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受到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跨境電商浪潮興起。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調查就發現,疫情後全球網路零售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0年全球網路零售業銷售總額超過4兆美元,年成長率達27.6%。預期到了2022年更將達到5兆美元、2024年再攀升至6兆美元。這樣的趨勢,吸引企業爭相投入電商領域。
因此,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在今年4月28日起,舉辦第二屆跨境電商博覽會,且規模相較於去年擴大70%,邀請到35家跨境電商鏈路重要企業共同參與。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說,在台灣招商4年來,「我感覺今年是台灣跨境電商最好的一年。」
觀察1:台灣企業投入跨境電商數5年增3倍
在展前記者會上,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秘書長黃文榮分享了過去幾年對於台灣跨境電商產業的觀察,從數據指出,自2016年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成立「跨境電商小組」以來,加入小組的會員由152家擴大到今年的615家,成長幅度超過3倍。另外,由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工會日常舉辦的活動看來,參與人次也由1,500人次增加到4,500人次,成長幅度也達到三倍。
「從工會的數字中觀察,透過跨境電商做貿易的業者需求很大,而且顯著成長,這是客觀數字。」黃文榮說。
以亞馬遜全球開店的站上數據,也可以觀察到同樣的趨勢,「目前亞馬遜上台灣賣家的數量是四年前的3倍。」陳思芬說。而且賣家類型呈現多元發展態勢,包含傳統製造業、傳統知名品牌及網路新創品牌等,都加入跨境電商行列。
觀察2:B2B戰場同樣熱烈,亞馬遜評估還有半數廠商待開發
在過去一年,受到疫情影響之下,國外的B2B展會陸續取消。黃文榮觀察,台灣產業長期依賴展會拓銷,2020年因疫情影響全球許多展會,統計約有高達1,200個全球展覽會取消或延期、5,000家台灣外貿企業受到影響,重創傳統外貿拓銷。到2021年,情勢雖然稍緩且多數實體展會改成線上展會型式,傳統拓銷模式仍然不樂觀。
這樣的趨勢,也帶動了B2B線上交易市場的成長。黃文榮以汽車儀表零配件廠商技詮科技為例,「他們eBay、Amazon、阿里巴巴三個平台都操作,在去年(線上)業績就成長6倍。」陳思芬也觀察到,在過去一年,亞馬遜全球開店站上全球的B2B買家翻倍成長。
不過,陳思芬也指出,由於在過去台灣的傳統貿易非常成熟,「過往建立起來的傳統流程很穩定,要說服上一代的長輩們上網去經營企業採購,他們覺得很不可思議。」她指出台灣廠商轉型電商時的難點。
因此,她認為台灣還有非常多的貿易商還沒有開始經營跨境電商市場,「可以跨境,卻還沒有開始的廠商大概還有一半。」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