的下一階段進展。「如果沒有疫情,共享可能是一個熱議題,不買汽車也可以用汽車,車廠現在思考的已經不是賣更多車,而是如何賣服務。」徐文浩指出了整個車業的關鍵。

他觀察,2020年全球車業衰退,若要回到2019年全球年賣9000萬輛高峰,預估需到2022~2023年,而且數量難以再大幅增長,背後原因是共享經濟興起後,電動車廠想的是賣更多服務。至於在不會大成長的汽車產業中找到商機,友達有幾點觀察:

  1. 是車體使用顯示器數量及尺寸都不斷上升,現在一台車平均1~2片顯示器,未來將上看5~6片,且保時捷已設計讓「副駕駛」座前也有顯示器,用意就是藉由「女王座位」推更多服務。
  2. 電動車普及後,動力系統由引擎轉為馬達,車艙空間被釋放出來,加上未來導入自駕系統可釋放駕駛雙手,資訊娛樂需求就將浮現。
  3. 大型中控台顯示器將取代傳統旋鈕。徐文浩指出,過去中控台無觸控,但未來顯示器上就會裝載旋鈕(Knob on Display),讓顯示器感應旋扭轉的位置來操作功能。
  4. 儀表板跟中控台將附加更多功能,「比方整合更多感測器,如加入疲勞偵測功能等,」徐文浩指出,歐洲已有部分國家法令規範要將疲勞偵測列為標配。

為了做到這件事,友達除了賣顯示器,還得理解紅外線技術、掌握光的路徑,讓紅外線在黑暗中可以偵測駕駛人臉而不被方向盤阻擋,這些技術都是一家賣顯示器的業者必須不斷投資研發的,「未來除了冷氣孔跟方向盤,愈來愈多功能都有可能收攏在中控台上,」他預測。

高整合迫使短鏈供應,車用顯示器成賣點

「我們不只是賣面板,面板只是玻璃,現在觸控、實體旋扭、鏡頭都要整合進來,自然而然,顯示器面積會變大,儀表板跟中控台也會整合。」 在未來,顯示器設計也將更為重要,「大尺寸曲面會是趨勢,加上強化玻璃或防爆膜。」徐文浩觀察,消費者逐漸將買消費電子的習慣投射在買車上,若車內沒有像樣的顯示器內裝,就不會買。

車廠也發現顯示器成為賣點,因此開始參與顯示器規格制訂,會主動找面板廠談趨勢,車廠與面板廠間發生的對話愈來愈多。

友達
汽車顯示器必須耐受頭碰測試,提供極高的安全。
圖/ 友達

從技術面來看,mini LED會勝過Micro LED顯示器,成為未來汽車顯示器新主流,原因是Mini LED面板能有更好的畫面、省電,這對面積愈來愈大的車用顯示器來說是好消息。徐文浩透露,過去一年已經接到不少車廠案子,預計2022~2024年將是導入高峰。

至於主打自體發光的Micro LED顯示器,因為不需要背光板,所以可以做得更輕薄,但在車用可靠度上還要克服,因為有機材料特性不適合高亮度,會減少壽命,但車內與車外需要亮度高對比,因此目前發展還需觀察。

當前全球10大車廠中,至少7~8成是友達客戶,累計台灣車用顯示器廠商友達、群創、瀚宇彩晶,在全球車用顯示器市場已有25%市占率,相當於路上每四台車,就有一台用台灣的顯示器,但友達腳步並沒有只停在賣一片片的玻璃,在電動車大浪襲來下,他們更想扮演車載資訊系統的整合者。

友達

  • 成立:1996年
  • 主要產品: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整合式觸控解決方案、太陽能模組等。
  • 產業地位:全球第三大車用顯示器面板商

責任編輯:蕭閔云

🔸數位專輯|揭秘台灣汽車供應鏈!產業30強大公開

關鍵字: #友達 #電動車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淬鍊390項AI實戰經驗,橘子Vyin AI推出泛娛樂一站式解決方案,宣告終結AI黑盒時代
淬鍊390項AI實戰經驗,橘子Vyin AI推出泛娛樂一站式解決方案,宣告終結AI黑盒時代

面對AI浪潮,當前企業普遍陷入一場「策略兩難」:一方面將導入AI視為維持競爭力的必要投資,另一方面卻又對其不可控性所帶來的營運風險望而卻步。然而,在剛落幕的2025 Google Cloud Summit雲端盛會上,國內泛娛樂龍頭橘子集團揭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徑。其AI品牌Vyin AI正式宣告,將憑藉其「安全、可控、無幻覺」的獨家技術,全面進軍B2B市場,此舉被市場解讀為,這不只是一次產品發布,更是對當前企業對AI市場的「信任危機」所發起的一次正面挑戰。

不從零開始:Vyin AI 源於390項內部實戰的硬實力

有別於眾多橫空出世的 AI 新創,Vyin AI 的誕生源於2020年起橘子集團數位轉型的實務需求,從企業內部痛點出發,投入 AI 的研發與應用,並在集團龐大的泛娛樂生態系中,逐步進行應用驗證,至2023年,累積打磨出390項實際落地的 AI 解決方案。

在遊戲領域,透過AI技術高精準度識別高達 91% 的詐欺行為;在數位支付交易流程中,強化每一道風險控制;在電商平台,創造高達 17 倍的轉換率增長;在媒體事業體,讓廣告成本顯著降低 14.5%,Vyin AI 在橫跨10大垂直產業的實戰中取得亮眼成績,成為驅動業務成長的關鍵引擎,也正是基於這些內部實證的商業效益與深厚積累,2024 年,Vyin AI 將這份淬鍊的 AI 硬實力正式推向市場,賦能全球泛娛樂產業的夥伴。

技術核心解密:如何從根本打破「AI 黑盒」?

Vyin AI 宣稱能「終結黑盒時代」的信心,來自其獨家專利的Distilled RAG(D-RAG)技術。
「LLM的本質是文字的排列組合,過去企業在使用Gen AI Chatbot時會有機率產生出非企業可掌控的資訊,導致公關風險」陳冠宇一語道破了市場的痛點,「Vyin AI的使命就是打破它。我們提供一個完全透明且可控的知識處理流程,讓企業能100%掌控AI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這才是企業能安心擁抱生成式AI的最佳途徑。」

其作法是透過創新的「仿生大腦」架構,將管理企業內部事實、永不說謊的「知識中樞」,與負責組織優美語言的「語言中樞」(如GPT-4等大型語言模型)進行徹底解耦。Vyin AI的D-RAG技術,能以高達93%的準確率(相較一般RAG技術的53%,提升76%),自動將企業雜亂的資料結構化,放入「知識中樞」。如此一來,AI的回覆便有了堅實的「事實依據」,從根本上消除了產生幻覺的可能。

泛娛樂生態系實踐:從客服、推薦到虛擬人的「飛輪效應」

基於此「無幻覺」的智能中樞,Vyin AI 展示了針對泛娛樂產業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並揭示了三條產品線如何形成加乘的「飛輪效應」。
1. Vyin Brain (智能中樞 AI Chatbot ): 作為整個生態系的基礎,它不僅是在遊戲客服中達成97%問題自主解決率,更是串連所有互動的核心架構。

2. Vyin RecSys (智能推薦系統): 在飯店業的應用場景中,它能即時分析Vyin Brain的對話,當顧客詢問飯店設施時,立刻推薦符合當下情境的SPA或晚餐預訂。每一次成功的推薦,都為Vyin Brain的用戶理解提供了更精準的數據。

3. Vyin Star ( 授權明星虛擬分身): 作為最創新的應用,Vyin Star讓AI虛擬人與真人共同主持台北跨年晚會、粉絲透過 AI 與偶像團體進行AI熱線的沉浸式互動,其在互動中收集到的粉絲偏好數據,更能即時回饋給 Vyin RecSys,讓下一次互動的推薦更貼近人心 ; 這些極具話題性的操作,成功吸引國內外產業關注,並促成多項合作機會。

這三者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優質的互動體驗(Vyin Brain)帶來更多數據,數據驅動更精準的商業推薦(Vyin RecSys),而創新的真人明星AI化身(Vyin Star)則開拓了全新的互動體驗與商業模式。

不只是客服,更是營收引擎:Vyin AI 重塑飯店顧客體驗

除了在娛樂產業掀起波瀾,Vyin AI更展示了其技術如何深入改造一個極其傳統的行業——飯店業。

想像一個場景:一位旅客深夜入住飯店,發現房間的吹風機壞了。旅客對著房內的智慧客服系統說出問題,得到的卻是無效的選單式回覆,最終仍需撥打電話尋求真人協助。這是多數旅客都曾遇過的無奈,也是飯店業數位轉型的普遍痛點。

Vyin AI的切入點,正是這個最細微卻最關鍵的「顧客體驗」。在Vyin AI的展示中,其Vyin Brain不僅能準確理解「吹風機壞了」的語意,更能透過「情境理解中樞」偵測到用戶語氣中的不滿,第一時間回覆「非常抱歉,為您造成不便」,並立即觸發轉接真人的「動作中樞」。

但 Vyin AI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真正的差異化在於,將傳統被視為「成本中心」的客服,轉化為「利潤中心」。

橘子集團
Vyin AI以「顧客體驗」切入,期待透過科技為飯店業打造更無微不至的雙向對話體驗。
圖/ 橘子集團

當一位房客隨口問起「飯店有什麼好玩的?」時,Vyin AI 不再只是給出一份設施清單。它會結合Vyin RecSys智能推薦系統,根據當下時間與用戶輪廓,提供動態且個人化的建議:「我們注意到兩小時後,飯店的SPA中心正好有一個空檔,需要為您預約嗎?」或是「一小時後的星空酒吧有現場表演,這是專屬於您的預訂優惠。」

透過這種「對話即服務」的模式,Vyin AI將每一次的客戶互動,都轉化為一次潛在的消費機會,無縫地將房客的「房內時間」導向飯店內的其他高利潤消費場景。這套邏輯不僅僅是販售一個聊天機器人,而是為飯店業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住客站內消費(In-stay Revenue)提升方案」,從根本上改變了飯店業的營收想像。

市場的挑戰與未來:信任,才是AI的終局之戰

Vyin AI 的競爭優勢並非來自基礎設施的規模,而是源自橘子集團多年積累深厚的領域知識,這讓Vyin AI比雲端巨頭更懂泛娛樂產業的細微需求,且擁有在大規模、高壓力環境下驗證過的穩定性與成熟度。因此,在市場策略上,Vyin AI 的商業模式採用企業級的訂閱制與客製化專案混合導入,提供的是從策略諮詢到技術落地的完整服務。

「任何有價值的AI導入,都必須對商業痛點精準剖析。因此,每一次的合作,我們都堅持以深度痛點訪談作為起點,與客戶及合作夥伴「共同定義問題」後,才為企業量身打造解決方案」陳冠宇說。

在追求快速規模化的AI市場中,Vyin AI 選擇一條「不急於銷售產品,先致力於解決問題」的道路。這不僅是他們的商業模式,更是對「信任」的承諾,他們相信這份堅持,最終將會是最寬闊的護城河,讓Vyin AI 與夥伴們共同開啟一個值得信賴的AI新時代。

Google Cloud
2025 Google Cloud Summit雲端盛會上,橘子集團策略長陳冠宇以集團經驗分享,Vyin AI的商用化及成果。
圖/ Google Cloud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