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很容易會忘記這一點,早在喬尼.艾夫(Jony Ive)於2000–2009年間採用鋁合金色調重塑蘋果美學之前,該公司的設計復興在1998年就開始了。當時蘋果推出具備塑膠外殼的iMac G3,頂端配有一個手把,至於顏色只有一個:邦迪藍。後來,當公司推出了更多顏色的iMac時,其裝置銷量成長約24%。而在大約20年後的現今,蘋果首次讓彩色回歸到iMac。
這條新的產品線有青色、藍色、紫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可供選擇。這項新品令人心動的是,這些機器不僅色彩鮮豔且非常飽和,背板的顏色相當豐富,如同跑車的噴漆一般,而機身正面則採用柔和的淡色系,讓用戶在工作中能看得更輕鬆。除了iMac之外,蘋果還推出Magic Mouse和Magic Keyboard等配件。
從某些方面來說,蘋果讓彩色回歸iMacs是不可避免的,去年(2020),該公司便已為iPhone配置了更為豐富的色彩,而趨勢始終是有週期性的。不過,蘋果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也有它的道理,因為我們所認為的「好設計」就是一個移動靶標。各式各樣的趨勢正在一起發力,對冷色調的金屬電子產品發起挑戰,就連蘋果也必須承認這一點。
從色彩開始建立消費者的認知
如同Pantone色彩研究所副所長Laurie Pressman先前所言——受眾對公司的認知是從色彩開始的。她以Instagram等社群媒體平台的影響為例, 那些令人眼花撩亂的色彩,證明了這種的消費者偏好 。她當時的說法是:「若僅用灰色和米色的話,就只會融入到背景之中而迷失。」如同Pressman所說的一般,正值全球劇變之際,色彩既能帶來樂觀的感受也能使人內心平靜,COVID-19疫情只是加劇了生活中的焦慮感,且沒有人能從灰色當中獲得心靈的鼓舞。
從極簡進化成極繁主義的蘋果
另一個趨勢是「極繁主義」。 簡單來說,極繁主義就是站在蘋果極簡美學的對立面 。採用巨型、大膽的形狀,甚至為了恣意表達而採用撞色,而非為了融入或避免冒犯而採用精簡的形態。
但是,忠於極簡的蘋果為何能接受極繁主義呢?其中一個關鍵手段,就是透過裝置的色彩來表達。IMac依然是原來的模樣,不過卻換上了繽紛色彩,讓用戶的視線無法移開。如此一來,用戶馬上就擁有了一台極繁主義的iMac。
蘋果也無法忽視的遊戲美學
當第一次看到蘋果新的紫色鍵盤時,讓人瞬間想到 Logitech 。Logitech去年推出的遊戲產品線就在鍵盤、滑鼠、耳機等新品注入色彩。
蘋果或許不是靠製作遊戲出名,但事實上,它也相當關注遊戲產業。遊戲是蘋果App Store的主要收入來源,佔總銷售額的70%以上。從Apple Arcade訂閱服務,到允許微軟的xCloud遊戲服務登陸iOS,蘋果一直是遊戲玩家的主要目的地。
就目前而言,鮮豔的耳機、彩虹色的LED鍵盤以及賽車風格的座椅,這些遊戲裝置的美學概念並不討喜。但作為一種美學,極繁主義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尤其是那些熱愛觀賞Twitch直播的人。 預計到2026年,遊戲外部設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1億美元 。
色彩豐富的iMac和鍵盤,讓蘋果一腳踏進遊戲玩家所鍾愛的外露美學裡,且不必出賣自己的靈魂(極簡主義)。
重新妝點在家辦公的空間
在疫情期間,人們目睹了一場巨大的轉變,依照防疫政策在家工作,配備新的書桌、隔板、視訊設備以及各種辦公用品。根據報導,去年7月,「辦公桌」是亞馬遜搜尋量第二大的商品,僅次於「口罩」。但是,沒有人會想真的住在辦公室裡,因此需要新的設計來讓工作不再只是工作。色彩豐富的iMac正是一種裝扮空間的手段,透過電腦顏色來表達自身的情緒——徹頭徹尾的快樂。
新iMac系列讓人不禁開始想像,在家辦公將再次變得有趣起來。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責任編輯:文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