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1啟動,集上千家ICT供應商推出全新線上展平台
COMPUTEX 2021啟動,集上千家ICT供應商推出全新線上展平台

科技大展COMPUTEX TAIPEI(台北國際電腦展)主辦單位之一台北市電腦公會(TCA)表示,面對疫情,COMPUTEX 2021特別推出COMPUTEX CYBERWORLD線上展平台,聚集了上千家ICT供應商,超過兩千件科技產品,並有四百則以上影音特輯,提供全年無休線上展覽服務,海內外買主與國內外專業人士,可透過線上商談與媒合功能,跟供應商進行約訪與聯繫,讓商務與採購活動不中斷。

關於媒體問到的COMPUTEX 2021展期,TCA跟貿協兩者不同?COMPUTEX 2021原訂實體展期為6/1-6/4(自COMPUTEX 2021起改為6月第一週的星期二至星期五,依照國定假期前後移動一個禮拜),今年因應疫情改為線上展。以TCA來說,COMPUPTEX CYBERWORLD是365天不間斷的線上展,但因應6月是買主關注COMPUTEX的高峰期,會特別在6/1-6/30這段時期舉辦線上活動,也建議廠商可利用這段時間多加上掛新產品。並推出即時通功能,讓廠商與買主有更緊密的聯繫機會。COMPUTEX FORUM 2021則是在6/1-6/3線上首播,論壇影片在線上播放之後,並不會在論壇結束後而馬上下架,有興趣之業者隨時都能在線上觀看。

TCA指出,今年COMPUTEX 2021主題聚焦5G、Edge AI、IoT、電競、未來車用科技、高效能運算(HPC)、資安、健康照護與新創等九大科技趨勢,邀請宏碁(Acer)、威剛(ADATA)、Arm、華碩(ASUS)、友達(AUO)、台達電(Delta)、精英(ECS)、佳世達(Qisda)、微軟(Microsoft)、神通資科(MiTAC)、微星(MSI)、和碩(PEGATRON)、力積電(Powerchip)、趨勢科技(Trend Micro)等近30位產業知名人士為台灣資通訊產業讚聲,歡迎海內外買家與台灣供應商互動,共同參與COMPUTEX CYBERWORLD!

0526-01-近30位產業知名人士為台灣讚聲,COMPUTEX 2021線上展會全面啟動!COMP
圖/ COMPUTEX

COMPUTEX 2021科技年度盛會6月1日登場,COMPUTEX FORUM 2021同步亮相

TCA表示,COMPUTEX TAIPEI 2021將以為期一個月的科技年度盛會舉辦,時間為6月1日到6月30日,包括年度科技論壇、專家觀點影音、廠商新品發表、線上商務媒合等活動,讓全球科技產業在六月時期將目光聚焦在COMPUTEX。

COMPUTEX 2021年度重頭戲COMPUTEX FORUM 2021,也將在6月1日到3日進行線上直播,聚焦未來車用科技、半導體、AIoT、5G通訊、資安與新創創業等趨勢,有近40場次、60位以上科技大廠與重量級講師發表專家觀點,歡迎海內外科技產業、專業人士、新創業者、創投業者上網預先登錄,以便能準時線上收看!

0526-03-COMPUTEX 2021特別推出COMPUTEX CYBERWORLD線上展平台,
圖/ COMPUTEX

多家科技大廠COMPUTEX CYBERWORLD線上平台發表影音產業觀察,解析台灣產業競爭力

COMPUTEX 2021線上展會正式開展前,TCA邀請多家科技大廠在COMPUTEX CYBERWORLD線上平台發表產業觀察,包括友達(AUO)、和碩(PEGATRON)、力積電(Powerchip)、趨勢科技(Trend Micro)、宏碁(Acer)、華碩(ASUS)等,讓海內外買主了解台灣科技產業優勢。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同時也是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以COMPUTEX主辦單位身分發言,邀請國外買主透過COMPUTEX CYBERWORLD與台灣廠商線上洽談,也歡迎海內外專業人士,共同參與6月1日到3日將在線上舉辦的COMPUTEX FORUM 2021年度科技論壇。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在產業觀察影片中表示,台灣具備了電動車電控等相關技術的優勢,包括車用晶片與電控行車輔助系統,因此在全球的電動車產業發展過程中不會缺席,更歡迎全球智慧汽車產業與台灣產業合作,共同構建新的生態供應體系。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在影片中指出,2021年是半導體晶片缺貨的一年,因為5G、AI、AIoT,還有汽車用電子通通突然需求增加。以5G手機為例,晶片使用數比4G在每一台手機增加5倍,所以所需晶片數量更多,而且包括感測器與low-density MCU也都需求大增,讓半導體晶片缺貨壓力更大。

趨勢科技總經理洪偉淦在影片中表示,台灣是全世界被駭客網路攻擊密度排行前幾名,在充份人才的資源及實戰經驗的雙重背景之下,讓台灣在資安產業的發展上,具備有全世界其他國家沒有的獨特優勢。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以台灣科技廠商多元發展搭上全球數位轉型列車為方向,分享宏碁本身產業升級達到全球前五大的電腦品牌的經驗,並點出科技與資安是數位轉型必備工具,宏碁旗下的多元產業引擎,將能協助全球企業加速數位轉型。

華碩共同執行長胡書賓,則從品牌為科技大廠技術價值與研發實力展現之面向,分享華碩如何以「追尋無與倫比」能量,讓華碩成為全球最受推崇的創新領先技術企業。

COMPUTEX CYBERWORLD已正式上線,歡迎海內外買主與國內外專業人士,可透過線上商談與網路媒合服務,跟供應商進行約訪與聯繫,讓商務與採購活動不中斷。

關鍵字: #COMPUTEX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掃地機器人到智慧座艙,凌陽科技C5晶片如何在AI時代掌握邊緣算力主控權?
從掃地機器人到智慧座艙,凌陽科技C5晶片如何在AI時代掌握邊緣算力主控權?

掃地機器人也會說話嗎?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它不只會自動導航和避開障礙物,還能經由辨識主動發問:「前面是水漬,要幫您拖乾嗎?」這不再是實驗室裡的遠景研究,而是IC設計大廠凌陽科技即將推出的C5平台晶片技術中,正準備實現的日常智慧場景之一。

創立於1990年的凌陽,從消費性多媒體IC設計起家,逐步拓展至車用數位影音、沉浸式聲學系統單晶片等領域。近年來,凌陽提出「C+P Plus 1」的晶片架構策略—也就是以核心運算晶片(Computing, C Chip)加上外部裝置(Peripherals, P Chip),形成一個策略性整合的應用單元(Plus 1),形成模組化、可客製的系統解決方案。這樣的設計方式,不僅能透過先進製程打造更小、更有效率的小晶片(Chiplet),還能透過與生態系夥伴共研周邊模組,降低創新應用的門檻,加快產品落地速度。

這樣的晶片模組策略,展現出凌陽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洞察,也顯示在 AI浪潮的趨勢下企業的積極轉型。而如今打造C5平台的能力,正是建立在 C3平台的技術累積與經驗之上。

讓機器「看得見」,C3平台打開邊緣AI應用之門

C3平台具備 AI 影像辨識能力,應用於智慧設備場景。
C3平台具備 AI 影像辨識能力,應用於智慧設備場景。
圖/ 數位時代

「C3的任務,是要讓機器能看得見,」凌陽產品總監黃興生如此定義這款SoC晶片的角色。他表示,C3 平台是一款整合AI加速器的影像處理系統單晶片(SoC),具備即時辨識功能,能運行CNN(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等深度學習模型,適用於智慧相機、掃地機器人、安防設備等場景。透過感測與辨識畫面中物體、人臉、動作等關鍵資訊,C3讓終端設備不只是可以看見,還能提升裝置主動判斷能力還具備判斷的能力,像是避障、偵測跌倒等功能。

凌陽當初推動C3平台的關鍵決策,來自對邊緣AI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AI技術正從單純的資料擷取,邁向即時決策的全新階段。與其將大量影像資料傳回雲端進行處理,凌陽選擇在裝置邊緣端直接完成分析,不僅大幅提升反應速度,也確保資料安全性與隱私。

這項技術路線不僅展現凌陽在AI應用上的前瞻佈局,更幫助品牌客戶打造具備差異化的智慧產品,為其搶占市場先機。C3平台目前已廣泛應用於IoT、長照與消費性電子等領域,讓凌陽在相關市場搶得先機。

然而,隨著語音助理與生成式AI技術的迅速崛起,凌陽也意識到僅具備影像辨識與判斷能力的C3,已難以滿足未來市場對「互動性」與「理解力」的高度期待。下一代晶片勢必得導入語言理解與生成能力,才能真正滿足客戶對於AI在各場景應用的想像。

早在2023年中、全球掀起ChatGPT與大模型熱潮之前,凌陽就已開始密切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趨勢。當時,凌陽團隊在分析C3平台的市場反饋時,發現儘管機器已能「看懂」影像,卻仍無法「聽懂」語言、更無法「理解」使用者的真實意圖,導致智慧裝置的互動體驗始終停留在被動回應的階段。

用C5迎戰AI互動時代,從晶片到平台加速少量多樣的AI應用

「下一代AI晶片,不該只是影像辨識的機器視覺工具,而應該是一個能『理解場景、理解語意』的互動平台,」黃興生回憶道。正是在這樣的思維驅動下,C5平台的構想逐步成形。

但這項轉型也意味著凌陽必須面對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為了支援大型生成式模型運算,晶片所需的記憶體頻寬從過去的10GB/s躍升至100GB/s以上,晶片面積、功耗與資料搬運效率都成為設計瓶頸。開發C5所需的資源與技術複雜度,遠超以往,這已不再是單靠企業內部團隊即可獨力完成的任務。

因此,凌陽科技決定參與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的「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稱「晶創IC補助計畫」),藉由政府資源挹注,加速推動C5晶片架構的研發、IP整合及場域驗證工作。在本計畫的支持下,凌陽成功建構完整的SDK(軟體開發工具包)工具鏈、模組化平台與開源開發架構,同時擴編軟體開發團隊。「與其說C5是一顆AI晶片,更貼切地說,它是一個完整的開發平台。」黃興生表示。

面對AI應用「少量多樣、快速導入」的市場特性,C5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模組化、可擴充的開發平台。凌陽同步提供韌體、SDK、開發板與可視化工具鏈,並開放原始碼,協助不同領域的業者依場景快速部署。比起 C3強調即時影像辨識的單點功能,C5進一步整合語音輸入、自然語言處理(NLP)與大型視覺語意模型(VLM),具備情境推論與語音互動的能力——讓機器從「能感知」真正走向「能理解」。

舉例來說,在C3的掃地機器人應用中,晶片可辨識障礙物與髒汙物並繞開它們;但在C5平台上,同樣的機器人不僅能看到,也能主動提醒使用者:「前方髒汙,是否需要啟動拖地模式?」或依據內建情境判斷,自主決策是否清理,並提供語音互動回饋。而在長照場域中,則能透過語音確認長者意識狀況,例如在偵測跌倒後主動詢問:「您還好嗎?需要我幫忙聯繫照護人員嗎?」

凌陽產品總監黃興生展示C3平台,奠定了推動 AI 視覺晶片C5平台的基礎。
凌陽產品總監黃興生展示C3平台,奠定了推動 AI 視覺晶片C5平台的基礎。
圖/ 數位時代

目前C5已完成初步晶片架構設計,預計將於2026年第二季投片,並於2027年進入應用導入階段。凌陽同步規劃將C5平台推廣至智慧座艙與工業機器人等領域,結合車內語音控制、駕駛監控與乘客情緒辨識等功能,打造真正具備語音理解與空間感知能力的智慧終端。「AI晶片的競爭力,不再只在於速度與功耗,而在於能否真正理解使用者與環境。」黃興生強調。 C5 不只是凌陽邁向 AI 世代的關鍵一步,更代表台灣 IC 設計產業朝整合平台與價值鏈重塑的重要實踐。。當晶片能讓終端設備具備說話、回應與推論的能力時,象徵的將不再只是技術進化,更是人機關係的重新定義。

|企業小檔案|
● 企業名稱:凌陽科技
● 董事長:黃洲杰
● 核心技術:車用智能座艙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無線音頻系統、家用影音娛樂系統與Edge AIoT小晶片等產品之研發。
● 資本額:新台幣59億8000萬元
● 員工數:320人

|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簡介|
在行政院「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政策架構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透過推動「驅動國內IC設計業者先進發展補助計畫」,以實質政策補助,引導業者往AI、高效能運算、車用或新興應用等高值化領域之「16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或「具國際高度信任之優勢、特殊領域」布局,以避開中國大陸在成熟製程之低價競爭,並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