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英特爾正計劃以300億美元收購晶片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 Inc.),若收購順利完成,不僅可提升英特爾的晶片產能,也將是晶片產業最大的一宗收購案。
消息指出,英特爾收購格羅方德的計畫目前還在初期討論階段,並不確定最終是否能完成,這期間格羅方德仍繼續進行計劃中的公開募股。格羅方德為阿布達比政府的投資機構穆巴達拉投資公司所有,總部設立於美國,在美國和德國、新加坡均有設廠,目前主要客戶為 AMD、高通和博通 。針對收購一事,格羅方德發言人表示格羅方德目前並未與英特爾討論收購相關事宜。
英特爾執行長帕特·蓋辛格 (Pat Gelsinger) 在三月時發布「IDM 2.0」策略時就強調,英特爾將朝向對內提升產能,對外加強合作的方向前進,並承諾今年將投資超過200億美元用以擴建美國的新廠,希望能爭取更多的晶片代工訂單。
由於格羅方德是AMD在2008年拆分晶片生產業務時所創建,目前與AMD之間仍有一份為期多年、價值16 億美元的晶片供應協議,市場認為格羅方德與AMD關係可能讓此收購案更加複雜。
根據調研公司TrendForce的數據,格羅方德目前約佔晶片代工市佔的7%,在目前全球晶片短缺的狀況下,格羅方德也積極擴增產能,包括上個月公布將與新加坡政府合資,在新加坡投資超過40億美元建立新廠。
「果然不出所料,英特爾真的要跟台積電對幹了,」分析師陸行之針對英特爾收購格羅方德的消息,表示現在連聯電、中芯國際也將「拖下水打群架」,並指出:「之前我是擔心台積電拿了英特爾3nm訂單,但丟了其他客戶,現在我反而擔心英特爾被新上任的CEO Pat把老店搞爛、搞砸了,不要以為專業晶圓代工這麼好做!」
他更列出此項收購的優缺點,首先優點的部分:
- 花300億美元買下7%的晶圓代工市場份額,代工服務know-how、代工龍頭客戶,不是額外增加晶圓代工供給;
- 格羅方德有90-14nm完整的成熟製程+SOI技術,跟Intel現在的10nm,2023年的7nm互補,這樣可以更完整的提供IP、設計、晶圓代工、封測製造服務數據中心系統客戶如Google、微軟、亞馬遜等等;
- 100%符合美國半導體產業鏈,技術回歸美國的政策,國防晶片製造收歸美國持有的公司製造。
而缺點的部分:
- 我還記得格羅方德是AMD不要的廠,還是簽了離婚協議、付了巨額分手費,才有辦法轉到台積電代工,AMD 5nm Genoa CPU現在連用格羅方德做的14nm服務器控制晶片都改用台積電的6nm製程工藝了。格羅方德除了SOI技術外,似乎只有產能值錢了;
- 聯電大小跟格羅方德差不多,聯電250億美元市值,明年彭博社預期賺16億美元,格羅方德主要工廠在美國,成本比較高,客戶比較弱,明年應該賺不到15億美元,英特爾花300億美元買格羅方德,只會拉低其毛利率、ROE,還要分五年認列龐大的商譽攤銷(市價高於book value的部分)。
- 格羅方德應該還是有一些跟英特爾CPU、GPU、FPGA、networking、AI、ADAS、IoT領域競爭的客戶,看到英特爾入主,當然要想辦法轉單。
- 格羅方德從7nm開始就玩不下去了,Intel 2023年二季度量產的7nm將足足落後台積電2020年二季度量產的5nm近3年,Intel除了要買格羅方德外,未來幾年又要投資加碼美國亞利桑那州、歐洲廠,增加這麼多沒有競爭力(無效)的產能,我要是在英特爾設計部門,想到我的獎金要被製造部門拖垮,想到我的設計要用在這些無效產能,而不能像我的競爭者AMD、Nvidia、Xilinx、Broadcom大方使用台積電的5nm、3nm、2nm,我只能用欲哭無淚來形容。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