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開台滿周年,普及率慘輸4G!專網專頻法年底生效,費率、期限怎麼定一次看
5G開台滿周年,普及率慘輸4G!專網專頻法年底生效,費率、期限怎麼定一次看
2021.07.03 | 物聯網

台灣5G開台滿週年,盤點一年成果,5G用戶數約276萬、普及率11.8%,均不及當年4G開台滿週年成績;NCC表示,政府補助款近期將核准,有望加速普及。業者則認為,關鍵在於殺手級應用與更親民價格。

中華電信5G專網解決方案
5G用戶目前276萬戶,你升級了嗎?
圖/ 吳元熙攝影

不過盤點5G開台滿週年成果,5G用戶數到今年5月為止,用戶數為276萬2854戶,普及率為11.8%,對比4G 滿週年的648萬5911戶與普及率27.6%,顯然5G成績仍有待改進。

力拼年底5G用戶600萬戶,欠殺手級應用

目前各家電信業者積極建置5G基地台,盼望藉此吸引民眾轉用5G。此外,五大電信喊出今年底5G用戶數目標,中華電200萬戶、遠傳160萬戶、台灣大130萬戶以上、台灣之星50萬戶、亞太電信40萬戶,初估將有580萬戶,也就是近600萬戶的水準,代表半年內,5G用戶數將挑戰翻倍。

遠傳成功將現網4G-LTE網路與5G-NR雙連對接,為2020年5G商用發展再向前邁進一大步!-e1
5G建置初期曾有4G網速受影響的狀況,現在逐漸減少。
圖/ 沈勤譽 攝影

NCC表示,今、明兩年5G建設補助金額達155億元,希望加快5G基地台建設,有望2年半達成電波人口涵蓋率85%。今年首波5G建設補助在5月底截止,電信業者都有遞件申請,目前仍在審核中,近期核准補助後,基地台加量,也有機會帶動5G涵蓋率與垂直場域應用發展。

兩年半電波覆蓋率拼85%,4G費率便宜成阻力

業界認為,台灣當時轉換到4G技術時,技術、設備發展階段都較為成熟,目前5G技術仍在積極發展階段,加上先前4G吃到飽資費便宜,的確會影響民眾轉換意願,後續5G用戶爆發關鍵,仍需要仰賴殺手級應用,以及更為親民的資費。

值得注意的是,NCC審定通過的5G手機,從去年開台時的9款已增加到82款。其中,前三多分別為OPPO的18款、三星17款、vivo有9款,台灣的華碩有6款、宏達電2款。

iphone
5G手機初期數量少,現在已有82款之多。
圖/ 截圖自Facebook

業界分析,不少民眾4G合約陸續到期,但是不少人換了5G手機仍繼續使用4G服務,也就是說,5G手機滲透率應該高於門號數。因此,一旦資費調降,不僅有望催化商機,更可以加速普及。

台灣5G開台前後,一度造成行動通訊申訴案增加,2020年第3季整體行動通訊申訴量較第2季增加約16%。業者曾說明,5G共構基地台啟用前會短暫影響4G收訊,會提前通知也盡量在離峰時間進行,NCC則表示會不定期查核以確保品質。今年前4月消費申訴總量已經略為下滑,跟去年同期(5G開台前)水準接近。

在5G網速部分,國際調研機構Opensignal在4月公布今年首季「全球5G用戶體驗報告」,台灣「5G下載網速」以平均309.9Mbps登上全球第二。NCC表示,今年會先以實驗性質做5G網速量測,預計明年5G涵蓋率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公布5G網速測速結果。

5G專網法上路,執照審核發出

5G開台滿週年,除了消費端應用,瞄準企業端的5G專頻專網管理辦法預計年底前出爐,NCC表示,將採逐案審核制,「沒有執照張數上限的問題」,有望讓更多產業新玩家投入5G創新研發。

五大電信業者去年以來緊鑼密鼓佈建5G基地台,5G 開台後,除了消費者最有感的網速之外,5G具備高頻寬、低延遲、大連結的特性,更適合企業端拓展創新應用服務。

高通、中華電信、日月光5G專網記者會
全台已有10件企業專網實驗網提出申請,圖為高通、中華電信、日月光5G專網。
圖/ 唐子晴攝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希望加速5G垂直場域實驗研發與創新應用,2019年公告管理辦法,提供業界申請場域實驗,目前已有10件概念性驗證(PoC)申請案。包括中華電信、宏達電、台灣松下、廣達等業者,都已申請在4.8到4.9GHz頻段進行PoC,應用在智慧工廠與新創實驗等。

全台10件5G POC案,商業化5年換照一次

例如,中華電信攜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去年底在林口新創園區建置全國第一座5G獨立組網的新創實證場域;宏達電也已經跟高雄市政府在高雄設置5G獨立組網專網,發展開放性無線接取網路(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ORAN)領域。

NCC副主委暨發言人翁柏宗表示,行政院已經指配4.8到4.9GHz頻段的100MHz頻寬作為5G專網頻譜,「行動寬頻專用電信網路設置使用管理辦法」預計年底前出爐,等委員會通過、政院核定後就能釋照,符合資格的業者就可以遞件申請。

與半導體封測廠矽格合作5G企業專網,共同打造智慧工廠,並提出「IC-as-a-Sevice」商業模式
年底專網相關法規上路,費率如何收成社會關注關鍵點,NCC也提出說法。
圖/ 吳元熙攝影

翁柏宗指出,管理辦法架構涵蓋申請資格、場域範圍、頻寬限制、使用管理、執照年限、資通安全等面向,以利未來執照申請與管理,讓企業可以依照自身需求選擇適合方式、發展5G垂直場域應用。

翁柏宗指出,5G專頻專網不會像先前5G頻譜做全區拍賣競標,因為業者也只會申請在特定小範圍場域使用,預計採逐案審查制,「沒有執照張數上限的問題」,同時收取頻率使用費。

專網費率怎麼算?應用、面積納入計算

至於外界關注的頻率使用費議題,NCC在公開說明會提到,可能參考電信業者每年應繳3.5GHz頻段的行動通信頻譜使用成本(包含3.5GHz得標金及行動通信頻率使用費),再把場域型態、運用面積等參考係數納入考量,但仍待最後拍板定案。

NCC也參考國際與台灣專用電信的規定,初步規劃5G專頻專網的執照期限,如果是提供公共服務網路用途設置,期限最長為10年;如果是供企業自用網路用途設置,最長為5年,到期後可以再申請換照。

關鍵字: #中華電信 #遠傳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從 70 個帳號到 One hengstyle!恆隆行打造單一入口,實現零阻力體驗、品牌關懷不斷線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在零售數位轉型浪潮下,顧客跨越線上線下,期待的是不中斷的體驗。但當據點與品牌日益龐雜,服務容易斷線,品牌該如何化解?

走過65年的恆隆行,代理超過29個國際品牌、據點遍布全台,為了突破這道難題,恆隆行打通零阻力的顧客關係路徑,實現品牌關懷。

多品牌、多通路的隱憂——體驗為何斷線?

「過去只要把好產品賣出去就好,但現在顧客期待的不只是商品,而是完整的體驗。」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恆隆行同時兼具代理、品牌與零售三重角色,若仍停留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隱憂很快浮現。

五年前,恆隆行在全台已有逾70個專櫃,各自經營 LINE 帳號。顧客跨櫃位或跨品牌諮詢時,因難以全面控管,提供風格一致、資訊齊全的回應,是一大挑戰;售後服務需要完整資訊,轉介客服的流程變冗長。

Omnichat
恆隆行長期發展處副總陳思樺指出:「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
圖/ 數位時代

「顧客明明都是恆隆行的消費者,卻可能在不同櫃位得到不同解答,這就是必須解決的阻力!」陳思樺坦言,互動紀錄分散在不同帳號與部門,難以回溯完整旅程,也無法沉澱為後續的行銷與服務資產。對一個代理29個品牌、橫跨多通路的企業而言,零散不僅削弱體驗,也消耗內部人力。

這些挑戰讓恆隆行意識到,唯有在建立「一致性的品牌信任感」,並確實實踐「無阻力服務」,才能贏得顧客信任。

恆隆行從品牌關懷出發,打造零阻力的流暢服務體驗

帶著這樣的決心,恆隆行在2024年展開整合計畫。最核心、也是最棘手的任務,是將原本分散在各門市的70至80個 LINE 帳號,收斂為單一入口,並以三合一選單架構,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甚至是品味生活的多元需求。

Omnichat
恆隆行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將客服與門市串聯起來,滿足顧客在門市消費、線上購物、會員服務以及提升生活品味的多元需求。
圖/ 恆隆行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單一入口,客服與門市首次真正串聯起來。當顧客有維修需求時,櫃位人員能即時將案件指派至後勤單位,免去層層等待;顧客掃描 QR Code 綁定熟悉的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獲得建議與售後協助。現在,無論是客服維修或門市選物顧問,都能透過這個入口實現服務——從獲客、購買、售後保固到清潔耗材加購,任何階段都能延續一致體驗。

「顧客不只是收到推播,而是能延續自己的旅程,甚至和服務人員建立起信任連結,這就是品牌關懷。」陳思樺表示,這套架構也讓數據真正發揮作用。透過 Omnichat 與 91APP 串接,恆隆行得以整合瀏覽紀錄、點擊行為與線上線下購買紀錄等第一方數據,優化行銷推播,避免過度打擾,並累積更完整的洞察。

更重要的是,透過單一帳號的整合,成功打造出一個兼容多品牌、多銷售通路、多行銷管道的 LINE 官方帳號,在各品牌仍能保有個性化的溝通語氣與內容之際,仍統合進「One hengstyle」會員體系。換句話說,不論消費者來自直營門市、外部通路,或線上電商購買,最終都會成為 One hengstyle 會員,持續接受個人化服務。

恆隆行
恆隆行顧客掃描門市 QR Code 綁定銷售人員後,即使離開門市,也能持續透過LINE官方帳號獲得後續建議與售後協助,打造暖心OMO服務。
圖/ 恆隆行

除了打通任督二脈,對外要無阻力,對內也要滑順。系統架構要保持彈性,能符合恆隆行內部跨部門協作。以前客服沒有系統可以評估,現在則可利用跨部門報表功能,幫助第一線人員即時掌握進線數與處理時長,讓服務品質有跡可循。

Omnichat 如何讓對話發揮更多價值?

隨著系統上線,成效很快浮現。數據顯示,恆隆行直營門市顧客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持續在線互動,顯示他們不再是「買完就走」,而是因服務價值留下來。隨著好友數持續成長,恆隆行官方帳號的封鎖率穩定維持在 31% 以下,遠低於零售品牌平均 65%。更重要的是,LINE 官方帳號帶來的轉換率比整體平均高出35%,每月新增線下綁定超過5,000筆,逐步累積成跨品牌應用的基礎。

這些成果不僅改善了顧客體驗,也提升了內部效率。陳思樺表示:「對外,顧客的問題能更快解決、售後不中斷;對內,櫃位人員負擔減輕、效率更高,這就是我們想實現的零阻力!」她補充,為深化品牌關懷,恆隆行持續優化服務腳本,確保顧客在不同場景中都能延續信任。「我們要的不是短期的 fancy campaign,而是長期的對話與陪伴。」

未來,恆隆行除了以第一方數據為核心,持續為各品牌打造專屬體驗,把洞察應用到服務腳本與行銷策略,後台報表也將強化分流與品質監控,讓內外流程更順暢。同時,也期待與 Omnichat 探索 AI 應用,例如將電話需求無縫轉接至 LINE、讓自動化回覆更具人味等,把「零阻力服務」推向更多場景。

Omnichat 台灣總經理翁忻閎回顧過往經驗指出:「很多單位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要改變,我們就透過 workshop 與教育訓練,協助內部釐清痛點、建立共識。」但他也強調,成功的關鍵不只在技術,而是企業轉型的決心以及統合方向的能力。「品牌要先想清楚,究竟希望帶給顧客什麼樣的一致體驗?內部目標是否對齊?」

他認為,唯有基礎建設完善、方向一致,OMO 才能真正落地,而 AI 等新技術也才能在這些基礎上發揮價值。恆隆行的轉型便是一例:將分散的服務觸點收斂為單一旅程,最終轉化為零阻力的品牌關懷。當顧客在任何節點都能感受到信任與連結時,零售商才真正掌握了主動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