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底開始迅速竄紅的語音社群平台Clubhouse,甚至在台灣也刮起一陣旋風,這位太過搶眼的新人正引起社群巨頭們的「免疫反應」,一場爭奪用戶雙耳的「聲音大戰」已經開打。
Clubhouse成立於去年4月,員工總數只有9位的這間新創,如今在全球擁有超過1,200萬下載量,每週活躍用戶數上看200萬人──這還是在只有iOS版本,僅限邀請加入的前提下。為了對抗鋒芒初現的新挑戰者,各大社群、聲音巨頭都緊鑼密鼓備戰當中。
家家推出語音社群服務,各方巨頭加入「聲音大戰」
LinkedIn稍早證實正在研發社群語音功能,聲稱用戶們一直希望平台上能有更多交流互動的管道,認為將能打造一個基於專業的語音社群,並為此率先推出創作者模式,允許用戶在個人資料註明自己為創作者。
疫情下大受民眾歡迎、半年內估值翻升一倍的遊戲通訊平台Discord,近期也透露計畫推出類似於Clubhouse的新功能,管理者可以決定現在誰有講話的權限,聽眾也能舉手要求說話,或者隨時安靜離去。
就連Slack、Telegram等通訊軟體,也都效法Clubhouse加入相似的語音功能,打造一個用戶可以無負擔中途加入、隨時離去的聲音社群。Telegram還為此新增要求發言的舉手功能,以及提供名人或公眾人物匿名加入、避免受到過多矚目的功能。
各個巨頭也開始透過收購語音社群公司,強化在這塊領域的競爭力。就在這幾天,Spotify宣佈收購體育語音社群平台Locker Room母公司Betty Labs,雖然並未公佈交易金額,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在這次交易中Betty Labs的估值約為5,000萬美元。
Spotify計畫在接下來幾個月裡,將Locker Room打造成提供體育、音樂、藝文內容,讓創作者與聽眾即時互動的平台。Spotify開發總監索德斯壯(Gustav Söderström)表示,「創作者及粉絲一直希望Spotify上能有個即時交流的管道,我們很高興不久就能為千萬聽眾及百萬創作者在平台上提供這項功能。」
不久前,微軟也傳出有意以超過100億美元的高價入主Discord,甚至傳出Epic Games、亞馬遜等大型企業都曾與Discord接洽過。Discord目前全球用戶高達1.4億人,前陣子完成1億美元融資後,估值上看70億美元。
而外界最關注的Facebook、推特等社群龍頭,更早已開始備戰Clubhouse。早在去年12月,推特就開始展開語音聊天室Spaces功能的小規模測試。Spaces普遍被認為是借鏡Clubhouse所打造,管理者可以決定誰能發言。
善於複製競爭對手功能的Facebook,今年2月也傳出正在祕密開發類似Clubhouse的語音社群服務,只不過後續被發現並非獨立的App,而是基於Messenger打造的新功能,更有逆向工程師挖掘出初期的界面樣板。
Facebook發言人也表示,「我們已經致力透過影片及語音連結人們多年,並持續探索能夠帶給用戶更優質體驗的方式。」間接承認投入語音社群功能的開發當中。
與人恰到好處的距離、一心多用的自在,是語音社群受歡迎關鍵
語音社群之所以受到歡迎有很多原因,如同Podcast的崛起,這世上佔據我們目光的內容、娛樂早已太多。相對地,語音服務不要求你聚精會神,你可以在做其他任何事時,分一些心思去關注。
Clubhouse去年剛問世時,率先體驗服務的創投Lux Capital合夥人祖貝利(Bilal Zuberi)評論,在幾乎所有社群服務都要求用戶盯著螢幕時,使用Clubhouse讓他感到很隨性放鬆,他可以在陪伴小孩時輕鬆參與。
還有一部分理由在於聲音與人之間恰到好處的距離。比起冷冰冰的文字,語音多了幾分人的溫情,卻又沒有視訊的戰戰兢兢。 這讓人們沒有負擔地參與,但有著比文字更親密的聯繫。
推特在發表Spaces的測試時,便強調人的聲音可以帶來更深一層的情感連結,這是文字所無法呈現的,他們希望這次測試中,可以讓人們在親密的語音空間中建立連結,像是一場雖然不認識每個人,卻仍能感到放鬆、自在的晚宴。
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也提過,語音服務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參加Podcast或Clubhouse,你不必把自己打理得很漂亮。」而且不必隨時盯著螢幕,可以在處理其他事時使用這些聲音服務。
再加上,Clubhouse零阻力加入、退出聊天室的設計,更令用戶可以毫無芥蒂地尋覓自己感興趣的房間,從各方巨頭爭相推出的語音社群服務中也發現,這是大量被納入的一項設計。
在生活日益繁忙,一心兩用甚至一心多用成為常態時,語音社群滿足人們與人產生連結的渴望,又降低了互動的門檻。只不過當如此眾多的業者都加入角逐時,最後究竟誰能脫穎而出,就仍是未知數了。
資料來源:The Verge、TechCrunch、Spotify、9to5mac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