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新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代號:6696)於110年4月12日向臺灣證券交易所送件申請股票上市,為「臺灣創新板」首家申請公司!
臺灣證券交易所前於110年3月31日公布,自「臺灣創新板」法規公告實施日起受理國內、外創新事業申請上市,鎖定擁有關鍵核心技術,以及創新能力或創新經營模式的公司為掛牌對象,考量創新事業設立初期資本額不高,甚或仍處於尚無營收的階段,故創新板上市標準訂定以「市值」為核心,並輔以營收或營運資金的要求。
仁新醫藥屬新藥研發公司,係以第二類標準-市值不低於30億元,需證明有足供上市掛牌後12個月營運資金達125%及核心產品需通過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等規模提出申請。
根據公開資料,該公司主要產品為新藥研究開發,專注於開發創新藥物以治療未被滿足醫療需求的疾病,例如危及生命或導致殘疾的癌症、眼科及代謝等疾病。109年度稅前純損達1.7億元;每股稅後虧損為2.44元。
創新板開放三類新創申請,預計第三季上路
金管會在去年12月宣布設立「台灣創新板」及「戰略新板」,當時指出,因新創公司創設初期大多處於虧損、甚或尚無營收的階段,故參考國際主要資本市場實務,證交所擬定「台灣創新板」開放3類新創申請,主要為已完成C輪募資的創新企業,第1類是市值15億元以上、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高於1.5億元,且有足供掛牌後1年內營運資金的創新企業。
第2類限生技業,市值需高於30億元,且有足供掛牌後1年內營運資金125%的財力,新藥公司產品只需通過國內外第一階段臨床試驗,搶頭香的仁新醫藥即屬此類;第3類為市值高於40億元,有足供掛牌後1年內營運資金125%的財力。
證交所總當時透露,已接觸Gogoro、KKBOX等新創企業,另外物聯網(IoT)、智慧醫療、新藥公司及風力發電、能源業者也在鎖定名單。
證交所指出,歐美先進交易所扮演創新性公司成長的關鍵角色,例如Google、Facebook、Amazon等,都是透過資本市場才得以快速成長。證交所為活絡資本市場、發展國家經濟,期以資本市場扶植創新公司發展,協助籌集資本、擴大營運,創新板能將本土業者留在國內資本市場,也可以爭取在海外臺商及國際創新事業來臺掛牌,匯聚創新上市聚落。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