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美國在地供應鏈!白宮檢討報告指:美國應與台灣、日本、南韓攜手研發晶片
鞏固美國在地供應鏈!白宮檢討報告指:美國應與台灣、日本、南韓攜手研發晶片

根據白宮週二(6月8日)發布的檢討報告,美國商務部指出,針對半導體製造領域所進行的大規模公共投資讓韓國、台灣企業得以超越美國公司。

美國商務部分析全球晶片供應鏈後發現,台灣提供的晶圓廠補貼包括:50%的土地成本、45%的建廠和設施成本、25%的半導體生產設備成本,外加研發投資和其他獎勵措施。

據估計,這些獎勵與補貼相當於將晶圓廠總擁有成本降低了大約25-30%。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預估,台灣邏輯晶片生產倘若中斷、可能導致相關電子裝置製造商損失將近5,000億美元的營收。

全球多數最先進的晶片生產設施都位於受地緣政治和地質風險影響地區,許多廠房位於中國、台灣境內,這讓全球晶片業面臨地緣政治行動的巨大風險,即便是輕微的衝突或禁運也可能立即對美國造成重大衝擊,並對美國供應鏈韌性產生長遠影響。

SIA指出,半導體業每份直接工作預估會產生4-5份間接工作,擴大美國產量將有助於確保維持國內核心熟手,缺乏尖端技術產能可能會導致美國工程師缺乏高階製程經驗,進而讓美國喪失晶片設計的領導地位。

這份報告提到,英特爾(Intel)晶圓廠7奈米製程預估最快在2023年才能進入量產階段。

延伸閱讀:投入520億美元加速發展半導體!美通過《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強化技術對抗中國

NSCAI:建議促成台灣等盟國投資美企

白宮透過檢討報告指出,美國可以與台灣、歐洲、日本和南韓等已簽訂科技協議的主要合作夥伴進一步探索晶片相關研發機會,匯集多國資源有助於提振研發投資並將投資風險分散到各國。

Thomson Reuters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一表示,美國正與台灣就貿易投資框架協議進行對話(或很快將進行對話),這些對話應該開始了。

根據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發布的756頁最終完整報告,美國財政部應優先考慮與五眼(Five Eyes)情報共享夥伴、日本、南韓、印度、以色列、新加坡、台灣和歐盟接觸,促成盟國投資美國高科技公司。

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發布的研究報告,截至4月30日為止全球晶片短缺對美國169個產業造成某種程度的直接衝擊。

最新6月號雜誌《高價值企業100強》:傳送門
零接觸電子雜誌訂閱:傳送門

本文授權轉載自:MoneyDJ理財網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半導體產業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