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六大綠能買主,四家是科技大廠!矽谷巨頭錢潮湧進再生能源市場
全球六大綠能買主,四家是科技大廠!矽谷巨頭錢潮湧進再生能源市場

為了確保耗電的數據中心能有足夠電力,科技巨擘啟動綠電搶購戰。這讓科技大廠成了形塑再生能源市場的要角,一些業者指出,企業資金比政府補助更重要。

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科技巨頭動用傲人財力,以空前規模資助太陽能、風能等綠能項目。部分永續能源業者說,科技業者願意提前付款,同意簽署合約以特定價格長期購買綠電,讓企業成了再生能源投資的主要推手,地位比政府補助更重要。谷歌能源主管Michael Terrell直呼:「這幾乎像是清淨能源的奔湧潮(stampede)」

BloombergNEF資料顯示,根據公開揭露的再生能源採購協定,綠能的全球前六大企業買主中,有四家是科技大廠,包括亞馬遜、Google、Facebook、微軟。上述業者累計採購了25.7 GW的綠電、佔全球企業總購買量的25.7%。亞馬遜是全球綠電的頭號企業買主,23日該公司才宣布,將在全球14家新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購買1.5 GW的電力。亞馬遜計畫2025年時,全數改用綠電。

再生能源開發商表示,科技大廠拼命買綠電,鼓舞其他企業跟進,帶旺購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PPA)需求。業者說,綠能項目的前期投資所費不貲,要好幾年才能回收成本,除非該項目有錨定買家承諾買進大量電力;不然的話,銀行通常不願融資,而且就算放款,也會開出較嚴苛的條件。

RTS1TLWJ_再生能源
圖/ REUTERS

亞馬遜答應向西班牙5家太陽能發電廠購電,數家科技巨頭也想簽定新約。再生能源商Encavis的Martin Scharrer說,他們與所有相關企業洽談。Scharrer先前和亞馬遜敲定了西班牙塞維亞(Seville)光電廠的購電合約。

拜登基建利多 助美擺脫化石燃料

不只企業,拜登政府也力推綠能。華盛頓郵報、Solar Power Wolrd先前報導,3月31日美國總統拜登公布了基礎建設方案,他要運用聯邦政府的力量和資源,介入電力市場、加速發展太陽能和風能,協助美國加速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拜登綠能計畫的重心是創立全國標準,要求公用事業商供電時,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使用綠能的比重將隨著時間增加,要讓美國在未來15年逐步減用煤炭、天然氣、石油。儘管美國有30個州已經要求電廠使用綠能,拜登方案是好幾個世代以來,聯邦政府對電力產業最全面性的介入。

拜登政府的氣候變遷計畫顧問Tom Steyer高呼,此一計畫是美國能源軌跡的「轉捩點」(inflection point)。

本文授權轉載自:MoneyDJ

責任編輯:郭昱彣、蕭閔云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迎接AI代理時代,中國信託3大策略重點加速金融轉型

台灣年度AI盛會「2025 AI TAIWAN未來商務展」日前圓滿落幕,展會期間同步登場的「2025 AI TAIWAN國際趨勢高峰論壇」也吸引來自產官學界的高度關注。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時指出,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全球產業版圖,台灣正站在這場關鍵變革的十字路口,必須積極布局。

「我們已在硬體供應鏈上打造出一座堅固的山頭,接下來,台灣更要以AI與軟體應用為核心,開創下一座新高峰,讓台灣持續站穩世界舞台。」蕭美琴強調。

AI應用邁入「代理時代」,大量數位員工走進職場

目前,AI應用的發展已從單純的聊天問答與內容生成,邁入全新的「代理時代」。Google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說明,所謂AI代理(AI Agent),不僅能理解與回答問題,更具備推理、規劃甚至執行任務的能力。像是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服務,或Amazon的倉儲與送貨機器人,都意味著AI不再只是螢幕中的語言模型,而是直接參與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取代部分白領工作,成為職場上的虛擬同事,舉凡代理撰寫軟體程式碼、產出研究報告等任務,AI都能勝任。

受邀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的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對此趨勢也有相同見解。他預期,未來金融職場將迎來大量數位員工,AI角色亦將從過去的助理定位,躍升為具備博士班水準的專業夥伴,全面協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生產力。

事實上,為了迎接這股變革浪潮,中國信託早在2018年便前瞻性地成立AI實驗室,積極借鏡國際金融業的成功經驗,推動各項AI專案。這項超前部署的策略,也讓中國信託成為台灣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展現其在AI創新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國信託金控
首家連續四年榮獲《Global Finance》雜誌「全球傑出金融創新實驗室」殊榮的金融機構_中國信託金控,受邀分享AI創新應用領域的經驗與策略。
圖/ 數位時代

中信AI發展策略的3大核心重點

進一步探究中國信託金控的AI應用發展策略,可以歸納出3大核心重點。

第一是採取「導入通用工具+自建AI模型並行」的雙軌推動模式。目前市面上由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提供的AI工具已相當成熟,如:語意搜索、摘要總結、內容生成等工具,只要確保符合資安與內控標準,即可快速導入與應用。此外,針對中信獨有的經營Know-how、產品知識、關鍵決策能力等核心競爭優勢,則透過自建AI模型的方式內化至系統中,藉此強化差異化競爭力,與通用工具形成有效互補。
第二為打造AI賦能的企業文化。賈景光強調,推動AI賦能,絕非單純的技術導入專案,而是一場全方位的企業文化變革,必須由高階主管帶頭學習與使用AI,再結合員工教育訓練、不定期內部應用成果與外部趨勢分享、建置學習資源庫、以及Prompt Engineering的技巧養成與實戰演練等方式,循序漸進,逐步型塑出AI賦能的企業文化。

尤其考量到「如何下正確指令」(Prompt Engineering)是AI效益最大化的關鍵,中國信託也將內部累積的指令設計技巧與應用實例,整理為知識庫,讓全體員工得以共同學習、快速上手,加速落實AI於日常工作中。目前,中國信託金控已經盤點出超過200個AI應用情境,協助員工有效提升40%至70%生產力。

第三則是鎖定關鍵應用場景、最大化AI導入成效。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關鍵議題,企業在導入AI時應回歸業務本質,從產業策略與關鍵流程出發,找出痛點並對症下藥,才能創造出AI應用的最大價值。

中國信託金控
中國信託金控資訊最高主管賈景光,開場時提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很大的比例都與AI有關。
圖/ 數位時代

像中國信託便聚焦於優化客戶體驗、提昇內部效率與風險管理3大金融業核心議題,發展相關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已實現70%的客戶詢問可於1秒內快速回應、自主研發的AI模型能主動偵測並攔截可疑交易,2024年累計成功阻擋的詐騙金額已達8.4億元新台幣,為客戶資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內部AI應用已小有所成,如今,中國信託正積極邁向產業共創階段,並響應金管會倡議成立的「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擔任「金融科技應用研發工作圈」的首屆召集人。透過聯合學習、金流履歷、資料整合等方式,研發可以解決金融業共通性問題的AI相關應用,如 : 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建構全國性金融同業防詐平台,以科技精準阻詐、達到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目的。賈景光強調,唯有打破單打獨鬥,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AI應用實力,真正讓台灣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發光發熱。

中國信託金控
賈景光強調,唯有共同合作,串聯產業力量,才能加速AI在金融業的落地與深化。
圖/ 數位時代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