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樂天2】打造交易額破三兆日圓、帶企業衝向國際!社長三木谷浩史傳授3招經營困境解套心法
【解密樂天2】打造交易額破三兆日圓、帶企業衝向國際!社長三木谷浩史傳授3招經營困境解套心法

令和時代的日本,社長究竟需要什麼能耐?從樂天集團社長三木谷浩史的身上或許可以找到答案,他也堪稱是日本現今最具代表的企業家之一。

三木谷浩史從一橋大學畢業後進入日本興業銀行,隨後至哈佛大學進修取得MBA,並成立交易總額超過3兆日幣(2020年)的樂天市場,1997年創立,旋即在2000年上市。

這位樂天社長有知名的五大成功精神法,包括: 時時改善日日精進貫徹專業精神假設→執行→驗證→制度化追求最高的顧客滿意度速度!速度!速度! 讓我們一窺他的成功軌跡。

延伸閱讀:【解密樂天1】樂天靠無敵經濟圈強吸1億會員!70種服務一次包,背後理念與織田信長有關?

看見別人尚未發掘的一片藍海

有如二戰後的變革期,現在世界正處於一個非常劇烈變動的時代,不像網路購物是隨著時代慢慢演進,教育等最基本的生活都在這時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新冠肺炎使工作、會議都已迅速轉為線上,無紙化、無現金化,這些都是過往未曾想像過的情景,但如今已是當今主流,百年一次的變化期正式到來。

樂天銀行
圖/ 樂天銀行

延伸閱讀:身為純網銀先行者,樂天銀行卻不推「殺手級」服務!靠什麼建立台灣的生態圈?

無論是過去的網路商店或是金融事業、棒球等領域,在樂天決定參與該領域時,經常會收到不可能、這是無謀的行為等各種批評聲,但發現他人尚未看到的機會,這就是特斯拉的馬斯克、亞馬遜的貝佐斯及樂天的三木谷浩史等經營家成功之處。

與全球接軌!將日本社內公用語言改為英文

三木谷浩史在接受訪談時,表示將社內公用語言改為英文,是樂天經營歷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樂天於2010年宣布將公司公用語言改為英文,此舉引發業界熱烈議論,究竟一個位於日本的企業,真的需要將公用語言改為英文嗎?英文化就是國際化嗎?要變成歐美化嗎?

事實上, 樂天是想透過英文,將日本企業文化滲透至全世界 。對多國籍企業而言,想以企業文化團結員工向心力,語言就必須統一。如此一來,無論是日本人、美國人或是法國人等都能夠隨時掌握企業文化。

shutterstock_520797871_business man.jpg
圖/ tsyhun via shutterstock

不同於部份企業選擇以英文作為社內語言,多半是想採取歐美企業的治理模式,樂天卻是選擇日本企業文化作為經營基石 ,主要是因為日本企業文化強調的是團隊合作,時常改善也是日本企業文化重要精神 ,這些也是哈佛商學院重要的授課內容。

2015年樂天本社員工平均多益成績已達800分,2018年後已提升平均至830分, 目前有超過來自70個國家的外國籍社員占整體員工約20% ,此比例是2010年前的20倍,新進工程師更有高達7~8成為外國籍社員。

給經營新手的建議:切勿忘記挑戰的精神

對於其他業者面對經營困境,三木谷浩史建議可以從三個思考方向採取對策: 停止、改善及轉換

第一是 停止既存事業 ,轉換到別的事業或是縮小,第二為 探究原因 ,思考是否有可改善之處,第三則是 思考轉換戰場的可能性 ,例如在日本賣得不好,或許是因為不適合日本,但若到其他新興國家或許能做成一個事業?

brain_think_shutterstock_153929321.jpg
圖/ ShutterStock

此外,在進行這三個思考方向時,都必須要有一個共同動作,就是 以整體俯瞰的角度進行評估,直覺及理論並重,反覆的自我論證,自然就能找到答案

觀察三木谷社長的經營策略可發現,將商學院精神及所學貫徹得淋漓盡致,堪稱活的MBA百科大全。雖然有些人認為樂天集團的經營仍偏向社長一人掌舵,但隨著事業體越來越大,樂天也開始將經營理念透過企業文化傳遞給所有員工,期望達到人人具備實業家精神,持續挑戰、開創無限可能的未來。

資料來源:樂天Wikipedia東洋經濟Globe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關鍵字: #樂天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在零售數位轉型浪潮下,顧客跨越線上線下,期待的是不中斷的體驗。但當據點與品牌日益龐雜,服務容易斷線,品牌該如何化解?

走過65年的恆隆行,代理超過29個國際品牌、據點遍布全台,為了突破這道難題,恆隆行打通零阻力的顧客關係路徑,實現品牌關懷。

多品牌、多通路的隱憂——體驗為何斷線?

「過去只要把好產品賣出去就好,但現在顧客期待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完整的體驗。」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恆隆行同時兼具代理、品牌與零售三重角色,若仍停留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隱憂很快浮現。

五年前,恆隆行在全台已有逾70個專櫃,各自經營 LINE 帳號。顧客跨櫃位或跨品牌諮詢時,因難以全面控管,提供風格一致、資訊齊全的回應,是一大挑戰;售後服務需要完整資訊,轉介客服的流程變冗長。

Omnichat
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
圖/ 數位時代

「顧客明明都是恆隆行的消費者,卻可能在不同櫃位得到不同解答,這就是必須解決的阻力!」陳思樺坦言,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對一個代理29個品牌、橫跨多通路的企業而言,零散不僅削弱體驗,也消耗內部人力。

這些挑戰讓恆隆行意識到,唯有在建立「一致性的品牌信任感」,並確實實踐「無阻力服務」,才能贏得顧客信任。

恆隆行從品牌關懷出發,打造零阻力的流暢服務體驗

帶著這樣的決心,恆隆行在2024年展開整合計畫。最核心、也是最棘手的任務,是將原本分散在各門市的70至80個 LINE 帳號,收斂為單一入口,並以三合一選單架構,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甚至是品味生活的多元需求。

Omnichat
恆隆行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將客服與門市串聯起來,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以及提升生活品味的多元需求。
圖/ 恆隆行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客服與門市首次真正串聯起來。當顧客有維修需求時,櫃位人員能即時將案件指派至後勤單位,免去層層等待;顧客掃描 QR Code 綁定熟悉的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獲得建議與售後協助。現在,無論是客服維修或門市選物顧問,都能透過這個入口實現服務——從獲客、購買、售後保固到清潔耗材加購,任何階段都能延續一致體驗。

「顧客不只是收到推播,而是能延續自己的旅程,甚至和服務人員建立起信任連結,這就是品牌關懷。」陳思樺表示,這套架構也讓數據真正發揮作用。透過 Omnichat 與 91APP 串接,恆隆行得以整合瀏覽紀錄、點擊行為與線上線下購買紀錄等第一方數據,優化行銷推播,避免過度打擾,並累積更完整的洞察。

更重要的是,透過單一帳號的整合,成功打造出一個兼容多品牌、多銷售通路、多行銷管道的 LINE 官方帳號,在各品牌仍能保有個性化的溝通語氣與內容之際,仍統合進「One hengstyle」會員體系。換句話說,不論消費者來自直營門市、外部通路,或線上電商購買,最終都會成為 One hengstyle 會員,持續接受個人化服務。

恆隆行
恆隆行顧客掃描門市 QR Code 綁定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得後續建議與售後協助,打造暖心OMO服務。
圖/ 恆隆行

除了打通任督二脈,對外要無阻力,對內也要滑順。系統架構要保持彈性,能符合恆隆行內部跨部門協作。以前客服沒有系統可以評估,現在則可利用跨部門報表功能,幫助第一線人員即時掌握進線數與處理時長,讓服務品質有跡可循。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

隨著系統上線,成效很快浮現。數據顯示,恆隆行直營門市顧客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持續在線互動,顯示他們不再是「買完就走」,而是因服務價值留下來。隨著好友數持續成長,恆隆行官方帳號的封鎖率穩定維持在 31% 以下,遠低於零售品牌平均 65%。更重要的是,LINE 官方帳號帶來的轉換率比整體平均高出35%,每月新增線下綁定超過5,000筆,逐步累積成跨品牌應用的基礎。

這些成果不僅改善了顧客體驗,也提升了內部效率。陳思樺表示:「對外,顧客的問題能更快解決、售後不中斷;對內,櫃位人員負擔減輕、效率更高,這就是我們想實現的零阻力!」她補充,為深化品牌關懷,恆隆行持續優化服務腳本,確保顧客在不同場景中都能延續信任。「我們要的不是短期的 fancy campaign,而是長期的對話與陪伴。」

未來,恆隆行除了以第一方數據為核心,持續為各品牌打造專屬體驗,把洞察應用到服務腳本與行銷策略,後台報表也將強化分流與品質監控,讓內外流程更順暢。同時,也期待與 Omnichat 探索 AI 應用,例如將電話需求無縫轉接至 LINE、讓自動化回覆更具人味等,把「零阻力服務」推向更多場景。

Omnichat 台灣總經理翁忻閎回顧過往經驗指出:「很多單位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要改變,我們就透過 workshop 與教育訓練,協助內部釐清痛點、建立共識。」但他也強調,成功的關鍵不只在技術,而是企業轉型的決心以及統合方向的能力。「品牌要先想清楚,究竟希望帶給顧客什麼樣的一致體驗?內部目標是否對齊?」

他認為,唯有基礎建設完善、方向一致,OMO 才能真正落地,而 AI 等新技術也才能在這些基礎上發揮價值。恆隆行的轉型便是一例:將分散的服務觸點收斂為單一旅程,最終轉化為零阻力的品牌關懷。當顧客在任何節點都能感受到信任與連結時,零售商才真正掌握了主動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