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有下一座「護國神山」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表示,從現況來看「難」。尋找最有可能接棒的領域,政府將目光放到了生技業。
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表示,台灣生技界有許多優秀業者,但過去錢都賺得很少,所以產業若想要起飛應考慮「台積電模式」,以「七分經濟,三分研發」來發展;意思是不追求一定要生產「終端產品」,卻能像半導體製程一樣,在每個階段都扮演重要角色。
涂醒哲說,台積電化或台積電模式,指的是從專注研發走到製造優先,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靠產品先賺錢,再投入研發確保領先地位。以COVID-19疫苗為例,雖然鼓勵自有(國產)疫苗很重要,但與國外藥廠合作、學習他們的技術生產外國疫苗,卻能夠馬上就賺到錢。
他強調,像是生物藥品CDMO(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委託研發與代工生產)就很有機會,「你看像台積電做代工有世界第一地位,如果全世界的重要藥物都是台灣製造,誰敢動我們?」
不只郭台銘看好,國發會也挺「CDMO」
位於南港的國家生技園區28日舉行DEMO Day,由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辦,展出各項園區核心設施與COVID-19檢測、細胞治療及精準醫療等上百項技術,更重要的目的是吸引投資資金、人才加入,讓外界看見台灣的生技生醫生態系。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指出,疫情讓台灣的生技資本市場再次活絡,上市櫃及興櫃生技公司市值今年1月達新台幣1.09兆元,是近10年來的第二高紀錄,僅次於2015年的1.14兆元。
他認為,台灣的機會在於能否充分將ICT(資通訊)能力跟生醫專業知識結合,發展各種數位健康的商業模式,應用領域可涵蓋照護健康、慢性病控制、與疾病預防等,同時也包含CDMO在內。
「過去生醫公司常常到臨床二期就把成果賣給國外藥廠,其實是很可惜的事情。」
龔明鑫說,像郭台銘投資台康生技,目的也是希望藉由自己的製造、供應鏈管理專長,替生技領域升級製程與自動化,「CDMO模式的規模化確實可以比較快。」
經濟部工業局統計,2020年全球CDMO市場以亞洲(56%)最重要,接著是北美(22%)與歐洲(14%),其中亞太地區的年複合成長率為8.9%。改從市場規模來看,2019年全球CDMO市場約為900億美元,預計2024年達到1,266億。
龔明鑫強調,政府不斷提升投注在生醫領域的資金,如創業天使、台杉投資都將生醫列為重點項目,「若未來有專門以CDMO公司為標的、鎖定海外市場的基金,政府也會想辦法支持。」他說,「目前生醫股票的市值破兆,看起來已經比較紮實了,接下來就希望產值儘快跟上。」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