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連3年奪亞洲最佳工作場所、希爾頓業績重創仍拿第2名!他們如何擄獲員工心?
DHL連3年奪亞洲最佳工作場所、希爾頓業績重創仍拿第2名!他們如何擄獲員工心?

工作環境評核公司Great Place To Work近期發布了一份2021年度亞洲最佳工作場所榜單,從在亞洲設有據點的大小公司中,依照員工評價挑選出200家最適合工作的企業,

Great Place To Work指出,他們主要藉由分析各家公司的工作場所計畫,以及超過50萬名員工的回饋評選得出,並從在大中華區(中、台、港、澳)、印度、日本、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南韓、斯里蘭卡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設有至少一個以上工作場所的企業中進行挑選。

被評選為亞洲最佳工作場所的公司,則會依照公司規模分為三類,分別是中小型企業(員工10至499人)、大型企業(員工500人以上),以及跨國公司,而跨國公司必須在全球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並在上列的亞洲地區中至少兩個國家設有工作場所,且至少40%(或5,000)員工位在總部以外的國家。

在跨國公司部份,排前10名的企業有DHL、希爾頓、思科、Chalhoub集團與Landmark集團、萬豪集團、愛立信、Salesforce、美國運通與益華電腦(Cadence)。若以產業類別來看的話,分別是兩家旅店業、兩家零售業、三家資訊產業、一家電信業,以及一家金融業。

DHL連續三年奪得榜首,獲亞洲最佳工作場所殊榮

今年的榜單中奪得榜首的德國運輸公司DHL,在全球220多個國家都有經營業務,也包括上述的大中華區、印度、日本、菲律賓等眾多亞洲國家,今年更是他們連續第三年拔得頭籌。

DHL在良好的工作場所方面一直頗富盛名,去年的全球榜單上也被選為台灣最佳的工作場所之一,當時台灣總計只有10間公司上榜,而DHL更是連續多年都榜上有名。

DHL指出,他們都為員工投資上百萬歐元的資金,以推行各種人資計畫,並改善工作環境、給予團隊獎勵回饋,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在各個職場評論網站,也可以看到員工評價公司福利好、薪水優渥,且非常注重員工的安全。

claudio-schwarz-purzlbaum-FLLKq3yDnfI-unsplash
DHL 是工作場所榜單的常勝軍,疫情下聲稱非常重視員工的安全與健康。

在職場網站Indeed上,也可以看到諸如此類的評論,「DHL是個很棒的工作場所,這裡人很好,而且注重安全第一的文化,我在這裡工作了8年非常滿意」、「這是一間有著強大文化的優秀公司,在疫情期間給予員工支持與照顧,對於這麼大的公司來說,他們在認可員工方面做得很好。」

疫情爆發後,DHL很快便成立了疫情應對小組,確保在每個國家的工作場所都能遵守當地的安全規範,保障在前線運送貨物的員工。而辦公室員工也改為遠端工作,並由公司提供設備。

在疫情籠罩的動盪時刻,DHL更率先向員工承諾不會裁員、減薪,安撫員工們的情緒,甚至會透過掃描貨物的設備傳送訊息向前線員工打氣,也提供線上的瑜伽及冥想課程,甚至去年9月給予所有員工300歐元的額外獎金。

飯店業飽受疫情之苦,希爾頓卻登最理想工作環境榜單

飽受疫情衝擊的知名酒店集團希爾頓,則是今年榜單上跨國公司的第二名。希爾頓在全球119個國家、地區擁有業務,員工總數超過40萬人,同樣涵蓋大中華區、印度、日本等眾多亞洲國家。

根據Great Place To Work的資料,高達96%的員工認為希爾頓是個理想的工作場所,遠遠超越美國公司平均的59%,被評為最佳工作場所的次數超過100次以上,先前在《財星》的最值得工作的公司榜單中,也榮獲第三名的殊榮。

shutterstock_1666439269_airport_19_口罩_登機_行李_防疫.jpg
疫情令全球旅遊中斷、飯店業大受打擊,希爾頓也與亞馬遜等諸多公司合作,協助員工們在暫停營業期間不至於頓失生計。
圖/ Shutterstock

希爾頓指出,他們非常重視員工的成長,會不斷透過計畫協助員工踏出職涯的下一步,為各個團隊創造新的任務,以及職業發展與持續學習的途徑。

員工福利也是希爾頓相當看重的一環,近年增加育兒假、為退休軍人提供額外的工作培訓與福利,再結合普遍的員工福利如旅遊津貼、帶薪休假等,提供員工優質的福利條件。

儘管疫情導致全球飯店門可羅雀,希爾頓指出他們立刻與其他公司合作,為暫停營業的飯店員工提供數十萬個短期工作機會,協助員工們度過疫情危機。同時也提供資源、發起心理健康運動,協助員工在疫情壓力下維持身心健康。

希爾頓人資長蘿拉.佛恩特斯(Laura Fuentes)表示,員工是希爾頓的核心,在疫情顛覆一切,當員工們面臨新角色、新工作模式與新的責任時,他們也會慎重地為團隊成員提供解決方案。

完整榜單請見:Best Workplaces in Asia™ 2021

最新7月號雜誌《零碳新賽局》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責任編輯:錢玉紘

關鍵字: #遠端工作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根據聯合徵信中心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持有約4張信用卡,雖反映出信用卡普及,卻也暴露市場飽和的現實。當回饋比例、聯名優惠成為銀行發卡標配,差異化日漸縮小,消費者對單一卡片的忠誠度也難逃下滑。

面對同質化競爭困境,國泰世華銀行四年前即推出CUBE信用卡,首創「數位自選」權益機制,讓使用者能依需求自由切換權益回饋,成功累積百萬卡友。然而,當使用者習慣隨手調整回饋後,國泰世華又該如何進一步突破,讓廣大「CUBE切換忠實粉」更黏?

數位平台成熟度,撐起「權益自選」創新機制

「以前一張信用卡就是固定型態的權益,或綁定單一聯名夥伴。而權益自選的設計,讓信用卡不再那麼制式、更加靈活!」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CUBE 卡最大的突破,是將信用卡從「靜態工具」轉化為「動態平台」。搭配CUBE App卡友可依需求隨時切換:餐廳用餐或假日逛百貨公司選「樂饗購」、出國旅遊則切換至「趣旅行」享旅遊或交通優惠;一張卡橫跨多種生活場景,甚至能依個人偏好即時調整,客戶更能於商家請款後透過CUBE App查詢點數回饋明細,對精打細算的卡友格外具有吸引力。

然而,要實現如此彈性靈活上下架權益與優惠,背後的挑戰遠比表面複雜。陳冠學直言:「若沒有成熟的數位平台作為基礎,根本不可能實現。」傳統信用卡只需處理單卡簽帳與消費紀錄,但 CUBE 必須同時滿足龐大客群的多元需求,從數據分析到營運模式都得全面升級。唯有在技術架構上徹底重建,才能實現這種前所未有的產品邏輯。

因此,CUBE 信用卡並不只是單一產品的創新,也可以說是推動國泰世華數位平台進化的重要里程碑。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唯有成熟的數位平台,才能撐起CUBE信用卡「權益自選」的創新機制。
圖/ 數位時代

因為靈活,得以開啟平台化服務的想像

打開 CUBE App、彈性切換CUBE信用卡權益方案,甚至查看領取不同商家的回饋加碼優惠券,這種互動式體驗已成為百萬卡友的日常。但國泰世華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思考如何進一步延伸金融場景。

「許多權益的設計並不只是為了增加交易,而是基於人性化洞察,去滿足客戶更深層的需求。」陳冠學舉例,如CUBE信用卡「童樂匯」權益,針對親子族群推出涵蓋餐廳、嬰幼童品牌、五感體驗課程等六大通路的專屬權益,最高可享 10% 小樹點回饋,甚至指定私校學費也提供領券最高 3% 回饋。雖然少子化趨勢讓親子族群相對小眾,但陳冠學則有不同觀點:「服務客戶的下一代,也是長遠經營的投資。」

除了分眾經營,對於聯名卡的發行,陳冠學則認為:「過去,聯名卡是會員身份的象徵,但在數位時代,攜帶多張會員卡的需求已經弱化。我們透過不同合作模式,仍能達到同樣的客群經營效果。」

於是,國泰世華與多元場景通路如 Uber、Klook、大樹藥局、臺虎展開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對合作通路而言具備「品牌強強聯手」的導客效應,對國泰世華來說,則更能觸及多元分眾市場,跳脫單一品牌聯名的侷限,信用卡也因此從支付工具延伸出更多服務優勢。

當信用卡升級為集結服務的平台,國泰世華不僅打造互利共生的生態圈,對外創造多贏合作,對客戶也深化品牌連結,逐步鞏固難以取代的黏著度。

新聞照.jpg
CUBE信用卡結合App數位自選權益,讓用戶依需求即時調整回饋,展現靈活又直覺的數位金融體驗。
圖/ 國泰世華

從一張卡到點數生態圈,國泰世華打造CUBE尊榮會員感

「跳脫信用卡本位主義,不再侷限於刷卡回饋,而是從整體金融與生活情境出發,將服務轉化為跨情境串聯的完整旅程。」陳冠學強調,CUBE 品牌的使命,就是做到跨情境、跨服務、跨子公司的一站式體驗。

而國泰優惠 CUBE Rewards App 的出現即是里程碑。從原先 MyRewards 升級為 CUBE Rewards App,不只功能升級,也是品牌再造,把 CUBE 信用卡與國泰集團「小樹點」完整串連,將會員經營、點數生態圈與 CUBE 品牌價值一站打通。

「我們讓 CUBE 不只是信用卡,更像是俱樂部般的尊榮體驗。」憑藉國泰龐大的小樹點基礎與優質卡友群,CUBE 對合作品牌展現強大吸引力,得以不斷拓展餐飲、旅遊到藝文等場景,更突破點數僅能折抵帳單的模式,讓卡友能用點數兌換熱門演唱會、運動賽事門票,甚至搶先預訂話題熱門餐廳等限量體驗。

「我們希望讓客戶覺得:哇,你又找到我的需求了!」陳冠學說。把細微偏好化為具體體驗,正是 CUBE 平台能不斷創造驚喜的關鍵。四年來,CUBE 以「1+N」權益架構結合雙 App,已累積超過 600 萬卡,為國內發卡量最大的單一信用卡;累計2025 年前 7 月,簽帳金額達 4,889 億元,年增 11%,寫下亮眼成績。

但對國泰世華而言,數字只是過程,真正的目標應如陳冠學所言:「信用卡不該再有框架,CUBE 要做的,就是以洞察與創造,帶給客戶超乎想像的個人化體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