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純網銀的競賽中,樂天國際銀行奪下了台灣首間開放營運的純網銀頭銜。不過,在開放營運後並沒有推出太讓人驚艷的功能,又或者說,似乎沒有讓民眾非用不可的「殺手級」服務。
對此,樂天國際銀行總經理佐伯和彥這樣解釋:「外界期待我們是鯰魚(以純網銀的開放來刺激傳統銀行創新),但回到根本,純網銀就是銀行,把傳統銀行搬到網路上來,很多改變像是內控或流程,是使用者感受不到的。未來功能一定會增加,並隨著法規開放逐步拓展,但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穩定。」
「穩定」與「逐步」是佐伯和彥在訪談中最常出現的詞彙。
不拚一檔行銷,樂天國際銀行放長線力求穩定性
成為第一家開門營運的純網銀,樂天推出了線上開戶、轉帳、定存等服務,與一般銀行能提供的服務差異不大,比起談論先行者的優勢,佐伯和彥較為保守地說:「我們還在針對台灣民眾的習慣進行調整跟學習。」
他舉了一個例子,日本已經擁有純網銀服務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使用者在週末與週間的轉帳金額上的差距不大,但是目前台灣使用者週末與週間的轉帳量有相當大的差距,「還要一段時間告訴台灣使用者,銀行服務是可以24小時、一週7天不停運轉的。」而佐伯和彥也表示,僅靠樂天國際銀行無法在短時間內扭轉民眾的習慣,還需要更多的時間,甚至是其他對手的投入營運。
回到樂天國際銀行目前提供的服務,尚未有殺手級或鯰魚級的應用,但佐伯和彥並不擔心未來:「樂天國際銀行看的是長期,如果用一檔行銷,只會創造出剎那間的煙火,那不是我們要的,我們要給使用者穩定性與信任感,慢慢成長。」他在空中畫出不斷向上累積的階梯。
另一方面他強調,樂天國際銀行並不是來取代傳統銀行的存在,也可以先把樂天國際銀行當成「副銀行」來使用,移一點點錢來體驗轉帳功能,「只要嘗試過樂天國際銀行的服務,就會發現純網銀的使用起來相當簡單、方便,現在的使用者很多都是互相推薦而來。」雖然如此,他有點扼腕地表示,可以直接在日本ATM領取日幣的功能,在疫情期間發揮不出太大的功效,相當可惜。
但佐伯和彥也知道,現在樂天國際銀行專注的資訊安全與穩定性,對民眾來說並不「性感」,承諾未來會有更多的功能會陸續上線,當然其中也有部分功能因法規問題還無法推出,或者有需要跟本地業者合作的部分。請他透露一點未來的進度,佐伯和彥僅說:「只要系統穩定,就會慢慢上線更多功能,敬請期待。」對此相當保密。
「開放」是樂天生態系宗旨,再靠「點數」讓人離不開
撇開功能不談,樂天國際銀行自從宣布在台灣競逐純網銀執照之初,許多人認為其優勢在於日本的純網銀營運經驗,以及龐大的「樂天生態圈」。樂天在日本擁有超過1億會員,服務內容從保險、信用卡、電商到旅遊服務等通通包含在內,在台灣該如何活用樂天的生態圈經驗?
佐伯和彥先是表示日本樂天的生態圈是個獨特的存在,由於樂天在日本涵蓋的項目相當廣大,所以會有無處都有樂天的感覺。目前在台灣,樂天雖然已有電商、信用卡、樂天書城、KOBO電子書等服務,但還有進一步擴大的空間,「不可能完全複製日本的模式,像是電信可能就沒有辦法搬到台灣來,所以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開放』。」佐伯和彥說。
如同2019年樂天與PChome簽訂合作協議,建立P幣和樂天超級點數相互累積和兌換的機制,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在未來,樂天會不斷與不同的業者合作,擴充台灣樂天生態圈內的成員,讓民眾在各處都能夠碰到與樂天相關的服務,並利用樂天銀行與樂天信用卡的金融服務為核心串接起來,「在日本已經證實這樣的運作是可行的,生態圈不會一模一樣,但核心概念是相同的。」佐伯和彥說。
其中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點數」,「點數就是一種忠誠計畫(loyalty program),是把使用者黏在生態圈裡的辦法。」佐伯和彥說。
他強調樂天的超級點數,並沒有限制使用者必須到哪裡才能使用,而是盡量能在整個樂天生態系中流動,只要能開拓愈大的生態系,就代表點數有機會被更順暢地流通,打造不斷向前的飛輪。而且現在因疫情的關係,所以樂天生態系的跨海效應還沒有這麼明顯,等到國界開放之時,台灣、日本兩地將有更高點數流通與連結性。
這進一步擴大了樂天在台灣的看點,目光將不只鎖定於樂天國際銀行,未來整個樂天還會在台灣推出什麼樣的服務或合作來拓展生態系,並玩轉會員與點數機制,都讓人有相當高的期待。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