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Uber Eats宣布啟動菜市場外送,foodpanda今(21)日也宣布加入戰局,首波於光復市場、松江市場、西湖市場等地開跑,預計7月底有6家傳統市場正式上線,並將在第3季前讓菜市場外送服務涵蓋台北市90%人口。
爭搶菜市場外送兩大目標:新客群、新供應商
投入戰場的原因與業績成長有關。
foodpanda資深公共事務經理郭昕宜表示,疫情期間,foodpanda平台上生鮮雜貨外送訂單量成長3倍以上,顯示有許多過去不使用生鮮外送的消費者加入。因此foodpanda與台北市政府合作,目標加速推動菜市場外送,希望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全台。
foodpana提出幾項觀察,像是有生鮮雜貨外送需求的消費者不只是年輕人,一些長輩、主婦都開始嘗試;菜市場提供新鮮食材的第一印象與優惠價格,對顧客來說有一定吸引力。
目前,foodpanda提供的菜市場外送食材價位,與現場販售相同採取浮動市價。在8月底之前的短期促銷活動中,他們除了提供滿額69折優惠,還有滿額隨機送青蔥活動,瞄準那些重視食材新鮮、價格差異的傳統市場消費者。
生鮮外送的好,其他業者也知道。全聯表示生鮮外送營業額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成長122%,客單價、訂單量也都有成長,因此將在8月份成立「專門店」,改善經營效率並跟上需求成長速度。
此外,兩大電商平台PChome與momo購物同樣搶進生鮮,先後推動訂單899元免運費、雙北市隔日可送達。
對於在生鮮外送市場嚐到甜頭的foodpanda、Uber Eats來說,挑戰越來越多。
一方面,平台業者的生鮮食材供應,主要仍仰賴實體據點,以全聯與UberEats合作為例,先前喊出年底前要達到2百家門市都可外送。隨著外送流程穩定後,全聯會不會擴大將流量、訂單導回自己的「PXGo!小時達」,值得繼續觀察。另一方面,各種訂閱制、自有品牌生鮮電商興起,帶來豐富的食材選擇性,也吸引走一群可接受「慢到貨」的消費者。
如此看來,擁有固定消費族群又可穩定供貨的菜市場,就有很大的合作價值。
但想讓傳統市場轉型,得先付出代價。foodpanda、UberEats現在都派出「小幫手」進駐菜市場,協助攤商處理訂單與撿貨。而菜市場過去的「賣完為止」、每天進貨不一的情況,也會是兩強平台需要克服的營運難關。
責任編輯:蕭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