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搶吃853億美元生意,槓上印度在地霸主!電商巨頭哪些攻勢引爆零售業大矛盾?
亞馬遜搶吃853億美元生意,槓上印度在地霸主!電商巨頭哪些攻勢引爆零售業大矛盾?
2021.06.11 | 新零售

47歲的新德里居民Rani Pillai最近發現,亞馬遜與她最喜歡的雜貨店Big Bazaar發生了一場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衝突。

Pillai是一名退休的護士,經常去Big Bazaar購物——這是一家零售超市,坐落在新德里東部一個社區的地鐵站下。在去年印度疫情封鎖期間,她曾嘗試過網購,但她認為購物體驗完全比不上Big Bazaar:罐裝的芒果泡菜和義大利麵醬擠在一起,大包裝泡麵堆放在印度香米旁邊,那是令她安心的感覺。

「我喜歡看到實體物品,」Pillai說,「在這裡,我可以在購買前先看看產品。」

Big Bazaar
圖/ 截圖自Twitter

延伸閱讀:連貝佐斯都親自拉攏老闆,「柑仔店」如何成為印度零售戰決勝點?

亞馬遜向印度零售巨頭宣戰

Big Bazaar是印度公司Future Group旗下的超市,作為印度的零售巨頭,Future Group在印度400座城市內擁有1,500家超市、小吃店和服飾店。對於想在印度快速成長的電商市場分一杯羹的公司來說,這種實體店的經營模式非常誘人——其中包含亞馬遜。

亞馬遜在印度押下了重本, 其銷售額已佔全印度電商銷售額的近三分之一

兩年前,這家美國科技巨頭出資2億美元,獲得了Future Group零售資產的優先購買權,透過精心設計的交易規則,亞馬遜得以巧妙地繞開印度政府對外國企業參與當地經濟活動的限制。

shutterstock_1024344034_online shopping.jpg
圖/ William Potter via shutterstock

但亞馬遜的迅速擴張阻礙了印度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公司之一——Reliance Industries的發展。Reliance Industries由印度電信、能源和製造業大亨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所控制。去年8月, Reliance達成了一項協議,以3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Future Group

目前,亞馬遜正試圖透過新加坡的仲裁程序來阻止這筆交易。這場商界爭鬥已波及到印度法院: 亞馬遜要求印度最高法院暫停該交易,直到新加坡仲裁完畢

儘管印度近期遭受第二波疫情的沉重打擊,然而一旦疫情結束,印度的商業市場仍擁有巨大的成長潛力——不斷成長的網路使用者和其驚人的消費能力,與中國非常相似,印度也因此吸引到眾多科技巨頭的關注。

Forrester Research預計, 到了2024年,印度線上市場的價值將達到853億美元 。Facebook、沃爾瑪和其他公司也加入了亞馬遜的行列,在印度大舉投資。

雖然網路零售的整體規模不大,但其市佔率正在不斷成長。目前,印度民眾主要網購的商品類別為時尚產品和手機,而實體連鎖店有望成為進軍電商的重要跳板,這點與亞馬遜先前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在全美建立零售業務的原因有諸多相似之處——線下零售店既能成為區域配送中心,也可以為品牌帶來更高的客戶認知度、保持與供應商的良好關係。

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Satish Meena表示:「 這是一場以數十年為週期的長期競賽 。」

Reliance Industries
圖/ 截圖自Facebook

印度政府成了跨境電商的發展阻力

然而,亞馬遜和其他跨國企業發現,這場比賽變得愈發激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與其內閣正在極力煽動民眾的排外情緒,這也是發展本土製造業、網路等產業運動的部分策略。

儘管表面上,印度政府對亞馬遜與Reliance的競爭保持沉默,但政府官員卻在各方面對亞馬遜悄悄施加壓力。印度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和印度執法局(Enforcement Directorate)正在依亞馬遜涉嫌違反印度外國投資法展開調查;此外,亞馬遜和沃爾瑪旗下的Flipkart被迫捲入了一場法律訴訟戰,目的是阻止印度反壟斷監管機構——印度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 of India)對其銷售行為展開正式調查。

亞馬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認真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和政策」,試圖阻止Reliance與Future Group的交易,僅出於捍衛公司的正當權利。

在提到印度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時,亞馬遜則表示:「 我們對那些旨在創造不公平競爭環境、影響外國公司在印度直接投資的政策動機感到失望 。」

延伸閱讀:Google加速進軍電商!靠全方位生態系「套牢」消費者,迎戰強敵亞馬遜

2018年,印度政府頒布了一項法律,規定外國電商企業只能作為中立市場,由入駐的獨立商家販售產品。印度政府表示,這一規定將透過限制亞馬遜等平台銷售自營產品的能力來保護本土企業的發展。若嚴格遵守這項法律,亞馬遜就不能在自家平台上銷售熱門的Echo音響設備。

印度政府並不是唯一一個對亞馬遜的潛在威脅感到擔憂的國家,美國和歐洲官員也逐漸對亞馬遜的商業行為有些詬病。儘管如此,這項法律仍被廣泛解讀為有利於穆克什.安巴尼進軍電商。

專注於零售和消費產品的管理諮詢公司Technopak Advisors,其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阿爾溫德.辛格哈爾(Arvind Singhal)表示:「印度零售業的外國投資法在頒布之初就不具任何意義,現在也依舊如此。 這些法律是以保護本土中小企業的名義,來促進大型企業的發展 。」

亞馬遜、Future Group,誰能成為印度零售贏家?

在這樣的環境下,亞馬遜不得不選擇與Future Group達成一項協議,雙方同意若印度放寬其零售法規,亞馬遜可以選擇在印度的實體店擴張,並允許亞馬遜利用Future Group的線下商店作為配送中心,為網購商品的顧客運送新鮮水果和蔬菜——在兩家企業的矛盾爆發之前,印度顧客還可以在亞馬遜應用程式上從Big Bazaar訂購蔬菜。

但安巴尼的Reliance集團也瞄準了這塊市場。在收購Future Group後的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上,Reliance財務長迪尼希.塔帕爾(Dinesh Thapar)談到了將線下商店作為配送中心的類似策略。塔帕爾在電話中表示,收購Future Group之前,Reliance就已利用自家的商店佈局,確保超過90%的線上訂單能在6小時之內送達。

可以預見,無論是Reliance或亞馬遜,一旦成為最終贏家,就能享有印度電商市場的巨額利潤。獨立技術分析師Arun Mohan Sukumar表示,電商生態系統為致力於支付、物流、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中小型新創企業創造了發展機遇,而印度政府的法律可能會影響這個結果。

若政府決定在電商領域中選出一個『贏家』,那最終無可避免地會出現一家企業獨大、壟斷的局面 。」Sukumar說。

爭端暫時落幕,而在Big Bazaar的通道裡,Reliance生產的商品被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過去6個月裡,我們開始儲備更多Reliance生產的零售品,」Big Bazaar負責雜貨區的員工Ridh Nath說。

Nath表示,他最初對各種媒體報導感到不安,「但上司告訴我們不要擔心,把重點放在用心服務客戶上,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
責任編輯:文潔琳

關鍵字: #Amazon #零售業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