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佈了2021財年第二季(2021年1月至3月)財報,繳出營收成長54%的好成績,iPhone 12成功逆轉全球手機市場銷售下滑的頹勢,同時近年在服務領域投注的心力,似乎也正逐漸開花結果。
蘋果在這一季財報中,營收成長成長54%至895.8億美元,遠高於外界預期的773.6億美元,毛利率則持續上升至42.5%,同樣超越預期的39.8%,並高於去年同期的38.3%,使每股盈餘(EPS)達到1.4美元,高於預期的0.99美元。
儘管蘋果這一季的表現,沒有像上一季繳出的千億美元營收那樣奪人目光,但所有業務都繳出兩位數的營收成長,iPhone 12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65.5%,而Mac及iPad甚至有著70%、79%的成長幅度。
研究公司Cross Research分析師克羅斯(Shannon Cross)指出,iPad及Mac幾乎翻倍的銷量,顯示出個人電腦及教育市場的強勁表現,以及蘋果遠超競爭對手掌握供應鏈的能力。
蘋果財務長路卡.梅斯特里(Luca Maestri)表示,本季優秀的表現創造出240億美元的現金流,並給予股東們接近230億美元的回饋,「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將為我們的長期計畫及豐富我們的客戶生活,持續進行投資。」
這一季財報公佈後,蘋果股價也在盤後交易時段上漲約3%。
雖然蘋果並未揭露對下一季表現的財測,但春季發表會甫登場的M1 iPad以及Airtag等產品,都可望帶動下一季營收增長。
投資服務有成,蘋果毛利率創9年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務營收的推波助瀾下,蘋果的毛利率達到了過往9年新高點。本季服務營收較去年同期上升26.6%至169億美元,且毛利率從65%再度上升至70%。
金融服務公司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就認為,目前全球活躍的蘋果設備多達16.5億部,勢必將推動蘋果軟體業務的發展,「這持續成長的龐大用戶群體,會使用越來越多的蘋果服務,促使這高利潤業務有著比硬體業務更高的成長。」
財務長梅斯特里也透露,包括音樂、新聞、遊戲等各項服務在內,蘋果目前總計擁有6.6億付費訂閱用戶。蘋果近期宣佈5年4,3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計畫,也將擴編Apple TV+開發團隊所在的卡爾弗城園區至3,000人以上。
去年蘋果也在軟體服務上踏出一大步,推出訂閱套餐Apple One,以及健身課程服務Apple Fitness+等新產品。過往佛系經營已久的Podcast領域,蘋果也在前陣子的春季發表會上宣佈推出訂閱服務,可享有無廣告體驗及會員專屬內容。
AirPods銷售不如預期?本季穿戴式裝置營收成長趨緩
另外,以往位居營收第三大來源的穿戴式裝置,本季被Mac超越,並且與iPad營收旗鼓相當,成長幅度相對較低。根據《日經亞洲》報導,蘋果已經將2021年AirPods的銷售預估從1.1萬副下修至7,500萬到8,500萬副之間。
有知情人士披露,蘋果計畫將AirPods的產量減少25%至30%,「第二季到第三季初的訂單減少最為明顯,AirPods的庫存量居高不下,需求遠沒有想像中熱烈。」
AirPods需求衰退的主要原因在於,目前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無線藍牙耳機越來越多,三星、華為、小米等廠牌都推出價格更親民的款式,吸引了許多預算不那麼充裕的消費者。
研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利茲.李(Liz Lee)指出,儘管AirPods的出貨量仍在成長,但市占率方面恐怕無法擺脫連年下滑的趨勢,市場競爭越趨激烈。事實上,AirPods市占率也已經從2018年的60%,在2020年下滑至31%。
晶片短缺燒到蘋果,估下一季營收恐下滑40億美元
使各大科技巨擘深感困擾的晶片短缺問題,也同樣衝擊了蘋果的業務前景。儘管蘋果聲稱晶片短缺沒有對2021年第一季的表現造成影響,梅斯特里估計,晶片短缺的問題可能會使今年第二季營收下滑約30億至40億美元(約新台幣830億至1,100元)。
庫克提到,遇上供應難題的並非身為產品核心的先進晶片,而是成熟製程的晶片產品。蘋果以往購入的成熟製程晶片大多是用在資料傳輸、電源管理、音訊解碼等用途上。
「我們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在成熟製程上,不只產業內的同行,許多企業都會用到成熟製程。」庫克表示,他們沒辦法估計市場整體對成熟製程晶片的需求有多少。
4月上旬時,就有消息傳出因為零組件的短缺,使iPad及Macbook的組裝受到了影響。《彭博社》也指出,這次春季發表會亮相的M1晶片款式iPad及iMac,要到5月下旬才會開賣,間隔遠比以往的產品要來得長。
不過與早已因晶片匱乏而哀鴻遍野的車廠相比,蘋果受到的影響仍屬輕微。同日發布財報的福特就坦承,受到晶片荒影響,他們估計第二季產量恐怕將大減50%。
資料來源:Bloomberg、CNBC、蘋果、Nikkei Asia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