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政府近來鼓勵美國科技產品回到本土發展,但美國晶片製造大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仍維持在亞洲的投資,宣布將在新加坡新建製造工廠,預期2023年開工。
格羅方德看好全球晶片需求持續成長,將投資60億在全球擴張產能,希望滿足更多訂單的需求,與台積電、三星等代工廠分食需求旺盛的晶片代工訂單,因此新廠房將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合作開發,並由忠實客戶共同投資,投資金額超過40億美元。
半導體晶片在全球短缺,嚴重影響汽車、消費性電子等產業得營運和發展。格羅方德執行長湯姆·考菲爾德(Tom Caulfield)表示,格羅方德在新加坡新廠所製造的晶片,將能滿足包括汽車、5G行動產業和安全設備領域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同時格羅方德也與部分客戶簽署了長期合約。
新加坡經濟發展委員會主席Beh Swan Gin表示半導體產業是新加坡製造業的重要支柱,而格羅方德選擇在新加坡投資設廠,證明了新加坡作為先進製造和創新的全球節點的吸引力。除了Beh Swan Gin之外,包括新加坡交通部長S Iswaran以及擁有格羅方德的穆巴達拉 (Mubadala) 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繼集團執行長Khaldoon Khalifa Al Mubarak等都出席了新廠的虛擬奠基儀式。
格羅方德目前在美國和德國、新加坡均有設廠,主要為AMD、高通和博通產品進行代工。由於全球晶片短缺,再加上美國總統拜登年初上任以來鼓勵美國科技產業加重「美國製造」,格羅方德今年陸續投資數十億美元擴建新廠、升級設備、提升產能。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格羅方德目前在晶片代工產業的市占與聯電同樣約為7%,次於台積電(TSMC)的56%及三星的18%。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