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夢要實現了!首富貝佐斯與親弟7月20日太空之旅首航!維珍銀河首航、SpaceX 、藍色起源銀河商戰開打
5歲的夢要實現了!首富貝佐斯與親弟7月20日太空之旅首航!維珍銀河首航、SpaceX 、藍色起源銀河商戰開打

編按:6月7日貝佐斯發Instagram
貝佐斯在Instagram上發佈,他會親自搭乘所創設藍色起源 (Blue Origin) 於7月20日出發的太空旅行,貝佐斯的兄弟馬克貝佐斯 (Mark Bezos)也將隨行,現在開放1位艙位競標,最後得主也將是這趟旅行成員。
貝佐斯在IG表示,他5歲就夢想太空旅行,如今將成真,這趟冒險將與他的親兄弟馬克,也是他最好的朋友一起出發。
藍源5月開放網路競標太空旅行座位門票,來自136國約5200多名網友參與第一輪競標,二第二輪競標預計6月10日止,目前官網公開數據是競標到200萬美元,6月12日將宣佈正式得主是誰。

貝佐斯兄弟.jpg
貝佐斯邀弟弟馬克一起搭乘藍色起源上太空。
圖/ Jeff Bezos Instagram

編按:5月30日更新中國太空觀光計畫
中國有意比照美國企業規劃「太空旅遊」。央視報導,中國長征火箭公司計劃在2024年前執行中國第1個平民太空旅遊計劃,實現短程亞軌道飛行;2035年前實現單次10至20人的長程太空旅遊團。

報導指出,在太空旅遊熱潮下,讓中國國內企業看到商機,而2018年成立的中國長征火箭公司便為此提出上述太空旅遊規劃。

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總裁韓慶平表示,針對太空旅遊項目,需要打造10噸級和100噸級的飛行器。10噸級可搭載3到5名旅客,能享受到約20分鐘的太空體驗。

根據報導,有數據顯示,到2040年,全球包括太空旅遊、太空資源利用及通信衛星等整個「太空經濟」市場規模,可望突破1兆美元(新台幣約27.7兆元),成為中國業者投入太空旅遊的利基。

但有中國專家表示,目前中國太空經濟主要是以商業活動為主,還沒有正式的太空旅遊活動。若中國的太空旅游想得到更大發展,還需要社會力量和市場資本的共同推動。

中國專家認為,太空旅遊不僅是娛樂項目,還可改變人的觀念。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思維格局也會隨之變大,所以太空旅遊並不是純粹的市場或商業問題,實際上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5月23日
太空旅遊公司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今天以火箭為動力,首度從美國新墨西哥州把載人太空船送上太空邊緣。公司還說明年可能啟動太空觀光行程。

「團結號」(VSS Unity)太空船由運載飛機帶到新墨西哥州沙漠上空後,點燃火箭帶著兩名飛行員射向太空。太空新聞網站NASASpaceFlight.com的直播顯示太空船加速上升,隨後又安全降落。

維珍銀河宣布,團結號太空船速度達到音速的3倍、高度略高於海拔89公里,隨後滑經大氣層重返地表。

英國億萬富豪、維珍銀河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說,這次升空和著陸讓年約15歲的公司更逼近商業化觀光飛行。維珍銀河還說,這類行程可能在明年成真。

布蘭森在太空船著陸後不久告訴美聯社:「我們今天朝正確方向邁出驚人一步。這次測試了團隊打造的很多新系統,全都發揮功用。」

Virgin Galactic listing.JPG
Virgin Galactic已經上市。
圖/ Virgin Galactic

維珍銀河執行長柯格拉齊(Michael Colglazier)表示,之後至少還會有2次試飛,日期未定;下次要測試在座艙內載4人升空,之後也會讓布蘭森試飛至太空邊緣。

維珍銀河宣布今天會進行試飛後,本週股價走揚,但仍不足以彌補2月攀頂後的跌幅。一些分析師提醒,由於維珍銀河何時能開始商業運作還不確定,要看到公司獲利,可能還得等上一段時間。

除了維珍銀河,還有少數公司希望透過對太空有興趣的客戶大賺一筆。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9月將送億萬富豪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和幾名平民上太空,預計2022年1月還要把3名商人送上國際太空站(ISS)。

SpaceX
SpaceX將於9月載富豪們上太空。
圖/ 網易科技

電子商務界巨擘貝佐斯(Jeff Bezos)的藍源公司(Blue Origin)則計劃在7月20日,也就是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月週年,進行第一次載人飛行。

維珍銀河過去曾兩次抵達太空,第一次是在2018年12月從加州升空。

亞馬遜公司創辦人貝佐斯旗下航太事業藍源公司(Blue Origin)載人太空船今夏準備升空,太空船首飛座位網路競標,19日下午最高出價來到280萬美元(新台幣7832萬元)。

法新社報導,公開線上競標階段將於6月10日結束,藍源公司將於6月12日舉行最終即時轉播線上拍賣,收益將捐給藍源公司的慈善基金會。

藍源公司預計7月20日從德州西部,發射新謝波德號(New Shepard)可重複使用次軌道火箭系統。

blue origin01.JPG
Blue Origin的首飛座位網路競標已經衝上近8000萬新台幣價格。
圖/ Blue Origin

新謝波德號在沒有搭載人員的情況下成功試飛15次後,這將是2000年創辦的藍源公司首度展開載人太空飛行。

在總共維持10分鐘的太空旅行當中,乘客有4分鐘會停留在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卡門線(Karman line)以上。

火箭升空後,太空艙會與火箭推進器分離,在超過100公里高度將停留4分鐘,在這個期間艙內多達6名乘客能體驗零重力飛行,還可以從太空觀賞地球的弧線。

第一階段秘密競標從5月5日開始,今天展開的第二階段公開線上競標,起標價140萬美元。

藍源公司發言人表示,本次拍賣有來自136國超過5200位競標者參與。

關鍵字: #SpaceX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