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網路取代馬路!遠傳展示5G遠距診療成果,井琪:山區居民壽命短是悲傷的事實
04

靠網路取代馬路!遠傳展示5G遠距診療成果,井琪:山區居民壽命短是悲傷的事實

智慧醫療是5G發力的重要領域,目前遠傳投入「遠距」診療的基礎建設,協助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鄉,已有初步的成果。

「在台灣約有12%的人口,約270萬人住在醫療資源不足之處。且山地原住民鄉的平均壽命,低於全台平均10年。」這是遠傳總經理井琪於Computex上分享5G遠距診療應用時提到的背景數字,她感嘆,「這是真實,卻也讓人悲傷的事情。」

台灣5G在去年7月開台,至今約有200萬用戶,也在研調機構OpenSignal的調查中,獲得全球5G下載速度第二,僅次於南韓的成績。隨著5G的發展,高傳輸量、低延遲等特性,也在遠距診療時派上用場。

遠距診療,就像「網路取代馬路」

「遠距診療有點像是網路取代馬路的概念。」遠傳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經理陳國正說,之所以會這樣講,是因為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很大一部分的挑戰在於交通問題。舉例來說台東南北兩端的距離長達173公里,而綠島、蘭嶼甚至要搭飛機或乘船才能前往醫院。對於居民來說,就醫不只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在經濟上也會帶來負擔。

遠傳Computex
遠傳所建置的5G診療平台,串接台東的衛生所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花蓮慈濟醫院,使居民能就近在衛生所就能看病。
圖/ Computex

延伸閱讀:助桃署醫追蹤COVID-19確診患者血氧量!華碩智慧醫療裝置新品齊發,將推貓狗版手持超音波

遠傳所建置的5G診療平台,串接台東的衛生所與100公里外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花蓮慈濟醫院,使居民能就近在衛生所,與遠端的專科醫師視訊看診、醫學影像即時傳輸、專科醫師即時判讀,所有端對端都透過5G整合在這個平台,上線至今已經服務超過2,200人。

「我們討論的遠距診療,不是一個醫生對一個病患,而是多對多連結,在醫學中心的醫生也能隨時加入討論。另外,以MRI(核磁共振造影)來舉例,在4G時代也可以拍、可以傳,但是一次拍的量很大、又需要高解析度,5G就能解決這些大量資料的傳輸問題。」井琪說,導入5G,能夠讓遠距診療的品質有不小的提升。

遠傳另一個遠距診療的案例,則是於新北市石碇、萬里啟用全台第一個5G糖尿病連續式遠距醫療照護服務,由於糖尿病患者併發症較多,需要專科醫師診斷,而偏鄉資源不足,透過遠傳自行開發的遠距診療平台,則可讓醫學中心的專科醫師及醫療資源,包括眼科、新陳代謝科、個案管理師、營養師,能夠不受限地理位置服務新北市的偏鄉民眾。

展望未來:高齡化社會更需要遠距診療

而近期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也誕生了許多「零接觸」的需求,遠傳也協助亞東醫院推動通訊診療門診服務。「我們不想形容這是一個好機會,但確實是提升醫療普及的好時機」,井琪說。

而遠傳一年多以來就已經累積了許多遠距診療系統導入與運用的經驗,原先運用於台東的遠距診療,在衛福部大力推動和政府法規鬆綁之下,逐漸佈局全台灣的偏鄉。遠傳也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在都會區也能使用遠距診療並有健保給付。

遠傳投入遠距診療,除了是為了找尋更多5G的應用場景、協助偏鄉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為了未來做準備,「人口的老化比基礎建設還快。」井琪說。

預計2026年,台灣的65歲以上人口將達20.6%,進入超高齡社會,更少的年輕人要照顧更多的老人,會出現比現存更嚴重的長照問題,屆時在都會區也同樣會面臨更多的醫療照護問題。從現在開始練兵,才能在台灣前進超高齡社會的過程中,路途不至於太顛簸。

最新6月號雜誌《高價值企業100強》:傳送門
零接觸電子雜誌訂閱:傳送門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COMPUTEX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