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SPAC之王」稱號的創投家帕利阿皮蒂亞(Chamath Palihapitiya),本週又催生了一起新的SPAC上市案。金融理財公司SoFi與帕利阿皮蒂亞的空殼公司IPOE合併在那斯達克上市,亮相首日股價上漲了12%。
包括這起上市案在內,帕利阿皮蒂亞已經在近兩年推動了至少4起SPAC,包括太空旅行公司維珍銀河、房地產交易平台Opendoor、AI醫療保險公司Clover Health都是在他的操作下進入股票市場。
SoFi曾獲得軟銀、Silver Lake等創投公司的投資,在上市前估值為57億美元,而這次交易令SoFi估值再度上升至86.5億美元。上市首日股價便上升約12%至22.65美元。
用戶飆升近一倍,SoFi要打造一站式金融平台
SoFi成立於2011年,最初是間經營學生貸款服務的新創公司,不過隨著業務範圍擴張,如今也推出線上投資平台、支票帳戶、保險服務、金融信用監管甚至密碼貨幣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我們是唯一能在一個平台滿足你所有金融服務需求的公司。」SoFi執行長安東尼.諾托(Anthony Noto)表示,「很多人都說要擴大產品陣容,但只有SoFi真正做到了。」
SoFi認為,當消費者利用的各種金融服務,都在同一個平台、同一個服務方時,會擁有更好的效果,因為許多財務分配的決策都是相輔相成的。
雖然與真正的金融巨頭相比,SoFi自豪的多元化服務或許並不是多麼稀罕,但SoFi的特點在於他是一間以行動服務為主的線上金融機構,對不適應傳統金融業者作法的年輕人來說,SoFi是相當有吸引力的一項服務。
SoFi在去年第四季擁有185萬會員,較前一年同期成長了90%。同時會員們也總計開通了250萬種金融產品,也較前一年同期的120萬有著一倍以上的成長。至於SoFi口中的會員,則指的是所有開通金融帳戶、使用借貸服務的用戶。
SoFi預估2021年營收將可以達到10億美元,較去年成長60%,並看好2025年營收可提升至37億美元。SoFi也仍在鉅額的虧損當中,2020年前9個月便虧損約1.4億美元,但他們有信心在2022年縮小虧損,並在2023年正式獲利。
另外,SoFi也是少數希望獲得銀行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目前仍在申請當中。諾托解釋,一旦獲得牌照他們能自行承擔更多職務而不必與外部合作,並獲得更低的利率、也意謂著更低的經營成本。
客戶忠誠度不高、競爭者強悍,SoFi能否脫穎而出還是未知數
只不過,SoFi能否兌現盈利或許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儘管他們將未來寄託於快速成長的會員人數,但年輕人對金融機構並沒有忠誠度,只有更好、更優質的服務能獲得他們的青睞。
且金融科技領域的競爭對手也非常眾多,如Robinhood、Square、PayPal等公司都在金融領域發展出一席之地,且不斷拓展業務範疇爭取更多用戶,有一天很可能就會面臨直接的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帕利阿皮蒂亞也曾在推特上發文抨擊Robinhood遊戲化股票市場的作法,呼籲用戶們應該刪除這款App,改為使用SoFi作為替代。Robinhood也即將在6月以IPO的形式進入股票市場,目前估值117億美元。
資料來源:Bloomberg、Forbes、MarketWatch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