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面臨晶片短缺及原物料價格高漲種種難關,特斯拉2021年第二季全球交車數達到201,250輛,較去年同期交車數成長了122%,創下特斯拉成立至今的最高紀錄。
依照特斯拉公佈的數據,第二季總計生產了206,421輛電動車,包括204,081輛Model 3及Model Y,2,340輛Model X及Model S。交車數總計201,250輛,分別是Model 3及Model Y共199,360輛,Model S及Model X合計1,890輛。
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也在推特上發文祝賀,「儘管經歷了許多困難,恭喜特斯拉團隊在第二季生產及交車數突破20萬輛!」
特斯拉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團隊在克服全球供應鏈及物流挑戰上,做得非常好。」
在競爭對手群起的情況下,特斯拉能否在全球繼續維持電動車龍頭的地位,交車數會是特斯拉相當關鍵的成長指標。且公佈去年第四季財報時,特斯拉更指出在上海超級工廠的助力下,他們預計2021年能夠生產多達105萬輛電動車。
不過,也如同過往公佈的成績單,特斯拉並未透露這次突破紀錄的20萬交車數,源自北美、中國等各個市場的比例,因此暫時無法確定上海廠在這一季的產量與交車數中做出了多少貢獻。
特斯拉交車數再創新高,但外界卻有些失望
維德布什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整體而言,特斯拉這一季表現非常出色,假如下半年表現強勁的話,今年交車數應該能夠達到90萬輛。」
然而儘管特斯拉在交車數上不斷創下新紀錄,這次交車數也幾乎與分析師預期的結果一致,但外界期望特斯拉能夠超乎期待。CFRA Research分析師加萊特.尼爾森(Garrett Nelson)認為,「以交車數來說,這一季的表現相當穩健,但我自己是有點失望。」
但相較於受到車用晶片不足衝擊,不斷關閉廠房、減產的傳統車廠來說,特斯拉的表現已經是超出水準。
尼爾森分析,相較於其他車廠,特斯拉較不受車用晶片或其他零組件短缺影響,他們認為理由在於特斯拉計畫於2021年大幅增加產量,因此採購了較多的晶片或零件,使得受到衝擊較為輕微。
馬斯克5月底時也曾在推特上透露,由於面臨原物料漲價的難關,他們對Model 3及Model Y做了一些設計上的調整,例如將前座椅的腰部支撐功能給移除,依照紀錄這項功能幾乎沒有顧客在使用。
晶片短缺、新車起火、工廠開業逾期,特斯拉下半年仍面臨三大挑戰
整個上半年中,特斯拉總計交車數約為38.7萬輛,距離分析師預估的90萬輛,暫時還有50萬輛以上的差距。然而展望下半年,特斯拉仍舊面臨著諸多難關。
儘管最初靠著較大的採購量,避免了零組件短缺的問題,但終究無法完全避免車用晶片的衝擊。6月初,馬斯克透露車用晶片仍然是個難關,「我們最大的挑戰是供應鏈,特別是微控制器晶片。」
先前金融時報更披露,特斯拉正考慮收購一間自己的晶圓廠,並與美國、韓國及台灣的業者洽詢當中,不過外界並不看好一間車廠自行經營晶圓廠,無論是設置廠房或更新技術都需要極高的成本,對轉虧為盈不久的特斯拉來說並無可能。
另外,前陣子才剛交車的豪華車款Model S Plaid也遇上大問題。一名車主在拿到新車三天後,電動車就自燃爆炸,所幸無人傷亡,但受害者律師已要求暫停出售該車款,對這輛車的銷售前景來說非常不利。
且原先預計在7月正式啟用、位於德國柏林郊區的超級工廠,也因為環保與政府許可問題遲遲無法開業,該工廠對特斯拉發展歐洲業務可說極為關鍵。
在特斯拉的設想中,柏林工廠將可以每年生產50萬輛電動車,但即使已經超過設定的開業時間,特斯拉對於何時能夠真正啟動工廠也沒有確切的日期,僅馬斯克推估年底前或許可以限量生產,但他也沒有太大的把握。
特斯拉在2021上半年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但下半年能否維持優異的成績,甚至達成設定的百萬量目標,或許仍有重重難關等待這間電動車龍頭克服。
責任編輯:錢玉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