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玟卉東奧奪銅!找回訓練初衷,首闖奧運化身大黑馬
陳玟卉東奧奪銅!找回訓練初衷,首闖奧運化身大黑馬

陳玟卉從三鐵轉練舉重這條路一開始有各種誘因,首度踏上奧運成為黑馬,在舉重女子64公斤量級幫台灣舉起銅牌,回憶過程有瓶頸也有挫折,但邁向成功的路沒有容易的,230公斤的重量不輕,但想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心意更重。

24歲的陳玟卉一開始是練田徑三鐵,田徑隊的教練因緣際會認識舉重隊的教練黃達德,跟她說多做重訓三鐵可以推得比較遠,起初是田徑兼練舉重,後來因為體型在三鐵不佔優勢,高中開始專項改練舉重。

陳玟卉
圖/ 體育署

延伸閱讀:陳玟卉青春不留白,為台灣奪下一面銅牌!找回訓練初衷,首闖奧運一躍成大黑馬

陳玟卉小檔案

  • 生日:1997年4月29日
  • 身高:160公分
  • 體重:65公斤
  • 籍貫:新北市
  • 啟蒙時間:2011年8月
  •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

個人表現:

  • 2021年亞洲舉重錦標賽64公斤級抓舉挺舉總和3面金牌
  • 2018世界大學舉重錦標賽女子63公斤級銅牌

從三鐵轉練田徑的契機不只如此,陳玟卉笑說,當時被教練連哄帶騙說服去舉重隊試試,另外的原因也是舉重訓練有冷氣吹、不用曬太陽,訓練時間也比較短,結束後還有東西吃,各種的誘因,讓她覺得練舉重似乎不錯。

通往成功的路沒有一條是輕鬆的、舉重也是如此,陳玟卉坦言,過程中也有遇過低潮、瓶頸,但自己的個性報喜不報憂,投入舉重這條路,苦也只能走下去,「 想辦法找回一開始練舉重的初衷 」。

陳玟卉在舉重場上開始受到注目是近幾年的事情,舉重生涯的轉折之一是2017年台北世大運,當時滿懷希望想要爭取代表台灣出賽的機會,最後卻沒有在名單上,那股失落一度讓她想要放棄舉重,但教練只是要她繼續維持訓練。

陳玟卉
圖/ 體育署

那段沒有目標的訓練過程看似沒有盡頭,但半年的埋頭苦練也讓她有顯著的成長,舉重成績不斷進步。

走向奧運的路也不是一帆風順,陳玟卉從2019年開始拚奧運積分時狀況其實不錯,但後半年遇到低潮期,東京奧運因為疫情影響延後一年對她來說不是壞事,反而多了緩衝時間,讓她重新調整準備。

今年在烏茲別克亞洲舉重錦標賽64公斤量級,陳玟卉以抓舉100公斤、挺舉128公斤、總和228公斤包辦3金,寫下個人在國際賽的最佳成績、一舉成名,也讓她踏上奧運舞台的心更堅定。

此次東京奧運賽前,外界對於陳玟卉的討論度其實不高,但教練黃達德對子弟兵很有信心,賽前就堅定的相信陳玟卉可以為台灣舉起奧運獎牌。

學姊「舉重女神」郭婞淳今天在東京奧運打頭陣,先在下午女子59公斤量級替台灣舉起本屆奧運首金,郭婞淳受訪時表示,這面獎牌不僅對個人意義重大,更希望可以讓台灣舉重發光發熱,陳玟卉替學姊開心之餘,心裡想著的是要希望追隨郭婞淳腳步。

陳玟卉今天在女子64公斤量級抓舉穩穩來,以103公斤突破個人最佳成績,挺舉開把就挑戰127公斤成功,但之後兩次挑戰130公斤都失敗,在後台灑下的是不甘心的眼淚,原本以為無緣獎牌,最後2名選手沒有舉成功、陳玟卉確定奪牌瞬間,不甘心的眼淚變成喜悅的淚水。

陳玟卉
圖/ 體育署

延伸閱讀:東京奧運奪銅可能比拿銀牌更快樂?大師拆解背後的心理學悖論

陳玟卉表示,當下很感動,一路以來的苦、挫折都從腦中閃過,還好沒有放棄、也感謝教練黃達德一路以來的陪伴,「 這面獎牌對我來說是極大的肯定 」,也督促著自己往後在國際賽舞台再突破。

青春不留白 」,陳玟卉笑著說出這句話,總結今年接連而來的榮耀,先是亞錦賽的金牌、奧運的銅牌,陳玟卉在奧運場上舉起總計230公斤的槓鈴,這重量不輕、但賽後她喊出「要讓世界看見台灣」這句話的份量更重。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央社
責任編輯:文潔琳、蕭閔云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